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 第25章 交控科技688015的前世今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章 交控科技688015的前世今生

被 “卡脖子” 的困境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庞大体系中,信号系统无疑扮演着 “大脑与中枢神经” 的关键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肩负着确保列车运行安全、高效实现行车指挥以及推动列车运行现代化的重任,是提升运输效率的核心所在。然而,回首往昔,中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却长期笼罩在国外技术垄断的阴影之下。

自 1969 年我国诞生首条地铁线路后,中国轨道交通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国外企业蜂拥而至。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市场被西门子、阿尔斯通、泰雷兹等国外巨头牢牢把控,关键技术和设备均依赖进口。那时,一套信号系统价格高昂,动辄数亿元 ,而且在技术谈判中,国外企业态度强硬,常常以 “涉及机密” 为由,拒绝回答中方关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维护要点等合理问题。这使得国内在技术理解和掌握上始终处于被动,无法深入了解系统的核心机制,更难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优化和改进。

设备交付后的维护工作同样困难重重。一旦出现零件故障,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甚至要将零件返回国外工厂维修,维修周期长达一年半载也是常事。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对城市的交通秩序和居民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轨道交通行业而言,这样的局面无疑成为了制约其前进的瓶颈。

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频繁参与核心设备招标和采购谈判的郜春海,亲眼目睹了跨国公司一次次将国内地铁信号控制系统大单收入囊中,心中满是不甘与无奈。彼时,包括郜春海在内的所有城市轨道交通人,心中都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期盼:“什么时候,中国地铁能用上咱自己的信号系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交控科技应运而生,肩负起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中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自主化的历史使命。

破局而生:交控科技的诞生(2009 年)

2009 年 12 月,在时代的呼唤与行业的期盼中,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依托北京交通大学,汇聚了一批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业人才,他们怀揣着对轨道交通事业的热爱和对自主创新的执着,立志要打破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实现中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自主可控。

交控科技自成立之初便站在了高起点上,拥有国家发改委批复的 “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级研究中心,整合了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领域内的人、财、物等优势资源,构建了涵盖技术标准制定、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系统测试验证和成果产业化在内的完整创新链,为交控科技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

在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郜春海的带领下,交控科技确立了以攻克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btc)系统” 核心技术为首要目标。cbtc 系统作为现代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核心,代表着行业的先进水平,其技术难度极高,涉及通信、控制、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交叉融合。交控科技的团队成员们深知,只有掌握了这一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实现中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自主化发展。

早期突破:崭露头角的技术成果(2010 - 2013 年)

成立后的交控科技迅速开启了技术攻坚之路,2010 年,对于交控科技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公司成功获得了英国劳氏公司颁发的、国际通行的 “自主开发 cbtc 系统产品 SIL4 级的独立第三方安全认证证书” 。SIL4 级是国际公认的最高安全等级认证,其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获取该认证的难度极高,这也意味着交控科技自主研发的 cbtc 系统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具备了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实力。

同年,搭载交控科技自主化 cbtc 技术的北京亦庄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中国首条采用自主知识产权 cbtc 信号系统的地铁线路,它的开通标志着中国成功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的长期技术垄断,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交控科技也凭借这一成果,成为了国内第一家掌握自主 cbtc 信号系统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正式开启了中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国产化、自主化的新篇章。

2011 - 2012 年,交控科技的技术成果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肯定。“基于通信的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对交控科技在技术研发方面所付出努力的高度赞誉,也进一步证明了其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公司后续的市场拓展和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前景的逐渐明朗,2013 年,交控科技成功引入了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和基石基金公司的战略投资 。这一举措为公司带来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研发投入、提升生产能力、拓展市场份额,加速公司的发展步伐,使其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示范引领:重大项目与行业认可(2014 - 2018 年)

2014 年,交控科技的 cbtc 技术成为科技日报社评选的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自主化经典案例” ,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交控科技前期技术突破成果的高度认可,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其后续参与更多重大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5 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 “重庆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互联互通示范工程” ,交控科技凭借其在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中的卓越表现,被委以技术牵头方的重任。在该项目中,交控科技承担起了重庆 4 条线路的研发、测试以及标准制定工作。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互联互通技术要求不同线路的信号系统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和协同工作,涉及到众多复杂的技术难题和协调工作。交控科技的团队成员们不畏艰难,深入研究,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和反复测试,成功制定了一系列互联互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发展树立了典范。

2016 年,国家发改委批复 “北京市轨道交通燕房线全自动运行系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工程” ,交控科技再次肩负起重要使命,为该示范工程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系统。全自动运行系统代表着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更高发展水平,它能够实现列车的自动唤醒、自动发车、自动运行、自动停车、自动开关门等一系列功能,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要求极高。交控科技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在燕房线项目中成功应用了 GoA4 等级的全自动运行系统,这是国内首条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线路,标志着我国在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7 年,交控科技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 “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 ,这一认定是对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方面的高度肯定,体现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创新引领地位。同年,公司在全自动运行系统领域持续发力,推进相关技术在更多项目中的应用,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自动运行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

2018 年,交控科技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公司提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国家发改委重大示范工程 ——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一期正式开通运营 。该线路的开通,标志着交控科技在互联互通技术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实现了不同线路信号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一成果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全球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资本助力:科创板上市与新征程(2019 年)

2019 年 7 月 22 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交控科技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首批 25 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之一 。科创板的设立,旨在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和发展平台,交控科技搭上了这班 “春风”,迎来了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此次上市为交控科技筹集了大量的资金,为公司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交控科技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不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升公司的研发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公司积极开展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上市后的交控科技,在市场拓展方面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公司凭借其在技术研发和项目实施中的卓越表现,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任和认可,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不仅覆盖了国内众多城市,还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 倡议,将自主创新的信号系统推广到国际市场,如越南河内 “吉灵 - 河东” 轻轨项目,搭载着交控科技自主创新的 I - cbtc 系统,于 2021 年 11 月正式交付并投入运营,这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首次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成功应用,为交控科技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为中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持续创新:产品迭代与市场拓展(2020 - 至今)

2020 年,对于交控科技而言,是稳步发展与创新突破的一年。这一年,“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 顺利通过验收 ,标志着交控科技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的技术研发实力和领先地位。

凭借着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出色表现,交控科技在 2021 - 2023 年间,业务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升级步伐加快,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信号系统项目累计中标金额持续增长,业务范围覆盖了全国更多的城市,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多个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这期间,交控科技还荣获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如 2021 年获评 2021 科创板硬科技领军企业 ,这不仅是对公司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进入 2024 年,交控科技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大步迈进。6 月,以 “多元融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为主题的 2024 北京 - 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metro trans)隆重举行,交控科技以 “tct'S AI dAY” 为主题,携最新技术及成果应邀赴会。在此次展会上,交控科技展示了智能全自动运行系统(iFAo)、第五代基于感知的车车通信列控系统(pb - tAcS)、全网道岔智能运维系统、轨道交通维保 AI 大模型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充分展示了公司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和创新实力。

同年 9 月,全球瞩目的轨道交通技术盛会 ——2024 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 Innotrans 盛大开幕,交控科技亮相此次展会,向世界展示中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创新成果和技术实力,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交控科技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于 1 月成立交控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正式涉足低空经济领域,开启了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的征程。公司专注于低空业务拓展,涵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空域安全管理、智能化低空应用等领域,并成功中标 “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无人机巡护项目”,与天津市宁河区政府签订战略协议,积极探索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机遇,为公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未来展望:交控科技驶向何方

回顾交控科技的发展历程,从成立之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交控人的智慧和汗水。交控科技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实现了中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自主可控,还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展望未来,交控科技有望在多个方面持续发力,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入推进基于感知的车车通信列控系统(pb - tAcS)、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AVcoS)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信号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为轨道交通的高效、安全运行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在市场拓展方面,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持续推进,交控科技有望凭借其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口碑,获得更多的项目订单,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此外,公司还将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 倡议,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加快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将中国自主创新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提升中国轨道交通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值得期待的是,在低空经济领域,交控科技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随着国家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低空经济市场前景广阔。交控科技将充分发挥其在通信、控制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拓展低空业务范围,提升低空技术应用水平,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公司有望在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游等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未来,交控科技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持续深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交通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