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红衣女子的身体缓缓倒下,鲜血从她的额头渗出,

染红了她的红衣。她的眼神逐渐涣散,嘴角却带着一丝解脱的微笑。

老爷爷跪倒在地,颤抖的双手紧紧抱住她的身体,泪水无声地滑落。

“小蝶……小蝶!”老爷爷的声音沙哑而破碎,仿佛从喉咙深处挤出的痛苦,“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江暖握着魔笛的手微微颤抖,他的脸色苍白,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了。

九儿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泪水,她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九儿的声音带着哭腔,目光在江暖和老爷爷之间游移。

江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她是为了保护老爷爷。

如果斩妖绳被解开,老爷爷的性命就会不保。她选择了牺牲自己,来结束这一切。”

老爷爷的身体微微颤抖,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自责:

“都是我的错……如果不是我当年用斩妖绳束缚她,她就不会受这么多年的折磨……是我害了她……”

江暖蹲下身,轻轻拍了拍老爷爷的肩膀:“老爷爷,这不是你的错。

当年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处理眼前的局面。”

九儿擦了擦眼泪,低声问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树妖的力量还没有完全消失,周围的村庄和百姓仍然处于危险之中。”

江暖站起身,目光坚定:“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既能压制树妖的力量,又不伤害老爷爷的性命。”

就在这时,鬼猴子和无痕从远处走了过来。鬼猴子的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表情,

他看了看倒在地上的红衣女子,又看了看老爷爷,低声说道:“或许,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江暖立刻问道。

鬼猴子的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江暖急切地问道:“什么办法?快说!”

鬼猴子挠了挠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我的毫毛可以化作任何形态,

或许……可以用它来代替斩妖绳,暂时压制树妖的力量。这样,老爷爷的性命也能保住。”

老爷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但随即又黯淡下来。他低头看着怀中已经失去生息的红衣女子,

声音沙哑而颤抖:“可是……小蝶已经不在了。就算我能活下来,又有什么意义?”

江暖皱了皱眉,语气坚定:“老爷爷,小蝶牺牲自己,

就是为了让你活下去。如果你放弃,那她的牺牲岂不是白费了?”

九儿也上前一步,轻声劝道:“是啊,老爷爷。小蝶一定希望你能好好活着,而不是随她而去。”

老爷爷的泪水再次涌出,他紧紧抱着红衣女子的身体,声音哽咽:

“可是……我怎么能丢下她一个人?这么多年,她一直陪在我身边,

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现在她走了,我还有什么理由活下去?”

鬼猴子叹了口气,走上前拍了拍老爷爷的肩膀:“老爷爷,我理解你的心情。

但如果你真的爱她,就应该完成她的心愿。她希望你活下去,而不是陪她一起死。”

老爷爷的身体微微颤抖,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挣扎和痛苦。江暖见状,蹲下身,轻声说道:

“老爷爷,我们可以用鬼猴子的毫毛暂时压制树妖的力量,

然后想办法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这样,你既能活下去,也能为小蝶完成她未了的心愿。”

老爷爷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点了点头:“好……我听你们的。”

鬼猴子见老爷爷同意了,立刻从身上拔下一根毫毛,口中念念有词。

随着他的咒语,那根毫毛逐渐化作一道金色的光芒,缠绕在老爷爷的手腕上,取代了原本的斩妖绳。

老爷爷感觉到手腕上的束缚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暖的力量。他抬头看向鬼猴子,眼中满是感激:“谢谢你…..”

鬼猴子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老爷爷,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帮助到你们,我愿意奉献我的猴毛…….”

九儿看着老爷爷手腕上的金色毫毛,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这么重要的东西,鬼猴子,你真的愿意奉献出来吗?”

江暖紧握拳头,眼神坚定:“既然我们已经决定了下一步的计划,

那就行动起来吧。我们要找到一种方法,彻底解决树妖的问题,让这片土地恢复往日的宁静。”

接下来的几天,江暖、九儿、鬼猴子和老爷爷一起,

开始在附近的村庄和森林里寻找解决树妖问题的方法。

他们走遍了每一个角落,询问了无数的村民,但始终没有找到确切的线索。

江暖站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目光远眺,心中思绪万千。

她转身看向老爷爷,轻声说道:“老爷爷,小蝶生前最喜欢什么花?”

老爷爷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她最喜欢的是向日葵。她说,向日葵总是朝着阳光生长,象征着希望和坚韧。”

江暖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那我们就为她种一片向日葵花海吧。让她在最喜欢的地方安息。”

九儿走上前,轻声说道:“可是,这片土地已经被树妖的力量侵蚀,寸草不生。我们该如何种出向日葵呢?”

鬼猴子挠了挠头,眼中闪过一丝灵光:“或许,我们可以借助我的毫毛的力量。

我的毫毛不仅可以化作任何形态,还能赋予生命。我们可以用它来净化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