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朱元璋 > 第483章 老朱开始两眼发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3章 老朱开始两眼发花……

“老夫也不扯得太远,就单说蒙童启蒙之学,当以《蒙求》、《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用以开蒙,使得这些孩童知礼仪,识廉耻……”

“之后,更该以《四书》以及《苍颉篇》、《千家诗》、《幼学琼林》……”

常二郎脸色一黑,赶紧抬起了手,很想一个拳头把这个唾沫星子横飞的老货大嘴给堵住。

“老太师还请稍等一下,我大概是懂你的意思了,你认为,那些蒙童学习这些,就是为了去科举,为了去做官是吧?”

听到了常二郎这话,李善长一副理所当然地表情点了点头。

“不然呢?”

“老太师,不好意思,我这里兴办的这些村学,主要是为了教这些孩子读书明理。

等到未来,他们这些贫苦出身的孩子,能够认得钱粮,识得斤两轻重,知晓怎么才能够保护好自己不容易生病,更看得懂官府发布的告示,能够看得懂那些农业站传授的各种知识。

也能够明白那些工厂里边的工程机械运作的原理,如此一来,他们以后长大了,也能够有一技之长活下去。”

常二郎领着那老朱一行行走在技工学院里边,今日由于是休沐之日,学生们大多数都已经放假回家。

只有一些教职工还留在学校里边,不过,光是看这学院内的学舍规模,就着实把那老朱一行人给震撼得不轻。

光是位于学校一角的学生宿舍楼,那种高度有三层,每一层就足足有三十个房间,每个房间都可以住下六位学生的学生宿舍楼,足足有十栋。

而这,仅仅只是宿舍一区,另外还有两个区也大同小异,也就是说,仅仅只是这座技术学院里边,光是学生,就足足有一万五千余人。

这个数字,都已经超过了现如今大学国子监辖下的所有监生总数的两倍。

这么多的学生,一共分为了五个年级,前面四年,那都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学校里边学习着各个方面的知识。

并且在学院里边,各种各样的教具数不胜数,不论是机械,还是各种窑口,甚至就连各种船只,在学校里边都成为了教具。

好让那些学生们能够十分直观地欣赏到那些事物,并且还有亲自上手操作的机会。

而等到前四年读完之后,第五年则变成了实习,也就是到各大工厂企业去实习。

实习自然也是有实习工资可拿,等到他们实习期满之后,那么那些各大工厂,自然也会根据这些孩子们的情况来对口招工。

可以说,就现如今那些各大工厂企业,一个两个缺人缺的都想要拐卖劳力过来打螺丝。

能够有这种专业对口,又已然得到了磨练的年轻技工,怎么可能不要。

可以说,这两年以来技术学院的毕业生都是供不应求,甚至还有不少的工矿企业的掌柜们哭着喊着希望技术学院能够尽早扩大招生规模。

听到了常二郎洋洋得意的显摆,还有留守的老师介绍起学院的学生们的就业情况。

老朱陷入了沉思之中,久久不语,而李善长也没再说什么参加科举这样的骚话。

毕竟光是想想这技术学院每年的毕业生就有那么多,真要全部都去参加科举,这特么不把那科举那根独木桥全给挤爆炸了才怪。

可是此刻,汤和还是有些不解,毕竟他觉得,既然都读了书了,为何不再进一步,去参加科举,说不定日后能够进入仕途为朝廷效力。

而现如今,却直接就去进厂打螺丝,这很不理解。

“你的意思是,你让他们去读书,却不支持他们去参加科举?”

“汤伯父,您难道还不明白,我方才已经说过了,他们都是出身贫寒的小老百姓。”

“现如今,村学乃是由官府来负责出资兴建的,我们重视的是普识性教育。”

“至于他想要考科学,想要读四书五经,您觉得就那些靠着几亩薄田活下来的老百姓,能供得起吗?”

常二郎这话,让那李善长与汤和哑口无言,似乎这小子的解释,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自古以来,读书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贫苦家庭,怎么可能会让一位壮劳力去读书,而且也根本供应不起读书的费用。

更何况,现如今,上海县的所有自然村,每两到三个就会有一间村学。

为的就是普识教育,让孩子们识字,懂得基础计算,更要明白各种生活常识。

而且这也是为了他们中的优异者有机会进入到技术学院做准备。

至于技术学院是干什么,自然是为了能够让这些孩子能够在这里边学习到一技之长。

“……如此一来,让孩子们未来,哪怕是无田可以耕作的时候,好歹也能够有一技之长,可以养活自己还有一家几口。”

一开始,老朱还听得深以为然连连颔首,可是听到了这话,老朱可有些不乐意地咳嗽了声。

“什么叫无田可耕?”

“陛下难道不知,天下田地是固定的,可是人口却不是固定的。”

“只要我大明能够升平百年,咱们大明的人口,翻上三到五倍不是梦。”

“啥?!”老朱与那李善长都不约而同地被常二郎这话给震惊到了。

“丈人您可知道,当年北宋立国之初,人口不过四千万左右,而等到了北宋末年之时,其国人口,已然达到了一亿三千万左右,足足翻了三倍还多。”

“而且这还是在北宋连年失地,连年与那西夏等周边诸国大战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

“而我大明立国之初的人口,也就是洪武十四年之时,清点全国户籍人口,总数大概是在六千五百万人口。”

“哪怕是类似北宋一般,一百五六十年的时间,人口这才增长三倍,那么到时候,我大明将会拥有一万万九千五百万人口……”

“而我大明,同样也是在洪武十四年之时清查出来的田地总数为三百六十六万七千七百余顷……”

看着嘴里边蹦出一个个数据的常老二,老朱开始觉得两眼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