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营养与疾病一、冠心病患者的营养与膳食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气硬化或痉挛而使心肌产生缺血的一种心脏病,对中,老年人的生命象很大。在我国该病发病年龄已提前,35岁以上的人群中冠心病的方率为3%~5%。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冠心别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有根至的作用。(一)膳食分配原则 1.控制膳食中脂肪的摄取量。有调查表明,膳食中脂类摄取与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长期大量食用含饱合脂肪酸的动物性脂肪物是诱发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冠心病患者和35岁以上成人年人应限制脂肪的摄入,脂肪量应在总热量的30%以下,其中饱和含量不宜超过总热量的10%,胆固醇在400mg以内。 2.控制膳食中热能摄入量。我国热能的主要来源为植物性碳合物,其中含有较高的纤维素和植物性蛋白质,这对于预防冠心病极作用。但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过剩的热量将转化为脂肪,贮存内可引起肥胖,对冠心病患者是一个威胁。特别是食糖过多,会使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因此糖量应控占总热量的50%~60%以内,并限制食糖的食用,而提倡食用粮好粗细粮搭配食用。 3.多食用大豆蛋白。据报道动物性蛋白质的摄人量与冠心病亡率有关,但究竟是蛋白质本身的影响,还是胆固醇和脂肪的作用搞清。因此,提倡多食用大豆蛋白,大豆蛋白具有降低胆固醇、肠吸收胆固醇和胆汁酸的作用。建议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10%~15%,其中最好含有一定量的豆类制品。4,增加膳食中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冠心病患者应保证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维生素c对脂类比谢有一定作用,可提高膳食中胆固醇的代谢能力;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韧性,降低脆性,防止血管壁出血。烟酸具有扩张末稍血管的作用,并能促进血栓溶解,降低甘油三酯在血中的含量。含镁的食物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含镁食物有芝麻、花生、各种坚果类,钾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锌能适当控制血脂升高,碘能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着。
(二)食物选择及注意事项
主食:适当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尽量不吃糖及含糖零食,多吃粗粮、杂粮,少吃多餐,吃八分饱,晚餐限制食量,饭后散步。副食:少吃含饱合脂肪酸多的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以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肥肉等,多食用豆类、禽类;核桃、花生、瓜籽等。蔬菜、水果不限量,最好是选用有色蔬菜如菠菜、油菜、西红柿、茄子以及带酸味的水果,烹调时必须用植物油,盐限制在每日约2~4g,最好戒烟酒,饭后少饮些淡茶,忌饮浓茶。
二、高血压患者的营养与膳食
高血压病在我国成人中的患病率约7.8%,多在40岁以后发病。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除了家族性的遗传因素外,主要与环境因素和食物有关,特别是食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十分密切;另外与某些食物的蛋白质、脂肪、油类、钾、钙、镁等也有关。
(一)膳食分配原则
1.低脂肪、低热量。一般来说,肥胖或体形魁梧的人患高血压的较多。人体每天摄人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应保持平衡,摄入的热量过剩就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使人发胖,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动脉硬化。另外日常伙食应用清淡的低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避免食用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黄油、鱼子等,但不限制吃蛋黄,因蛋黄中显然胆固醇含量较高,但卵磷脂含量也很高,卵磷脂有对抗胆固醇的作用。烹调用油应使用植物油。
2.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量。钠盐在内分泌激索作用下,可使血管对各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强,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采取低盐饮食,每天从饮食中摄取的食盐应在5g(一饯)以下,如出现浮肿,尿量减少,应立即吃无盐饮食。
3,戒烟,酒。吸烟对人体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为烟内不仅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尼古丁而且烟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煤焦烟,还可能致癌。
尼古丁能使周国血管收缩和心肌应激性增加,从而引起血压上升此,戒烟有助于高血压的防治。
酒精可兴奋大脑,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但少量的葡萄酒、啤酒对本病无害。
(二)食物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主食应少吃含糖高的甜点心及糖果,应以粮食为主。副食应适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瘦肉;鱼、奶类、蛋、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
富的食物,如蜂蜜、海参、海蛰、油菜、菠菜、小白菜、西红柿、洋山
制饮食,每餐八分饱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