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要卸下来的就是吊机。
只有它下来了,其他设备才能被吊下来。
这是一台履带式的中型吊机,载重量足足有一百多吨。
这对于采石场来说,其实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毕竟采石场采下来的石头块,一般都是按照标准来的。
其中小型石块两吨以下,大点的中型石块2~10吨。
在往上就是大型石块和巨型石块了,重量分别是10-50吨和50吨以上。
离这台吊机的150吨的满载载荷还差得远。
而且张伟的采石场主要就是生产利润比较大的装饰石板和石雕。
一般采下来的石头都是小型和中型的,对于这台吊机来说,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都算不上一碟。
不过今天要吊的是各种设备,也算是能用到这台吊机的五成功力了。
设备里最重的是一台中型破碎机,铭牌上标注的重量是六十吨。
着实是个庞然大物了。
即便如此,对于这台吊机来说还是挺轻松的。
现在来看,张伟当时买下这台中型吊机算是买对了。
要是没有这玩意,这些设备想弄下来就难了。
看着沿着斜坡缓缓开下来的吊机,黄师傅感慨了起来。
“最早矿上机械化程度没这么高的时候,装卸设备全靠人。”
“大家给设备下面放上各种各样的高强度钢管,下面用二十多个人抬着。”
“上面再找二十多个人站在搭好的高台上,用缆绳抬着。”
“几十个人共同用力,才能把一台几十吨的机器从车上卸下来。”
“由于人多,节奏很难统一,经常会出问题,几十个人里但凡有一个脚底滑了倒了,那设备都以后可能会掉地上。”
看着轰隆隆冒着烟的吊机,黄师傅露出了笑容。
“现在好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咱们国家成了基建狂魔,这种吊机也能自己生产了,质量好,价格低。”
“有了这东西,咱们能省太多劲了,这次安装设备,肯定会顺利的!”
黄师傅的一番话,给张伟在内的在场的人都打了一剂强心针。
看来有这个吊车在,四天完成安装,有希望了。
随着吊车的缓缓下降,吊车上面的巨大吊钩快速地来回摆动着。
要是有人拿着放大镜仔细看,就能发现。
此时固定吊钩的巨大螺栓上的缝隙,变大了一点。
大概五分钟左右,这个重达八十吨的庞然大物,终于从重型卡车上蹒跚下来了。
驾驶吊机的是褚云。
今天他再一次刷新了张伟以为的,他的能力边界。
张伟甚至觉得,有一天发现他会开坦克和战斗机都不意外。
在黄师傅的引导下,褚云开着吊机来到了第一个要安装设备的位置。
这里要安装一台输送带,重量为二十吨。
这是用来输送石料的。
长度上来说属于大型输送带了。
装着输送带的重型加长卡车缓缓驶来。
呲的一声放气声音后,稳稳停在吊机的一侧。
而在两台大家伙中间的石头地面上,画着一个十字星标,写着“输送带”三个字。
褚云熟练的按了几个按钮,随后折叠起来的吊机吊臂缓缓伸直,向上抬升。
在抬升到大概三米多的高度后停下,然后整个吊臂都在底盘的旋转下,转到了输送带上方。
做完这一切,褚云直接关机,下了吊机,然后上到了装着输送带的卡车上。
随后黄师傅也跳了上去。
两个人开始用钢缆和帆布的揽带仔细的绑起了设备。
这一套输送带是由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可以单独运行的环状输送带。
两个独立部分还能组成一个整体,这样就能成为一个非常长的输送带。
装的时候,两套设备就是并列装在卡车上的。
中间用了厚厚的木板垫着,不会让他们因为彼此相撞而损坏。
这次褚云两人仍然准备一次性把两部分都吊下来。
然后再在地面上拆开绑定两部分的钢缆,排成一字形安装。
由于这种高强度的钢缆和帆布揽带数量有限。
两人几乎把现有的钢缆全都用完了才终于绑好了两台机器。
跟预料的差不多,光绑好机器就用了五十多分钟。
接下来褚云又回到吊车上,等绳索挂到吊钩上,所有人撤离到安全距离外后,褚云开启了吊机。
轰鸣声立刻响起,随着巨大金属钩子的上升。
原本松散的钢缆和缆带,慢慢变得紧绷。
最后又缓缓的被提的离开了卡车。
张伟看的很清楚,当输送带离开得一瞬间。
卡车在一声金属摩擦声中,连高度都提升了至少五厘米。
这是汽车悬架在重物离开后的反弹。
现在的高度才是才是空载时候的正常高度。
由此可见,这套输送带能有多重。
在轰隆隆的吊机发动机声音中,吊臂缓缓移动,把输送带吊到了预定位置上面。
随后缓缓下落。
足足将近五分钟后,设备终于轻轻落到了地上。
因为设备太重,褚云设置的放钢缆的速度非常慢。
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因为下落太快,造成的设备摔伤。
设备吊下来后,褚云再次关掉吊机。
随后所有人一哄而上,开始解钢缆和揽带。
大部分人系不会系,但解还是会的。
很快两台机器就彻底分开,接下来褚云又驾驶吊车,把其中一台输送带,放到另一台的一端。
最后在黄师傅的微调下,大概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两台输送带终于按照预定的位置,组合成了一条长长的一条输送带。
吊完输送带,接下来的就是重达六十吨的破碎机。
这个机器虽然不常用,但好不容易装一次,还是给它运过来了。
不愧是六十吨的大家伙,光重量就是刚才两部分输送带加起来的三倍。
当吊机把这个机器从卡车上提起来的时候,卡车的悬架直接上升了不止十厘米。
实在是夸张。
这次的运送速度要比输送带还要慢。
从开始吊,到现在机器快要落地,足足用了将近二十多分钟了。
所有人抬头看着空中的机器,张伟也不例外。
但他正认真盯着破碎机看的时候,余光突然发现了上面钩子上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这种变化是很微小的,只是因为他视力太好所以才会察觉到。
但也正因为是余光,只能大概确定是在巨大钩子那套装置上面。
给他得感觉很像,钩子头上本来应该保持不动的粗壮螺柱,突然出现了不用有的松动。
可当他抬头去仔细看的时候,却是什么也没发现。
那枚他怀疑有问题的螺柱,仍然好好待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