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来得及吃完早餐,宁夕一行便被何监事带到了巡检司衙署。然而,何巡检却足足拖延了半个时辰才出现,惹得几位村落之长大光其火,早知要等待如此之久,还不如先填饱肚子再过来!
何巡检甫一露面,便滔滔不绝地阐述了一通宏大的理念,诸如保境安民、泽被乡梓等等。又一番冗长的空谈过后,这才步入正题……
今日并非出征之时,众人聚集一处,决定先共度一日修炼以待时日。几个村落首领的表情犹如黄连,愁容满面。
他们的村庄与卧龙村相比,并无显着优势,村民们清贫如洗,身上的干粮仅够维持三日,已是各家各户竭尽全力的储备。若是拖延几日,那些乡勇便将面临饥饿的命运。
实际上,几位村正并不担心百姓是否会挨饿,但他们若在服役期间因粮食短缺而陷入困境,作为村正的他们便要自掏腰包,负担起麾下弟子的饮食费用!
何巡检对此毫不在意,言毕便敬茶示意众人离去。
宁夕返回居所,唤起了那些乡勇集合成阵,准备前往城镇之外进行修炼操演。临行前,他特意留下两支辎重队的乡勇守家,操练无需携带车辆与辎重,无人守护,极容易遭窃。
城外之地,卧龙村的乡勇一亮相,顿时引来一片嘲笑之声。
“哈,卧龙村的人是来做闹剧的吧?怎么都扛着竹子呢?”
“昨日我还瞧见他们在搬竹子,原以为是用来搭建营帐,没想到竟是要用竹子战斗!”
“嘎嘎,卧龙村的村正没来,来了个小年轻,果然是老话说得好,嘴上无须者,行事不可靠啊!”
面对讥讽,宁夕全然不在意,且让他们笑去,战场上再分高下。
宁夕细细观察,发现其余几个村子的经济状况也并未强过卧龙村太多。多数乡勇手中握的是锄头一类农具,真正拥有武器之人尚不足三分之一,且大多都是锈迹斑斑的刀枪,分明是一群散乱之徒,甚至称不上是正规军队,实则只是乌合之众。
幸运的是,宁夕发现了些许颇有实力的土兵,否则他恐怕真的要考虑悄然撤离了。这里的土兵,是指不同于普通乡勇的存在,他们是何巡检手下的正规兵马,官方称之为弓手,但实际上并不是专司射箭的弓箭兵,而是负责一方治安维护的基层力量,相当于后来的巡捕或是武装警察。
宁夕大致估算,何巡检手下约有一百名土兵,此外还调集了三水镇的两百乡勇。也就是说,单单何巡检一人指挥的武装力量便已有三百之众。再加上五个村落各自拥有的百名乡勇,此番何巡检调动的兵力竟达八百之众!
宁夕曾擒获一名来自黑松岭匪贼的探子,得知对方人数并不多,仅数十人,不足百人。八百对几十,在忽略战斗力差异的前提下,这无疑构成了压倒性的数量优势。
时已流转,黑松岭之地若邪匪稳固根基,必会广纳修炼者,门徒数量倍增亦非妄谈。何巡查并非庸碌之辈,确有过人之处,在一座巍峨的土台上驻足,身旁侍立着几位箭术高手,他们手持各色令旗,以示指令。
令旗共有六色,其中五色各自代表宁夕所属的五大村落,剩余的一色则用于指示何巡查直属的修炼部队行动。宁夕铭记于心,自家卧龙村对应的乃是碧蓝之旗,令旗指向前方即示意卧龙村的村民们前行,如指向左侧,则意味着向左移动……此外,还配有战鼓与铜锣,鼓声响起则全体进击,铜锣敲响则全员撤离。
指挥体系虽简明易懂,宁夕一看便知其理。然而欲将何巡查之指令精准执行,宁夕却感压力重重。若只是原先那二十位受训弟子,此等指令自然不在话下;然而新加入的乡勇们却难以驾驭,根本不听指挥。
这些人连基本的列阵都无法做到,遑论前后左右的行进步伐,实令人扼腕叹息。幸亏石头昨日苦练半天,否则此刻怕已是混乱不堪。环顾四周,其余村落的乡勇情形也未见得更好,有的甚至更为糟糕。唯有何巡查麾下的土兵尚且保持阵型,虽不至于散乱,但也绝非严整有序。至于三水镇的乡勇,其表现与下方村落相差无几,几乎可以视作一群乌合之众。
在宁夕眼中,即便相较于后世学堂中接受军训的学子,这支大武王朝的武装力量也要逊色许多。若将这批队伍送上战场,其能发挥出何等战力,可谓不言而喻。
而何巡查似乎早已预见此情此景,面上并无丝毫波澜,不论底下之人如何混乱,依旧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出指令。不过短短两个时辰的联合演练,还未等到有所成效,何巡查便宣布收队,让众人自行操练。
待何巡查离去后,各个村落的乡勇瞬间坐下休息,一片扑通之声,倒下一片。无奈之下,民众多体质虚弱,有些贫困人家早晨甚至舍不得进食,一个个饿得双眼泛蓝,能勉力站立已是不易,更别提继续训练了。三水镇的乡勇也同样如此,同样坐下一大片。
镇内百姓的生活水平虽然略优于乡村农夫,然差距微乎其微。况且,服役之事可用银两雇佣他人替代,稍有余裕之家断然不会亲身投入乡勇行列。相比之下,卧龙村的乡勇便显得尤为独特,无人敢坐地休息。
在这刺骨的寒风之中,卧龙村百余名壮士纹丝不动,其坚韧形象给其他乡勇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这也彰显出宁夕的智谋所在,接连两天确保手下的乡勇饱餐,使得他们的体力远胜其他乡勇,以至于连续训练两小时仍能保持充沛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