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 第552章 小两口互诉衷情,何大明回到建康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2章 小两口互诉衷情,何大明回到建康城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只是简单的和自己的大嫂白洁寒暄了一阵,就抱着何卫明离开了。

至于何卫东那边,则是由安前的警卫员负责接送,并将他从实意小学接到将军楼。

何大明一家顺利回到位于军区大院的将军楼后,何卫东早已经在家恭候多时了。

当房门被打开,坐在沙发上休息的何卫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后,立马整个人变得精神起来,然后快步的扑到了何大明的怀中,大声的喊着,

“爹爹,您怎么回来了?我好想您。”

何大明一把抱起何卫东,并摸了摸他的脑袋,

“卫东,我的好孩子,我也想你了。

对了,最近有没有好好的念书?有没有乖?”

面对自己父亲的这番询问,何卫东连忙开口回应,

“爹爹我很乖,我科科都考100分,老师还经常夸奖我。”

听到这个消息后,何大明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好孩子,你是最棒的,不愧是我何大明的儿子。

不过卫东,你要记住,千万不要骄傲,更不要自满,要保持住,以后跟你爹我一样,从军!”

何卫东听到何大明的这番话,肯定的点了点头,

“放心吧,爹爹,我的理想就是成为像爹爹这样的军人,您就是我的偶像。”

何大明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的,卫东,你先去屋里玩会,我和你你娘有事要商量。”

听到何大明的这番话,何卫东识趣的离开了。

待何卫东回到自己的房间后,何大明来到了厨房。

安晴此时正在厨房里面忙着制作晚餐和晚饭。

“媳妇,我来帮你打打下手吧。”

听到何大明主动来帮自己分担,安晴没有拒绝,

“好的,大明,那你来帮我吧。

对了,现在在咱家,也没有外人,你总可以告诉我这一次回来的缘由了吧。”

面对自己媳妇安晴的这番询问,何大明并没有任何隐瞒,当即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包括结论都全部详细的告知给了安晴。

安晴听到这些消息后,瞬间大吃一惊,

“大明,那你的意思是说你现在马上就要被调往北方剿匪了,那你以后还回不回来?”

何大明想了想,无奈苦笑了一番,

因为这一次北上剿匪估计就跟上次在山城那会一样,得常驻在那里了,估计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回来。

安晴看到何大明没有正面回应,再看到他那一脸苦瓜相,便知道自己很可能猜中了。

此时的安晴心里多少有点失落。

何大明见状,立马出言安抚起来,

“小晴,我......”

还没等何大明把话说完,安晴就用手封住了他的嘴唇,

“大明,我知道这一次你肯定又得常驻在北方,不过我能理解,因为我的男人有一半属于这个国家,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我只会为你感到自豪和骄傲。

大明,你尽管去吧,我会在背后给你加油的。”

何大明起初还有点担心自己媳妇接受不了长时间两地分隔的问题,听到她如此的深明大义,他也就放心了,不过他内心还是多少有点歉疚的。

“小晴,真的难为你了,能娶到你这样的媳妇,是我何大明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安晴听到何大明的这番话,俏脸一红,

“大明,你别这么说。

对了,我听说北方的条件比较艰苦,你到了那边以后一定要多多注意,然后咱们常联系,有条件我会带着卫东和卫民来看你的。”

听到安晴的这番话,何大明内心一暖,再次搂住了安晴,

“小晴,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会注意的。”

听到何大明的这番回答,安晴彻底放心了。

.................................

半小时后,一盘盘秀色可餐的美味佳肴在何大明和安晴两个人的共同配合下,一一端上了桌。

当晚,他们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吃起了晚餐。

酒足饭饱后,安晴在将何卫东和何为民都哄睡后,便和何大明两个人独处,正所谓小别胜新婚,他俩一边说着一些夫妻之间的悄悄话,另一边做起了一些成年人不可描述的事情。

.........................................

次日一大早,再吃过早饭,何大明就跟安晴告别了,他在自己贴身警卫的护送下,来到了49城火车站。

然后搭乘火车专列历时二天二夜后返回了建康城。

这一次来火车站接待他的并不是保卫科的科长刘冬,而是他的下属齐志高。

何大明看到是齐志高来接待自己,颇为意外,当即主动开口询问起来,

“小齐,怎么是你,你们科长呢?”

面对何大明的这番询问,齐志高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整个人都有点支支吾吾起来,

“院长,刘科长他......他......”

何大明看到他这个样子,便知道可能有什么隐情,再次追问道:“齐志高,你们刘科长到底怎么了,有话就直说,不要吞吞吐吐,婆婆妈妈的。”

齐志高听到何大明似乎有点生气了,立马道出了缘由,

“院长,刘科长他忙着拍新院长的马屁,所以就让我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