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张福成院士,1964年7月出生于吉林蛟河。
蛟河现为吉林省所辖的一个县级市,由吉林市代管,它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东与敦化市相邻,南与桦甸市接壤,西隔松花湖与吉林市丰满区、龙潭区相望,北与舒兰市、黑龙江省五常市毗连。
蛟河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在蛟河地区生活。
唐虞至夏商周时期,蛟河今境隶属肃慎。
秦统一全国后,蛟河地域仍隶属肃慎,东汉至三国时期,属玄菟郡,上殷台县。
隋朝属靺鞨,唐朝开元前属靺鞨,开元后属渤海国。
辽代隶属长白山部,金代隶属上京路、海兰路。
明代隶属奴儿干都司,清代隶属吉林将军府 。
清宣统元年设额穆县,1939年额穆县改称蛟河县。1945年蛟河解放,1989年撤销县建制,设蛟河市 。
蛟河文化遗址丰富,境内有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汉代、辽金时代、明代、清代等古迹,如青龙山古文化遗址,可看到远古时期的石器和陶器。
蛟河建筑遗产独特,蛟河老街保留了许多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建筑,还有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蛟河文庙,是东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文庙之一。
蛟河民俗文化多样,有着名的“蛟龙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刺绣、木雕等民间手工艺。
出生地解码
张福成院士的出生地吉林蛟河,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吉林蛟河的自然环境,可能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蛟河地处东北,冬季严寒等自然条件或许让他从小就习惯了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中成长。
这种环境锻炼可以转化为面对科研困难时的耐力和毅力。
东北的文化氛围比较注重脚踏实地和勤奋努力。
他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受当地文化传统的感染,对待学习和工作都秉持着一种踏实、认真的态度,这对长期的科研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在蛟河的学校教育以及家庭观念中,勤奋读书、积极进取等观念很可能为他的学术之路奠定了理念基础。
虽然蛟河可能没有一线城市那么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当地教育所强调的基础教育内容,比如数理化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他的早期知识积累提供了基石。
并且,可能是在当地教师的启蒙和鼓励下,激发了他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当然,成为院士主要还是依靠个人的天赋、不懈的努力、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后期在专业领域的诸多机遇等综合因素。
但出生地所赋予的这些潜在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院士求学之路
1982年9月,张福成高中毕业于吉林省蛟河市偏远山区的一所农村公社中学。
1982年9月—1986年7月,张福成本科就读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前身)金属材料专业。
1986年9月—1989年5月,张福成以本科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研究生免试推荐资格,继续在燕山大学金属材料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90年10月—1993年6月,张福成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张福成在偏远农村公社中学完成高中学业。
这一经历可能塑造了他刻苦勤奋的品质。
农村学校的学习条件相对艰苦,这种环境促使他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养成了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他打下了扎实的知识根基,这为后续在金属材料专业深入学习提供了基本保障。
张福成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前身)金属材料专业就读本科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金属材料专业知识。
当时的专业学习让他全面了解金属材料领域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这个阶段如同搭建知识大厦的框架,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张福成以本科专业排名第一获得研究生免试推荐资格,体现了他在基础知识掌握和学习能力上的卓越性。
这种优异成绩反映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效的学习方法。
这些品质为他在科研道路上深入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也显示他对金属材料专业浓厚的兴趣。
张福成在燕山大学继续攻读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这使得他能够在熟悉的学术环境和专业领域里进一步深耕。
在硕士阶段,他有机会接触到更深入的专业前沿知识,跟随导师进行更具针对性的研究项目,拓宽学术视野,也更加明确自己在金属材料专业中的研究方向。
张福成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对他成为院士有着深远的影响。
哈工大有着浓厚的科研氛围和优秀的科研资源,他在这里接触到更高层次的学术理念和前沿技术,与更多优秀学者交流合作,拓宽了研究思路。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经历,让他能够站在更高的学术平台上开展创新研究,为其在金属材料专业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提供了关键契机,也为他日后成为院士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底蕴。
院士从业之路
1989年6月—2019年4月,张福成任教于燕山大学。
2006年,张福成任燕山大学副校长。
2019年4月,张福成担任华北理工大学校长。
2023年11月22日,张福成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张福成在燕山大学任教的30年,这使他得以在金属材料领域持续深耕。他长期专注于教学与科研,对专业知识有了极为透彻的理解,不断夯实理论基础,为创新研究筑牢根基。
例如,张福成持续的课程讲授促使他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进而挖掘出科研的新方向。
张福成的教育工作,不仅传授知识,还培养了他与学生、同事间的交流协作能力。
他指导学生开展科研项目,激发了团队创新活力,营造的学术氛围,也促使他不断探索新领域,为科研突破带来新思路。
张福成担任燕山大学副校长,赋予他统筹学校资源的权力。
这使他能为自己的科研团队争取更多资金、设备与人才支持,加速科研项目推进。
例如,他可调配资源建立先进实验室,为前沿研究提供硬件保障。
张福成的职位之便,让他参与更多高级别学术会议、合作洽谈,拓展国际国内学术视野。
他结识顶尖学者,促进学术思想碰撞,引入前沿理念与技术,助力自身科研迈向新高度。
张福成担任华北理工大学校长,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新环境带来不同学术资源与研究方向,激励他突破固有研究框架,开展更具挑战性的项目。
张福成推动学校学科交叉融合,促使他将金属材料研究与化工、冶金等学科结合,催生新研究成果,这也为他后来当选为院士增添有力砝码。
院士科研之路
张福成院士长期致力于先进钢铁材料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工作。
他发明了难焊高锰钢辙叉焊接用钢及焊接技术,利用材料性质梯度过渡的设计理论,以闪光焊接方法实现了高锰钢辙叉与碳钢钢轨的焊接,解决了中国铁路发展中一项卡脖子技术难题,相关产品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张福成发明了铁路辙叉用新型高锰钢冶金全流程技术,制造出洁净、致密、均质、纳米孪晶高锰钢,使辙叉服役稳定、长寿,为中国铁路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张福成发明了系列贝氏体新钢种及其冶金系统技术,如超细贝氏体钢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了贝氏体相变周期长、性能不稳定以及超大尺寸轴承均质化的技术难题。
张福成发明了Al - mn系贝氏体辙叉钢,利用低温贝氏体相变理论和热处理技术,获得超细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提高了贝氏体钢辙叉使用寿命。
张福成将低碳钢进行渗碳处理,获得板条宽度为纳米量级的超细无碳化物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称为“硬贝氏体”。
该技术适合制作高载荷服役条件的轴承和齿轮等关键零部件。
在耐磨奥氏体锰钢方面,张福成取得的“耐磨奥氏体锰钢化学成分和热加工工艺优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通过对化学成分和热加工工艺的优化,提升了耐磨奥氏体锰钢的性能。
张福成研发出全新的hb400 - 500超细珠光体耐磨钢板,通过成分设计并采取在轧钢生产线上在线控制冷却的方法,获得超细珠光体组织耐磨钢板,可免去后继处理直接使用。
科研之路解码
张福成院士在铁路辙叉用钢方面的成果,如高锰钢辙叉焊接技术和新型高锰钢冶金全流程技术,是具有突破性的关键技术。
这些技术解决了铁路行业长期存在的难题,对于保障铁路安全、高效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铁路运输占据国家交通战略重要地位的背景下,这种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技术贡献,是他成为院士的重要资本。
因为院士的评选注重对国家重大需求的解决能力,他在铁路辙叉技术上的成果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张福成在贝氏体钢方面的发明,像超细贝氏体钢制造技术、低温贝氏体辙叉钢和硬贝氏体钢制造技术等。
这些创新成果推动了钢铁材料领域的进步,引领了新的研究方向。
贝氏体钢在轴承、齿轮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中有广泛应用。
他的研究成果提高了这些零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对于机械制造等众多行业有着深远的经济和技术价值。
这使得他在材料工程领域树立了卓越的学术地位,为当选院士积累了有力的专业声誉。
张福成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如在耐磨奥氏体锰钢化学成分和热加工工艺优化方面的成果获奖。
这些奖项是对他科研成果质量和影响力的官方认可,表明他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家顶尖水平,是其能够入选院士的重要支撑。
张福成的多项研究成果,如铁路辙叉用钢技术已出口到众多国家,耐磨钢板等成果在工业生产中直接应用。
广泛的应用范围,不仅体现了成果的实用性,也表明他的研究能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使得他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获得了高度认可,这种跨领域的影响力,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增添了浓厚的一笔。
后记
张福成院士的出生地吉林蛟河,其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赋予他坚韧不拔的品质与勤奋务实的态度。
求学期间,他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打下扎实基础。
从业之路上,他从任教到担任校长,积累了丰富的教育与管理经验,拓展了学术视野和资源。
科研上,他专注金属材料领域,解决诸多关键技术难题,成果广泛应用。这些经历综合起来,使他在学术研究、行业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提升,为最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奠定了坚实基础 。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