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赵氏发家记 > 第299章 下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齐氏站在门口看着打着赤脚的儿子。

齐鸣谨下意识的把脚往身后藏。

齐氏笑了一声,“快去洗脚穿鞋子。”

她小时候虽然家里发家了,但也跟村里小姑娘到处玩,别说是玩水,就是树都不知道爬过多少回,只是人越长大,就越容易被束缚住。

“你跟着贺二把蓉小姐几个送回家,东西记得给过去。”

巧云清脆的“哎”了一声,鲜果捡了一篮子,还有糕点和酒水,都备了两份。

蓉宝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坐在车辕上,她朝齐鸣谨挥了挥手,就兴冲冲的给人指路,“我家在上通村,就是走马道附近。”

贺二点了点头,虽然不知道怎么走,但先去走马道再说。

蓉宝并没有走过这一段路,所以她往去县城的方向指,贺二看着她胸有成竹的样子,虽然心里打鼓,但还是架着车过去,一直到了岔道口,蓉宝激动的站起身,“我家到了。”

这条路她走了很多遍,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回家。

一到入夜,蚊子就出来吃饭了,赵老四蹲在村口拍了大半天,才听到远处的车轮声。

他凭直觉喊道:“蓉宝嘉宝。”

蓉宝也扯着嗓子回道:“爹!”

贺二便把马车停在赵老四身边,蓉宝直直的往下扑,赵老四差点都没接住她。

赵四郎则抱着嘉宝下车。

巧云从车厢里拿出礼物,把自家夫人的话重复道:“蓉小姐和嘉少爷是我们家少爷最要好的朋友,今日招待不周,这些瓜果都是自家种的,还有些糕点和酒,全当明日的节礼。”

赵老四抱着蓉宝甩了几下,爽朗道:“姑娘且先等一等,既然是节礼,那就应该有来有往。”

他没有推辞,但也从家里回了不少东西,也是些糕点酒水之类的吃食,除此之外,还有赵氏做的酥皮月饼。

齐鸣谨对于蓉宝他们的回礼很感兴趣,饭前一直围在旁边看,想吃东西,又怕等会吃不下饭。

齐氏温声道:“你拿一个月饼,我们一起尝一下。”

齐鸣谨惊喜的抬头。

这孩子太聪明了,齐氏有时候也不知道怎么跟他敞开心扉的聊一聊,身边的闲言碎语,同辈孩子的不喜和恶意,他都能直白的感受到。

“读了那么久的书,还没跟娘说过,你们先生好不好呢?”

齐鸣谨只犹豫了一下,“我们先生很好,就是……就是饭不好吃。”

齐氏对学堂里的饭起了好奇心,得有多难吃,才能让齐鸣谨说出这句话,她接着问,“同窗怎么样?”

“同窗也很好,我们经常在一起做课业看书,还有学兄,有时也会帮忙指点功课……”

齐氏小口的吃着饼,只觉得这年中秋的月亮好看的惊人。

……

上通村,赵老四家里的灯还是没灭。

蓉宝拿着书看着家里的“客人”,过一会又仰头看赵老四,“爹,这是哪里的亲戚。”

“这不是亲戚,这是……”赵老四想了想,“这是请的短工,来帮我们家种田的。”

蓉宝张大嘴巴,“爹,要是被爷爷知道了,他会打死你。”

“所以你别嚷嚷出去,”赵老四捏住她的嘴巴,“要是传出去,我先打死你。”

蓉宝摸着屁股,有点害怕。

买的下人没有厨艺厉害的,但有三个小姑娘,十多岁的年纪,还认得些字。

杨氏问道:“你们三个叫什么名字?”

三个小姑娘福了福身,“奴婢春柳。”

“奴婢绿芽。”

“奴婢白露。”

蓉宝一听就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她贴在赵老四的耳朵上,“爹,这是我们家的下人吗?”

“对,我们家的,不是你的,家里的碗还是你刷,还有家里的果树,你得多浇点水,别渴死了。”

蓉宝都没想到这一点,但也轮不到她想,因为赵老四已经把路堵死了。

杨氏看了父女俩一眼,随后目光收回来,“既换了主家,这名字自然也得变。”

她沉思片刻,“改为玉簪、云水、晴山,日后跟着我学女红,每月例钱六百文。”

三人齐声道:“多谢夫人赐名。”

老背头的名字不动,现在负责伺候家里的果树,等明年就去山上种花,例钱三百文。还有两个上了年纪的汉子,一个叫江财,一个叫丁二,都是地里的老把头,会种桑养蚕,暂时去伺候菜地,也是三百文。

剩下的大福和她婆娘的名字也不变,男的以后可以帮忙往县里送东西,女的就养小鸡,收拾家里。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又得多买很多粮食,还不好安排,想到这里,杨氏瞪了赵老四一眼。

后者心虚的低下头。

蓉宝嘉宝也不敢乱说话,直觉告诉她们,娘的心情现在很不好。

杨氏带众人下去安排房间,顺便喊上了慧姐,教她一些事。

家里除去灶房柴房总共六间,现在只有两间空房,好在赵老三家里还有房间。

“买来的家仆,年纪小的一定要改名,因为你以后要用她,这代表重视和喜爱。但老背头这些上了年纪的,就不用再改名字,老人念旧,舍不得丢根。”

杨氏推开门,从家里找出几身旧衣服,“管家,不仅要靠威信,还得靠钱,做错事了该罚的罚,但把事办妥了,该有的赏钱也少不得。他们虽然是下人,但也不能随便作践,谁都是爹娘养的……”

慧姐好像听懂了又好像听的不是很懂,“四婶,这些人以后都在我们家里吗?”

杨氏摇头,“家里太小了,有三个小姑娘我会带去镇上。等你四叔买了地,到时就在山脚下建几栋房子,老背头三人去照看,剩下的一对夫妻只能留在家里,有时跑跑腿,买东西都可以用的上。”

她停下脚步,眼睛比天上的月亮还亮,“其实我想买个小丫头跟在你身边,只要五郎中了秀才举人,你将来的亲事也差不了,身边有个合用的丫鬟,在婆家也不至于形影相吊。”

慧姐的脸上爬上一层薄红,“我还久着呢,大姐都还没嫁。”

杨氏笑道:“晴姐儿心里比你有成算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