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改良的筒车,都是桃花庄的研究成果,以前的二牛抬杠的直辕犁,也改进成曲辕的,犁头的形状也从铧式犁变成翻转犁。

更进化出了双头犁,多头翻转犁,只要三头牛就可以拉动的六头犁等等。

多头翻转犁,通过几头牛一起发力,当犁尖向前推进时,犁尖与土壤发生摩擦力,使犁尖逐渐向上完全翻转过来,并将上层土壤翻转到下方,形成翻耕。

在犁尖翻转的同时,犁体的一侧或者两侧还可以形成犁沟,将土壤移至一侧,形成开沟的作用。

虽然需要的畜力更多,但是翻转犁的效果好,翻地深,速度快,犁后面跟耙的木板站人,凭着重量还能直接把翻开的土耙平。

有了这等利器,翻地这个最消耗劳动力的活计,如今变的轻松不少。

谢家大田,刚开荒的时候是五百人,后续照顾田地也就留下了不到一百人。

要是用以往的方式,每人撑死就只能照顾三五十亩,如今随这农耕器械的研发成功,一百人侍弄一千五百亩地,轻轻松松。

更有甚者,在大田犁好地之后,也没让这多头翻转犁闲下来。

泽越安排人带上牛和犁,一村一村的扫荡过去,黑石卫附近的村子里,因为大部分都是卫所妇孺,他们就近照顾。

普通人家一亩收个十五文钱,若是卫中军属则每亩十文,允许赊账,或者年底用栗米来还。

普通一家三口,家中也就五到十亩地。

若是以前那种一人一牛来翻地,怎的也要干个三五天,且因为木犁太浅,有些土硬的还要翻两遍。

但若是农机队来,六头的翻转铁犁放下去,三头牛同时发力,五亩的地来回五趟就完事儿了,不到半个时辰,且沟壑笔直,翻的土又深又匀。

若是家里有牛,还能便宜两文钱,村里养牛的乡民们一看还能这样,顿时起了心思,几家凑钱,或买或租上多头犁,再牵上几头牛,往别的村赚钱去了。

城内的杂货铺,渐渐的热闹起来,众人发觉每次城外大田出了新的农机器具,没过几日,这杂货铺子就会上新。

也有人自己买了犁具,私下拆开研究,想自己仿制,东西做出来一摸一样,但是材质差距过大,到了地里,没耕几亩地,犁头断裂,或者变形,远没有谢氏出品的坚固耐用。

如此几番之后,他们才明白,这犁头的铁质很不一般,不是随便的铁器就能做成的。想到这里,又想起了谢家铁币,只能放弃了,算了谢氏铁器,比不过。

谢家的出的农具还是保修一年的,凭票换新,如此即便是市面上也出现了一模一样的犁具,众人还是愿意去更贵一些的谢氏杂货铺。

还有些钱不凑手的,谢家杂货铺也可赊账,需要乡老作保,平日里没有劣迹之人,等收获后可用栗米还账。

谢家多头犁就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扩散开来。

当然这些优惠都是谢家族地,和黑石卫附近的村子先享受到,这让十里八乡之人哪个不瞧着眼红。

这些乡老们如今出门腰杆都比平日直了两分,他们也知道,这是女君许下的福利,但他们也不敢仗着手中的权利胡来。

谢娴走之前的那次大清洗,让平日里那些作威作福的里正和族老们都老实了许多,且谢氏戒律堂的存在,让那些有小心思的也掂量几分。

不过黑石卫附近的几个村子,完全大变样,十里八乡都想方设法的把女儿嫁进来,实在是这谢氏对于黑石卫的福利叫人看的眼红。

县衙中,白县令坐在上首,左手边是捕头赵正,右手边是县丞谢泽。

而大厅里坐着的都是雀县各个村子的里正和乡老,仔细看去这群人还隐隐分为两派,左边一派站的比较散乱,右边一派却以黑石卫附近的几个谢家宗老为首。

前几天因为府城的消息,白县令气了好几天,但是一直这么耗着也不是办法,如今春耕已经开始半月有余,依列他这个县令是要在四月中询问春耕进度的,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么一遭。

他整整衣袍缓缓坐下,缓缓开口道:“如今春耕已经开始有半月了,不知如今个乡里,都进行的如何了?”

他说着话眼睛看着右侧,昨天听了赵捕头的消息,忽然觉的自己这个县令当的太不称职,连县里出了这么一个农耕利器都不知道。

不论他心里是如何想的,但是面上还是一派淡然之色。

下首的谢泽,老神在在,作为谢娴的族叔,如今谢家起势,他在县衙里受人尊敬,隐隐成了县令手下第一人。

不过事关谢氏大计,他也不好开口。

而赵捕头左右看看,开始数蚂蚁,他就一撑门面的。

左边站着的几位里正,瞧着对面一群明显军武出身的同僚,脸上皆是讨好和畏惧之色。

“回县尊,我等黑石卫驻地附近二十四个村子,已经翻耕完毕。”说话的是右边谢家宗族的乡老。

随着他话音落下,身后一群里正都挺直胸膛,这可是托了谢氏的福气,可不得让他们炫耀一番。

“咳咳!甚好!”白敬亭装模作样的抿了一口茶,然后看向左边。

顿时有个面色黝黑老头上前哭诉道:“县尊容禀,我等已然尽力,这地冻刚解,村里已经翻耕了一大半了。”

往年他们村也算快的,但是今年谢氏的几个村子有谢氏新出的劳什子的农机队相帮,可不就显的他们慢上许多?

“是啊,王保长说的是,我等在春分过后就督促乡民们耕地了,但去年年景不好,乡人们吃不饱饭,哪有力气耕作,还有些人家连犁都买不起,更别提其他了。”

“县令今年可否让我等赊些良种?”几个面黄肌瘦的乡老们苦求。

白敬亭见着,左边一群人乱哄哄的各家有各家的理由,事情没做完不说,要求还不少,又是要粮又是要钱,还有要耕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