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 第166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俭直言不讳,语气坚定:“万年县侯,我要购买温元棉花。”

两位仙缘深厚的故友重逢,此番是为了三军修士炼制御寒法袍之事,恳请阁下施以援手,能否通融一二?

张家圣心中微讽,眼中流转一丝讥诮之色。

“唐道友,掌管天下财赋的仙官何曾亲临讨价还价之地?”

唐俭顿时感到一股压力,心头明了,这显然非一般请求。

张家圣再次开口:“这棉花并非凡品,乃是来自神秘桃花源的新异灵植,每回交付于你,皆令我自觉耗费过多灵力。”

“何故户部尚书大人独未垂青于我,连片刻的关注都不赐予?”

“但愿你能投来一眼关注,让贫道感受到被看重之意。”

唐俭沉默片刻,只能苦笑。

“罢了,那便言归正传,五万件法袍所需的灵棉,需三十万枚上品灵石为代价。”

“成交!”

唐俭此刻只觉自己身为仙界户部尚书,竟沦落成了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存在。这世间稀有的灵棉唯有张家圣手中握有,且乃新异种,珍贵异常,价格稍高亦属正常。然而他给出的价格,张家圣竟然爽快答应,其中必有蹊跷。

望着苍穹,唐俭心中哀叹,仿佛看到了命运的深渊。突然间,他明白了,这背后隐藏着的或是仙帝的深思熟虑,或是为了那位身世隐秘的弟子铺路敛财。

转念至此,方能理解先前张家圣出价之狠,以及仙帝毫无犹豫的原因。原来,在他们眼中,自己不过是个应时而用的棋子。

张家圣并未察觉唐俭内心的波澜,反问道:“唐道友,贵派是否掌握了炼制御寒法袍的仙术?”

唐俭微微摇头,张家圣则热心地提出:“那贫道便遣门中精通制衣之术的弟子传授给你们。”

唐俭心生警惕,遂问:“传授此仙术,另计费用否?”

“唐道友,你这般疑我,实在是对我张家的轻视。”张家圣佯装痛心疾首。

“老夫不敢轻视贤侄,只是想确认制衣仙术传授是否需另付报酬。”

“唐道友,你果真是轻视我!身为皇室子弟……咳咳咳,贤侄,请先告知是否需额外付费。”

“唐道友,我视你为忘年之交,你却想借此机缘沾我张家之光?此举实乃轻视于我!”

唐俭险些失控,愤懑之情难以言表。

见状,张承乾暗自点头,对张家圣心生敬佩,悄声赞叹:“大哥神技,佩服!看来唐尚书已无法抵挡了。”

果不其然,唐俭满目绝望:“罢了,那就如此决定吧。请你派遣弟子将炼制御寒法袍的仙术传授于仙宫尚衣坊,至于所需费用,悉听尊便。”

张家圣黯然回应:“唐道友,我原以为你是我知音,谁知你竟不理解我的一片真心。”

唐俭咬牙切齿,心中冷笑连连,知音?哼,他张家圣哪里知晓人间温情,行事处世皆是陷阱重重,面对朝廷事宜,从未有过半分仁慈。

张家圣淡笑着道:“我桃花源门下弟子,人人皆擅长仙衣制作之术,任由唐道友挑选授艺之人。”

唐俭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坚若磐石,决心不再受其言语诱惑。口中淡淡应道:“此事容后再议。”

张家圣长老悠悠一叹:“乡间修士,怀揣振兴家族之志,无奈缺乏晋升仙途的机会啊。”

原来,你想为村中弟子谋取仙职呢。

此事倒非难事……

唐俭心念一转,巧妙回应。

工部那些仙阶虚职……咳咳,闲置的仙位多如牛毛。

唐俭心中急切,欲尽快脱身,直言道:“户部之职已然难以企及,此部门主管天庭税收与仙籍簿册,门槛颇高。”

“如此这般,老夫便在工部为你疏通一二,你看三个仙职如何?”

“至于具体的仙位,老夫不敢妄言,还需视工部现有空缺而定。”

张家圣震惊地看着他:“唐兄,你当我是贪图仙职之人么?”

唐俭不屑地投去一眼冷蔑。

不再多言,老夫此刻怒意已无法遏制。

便是鄙夷你,看你又能奈我何?

张家圣摇头叹息:“你又误解我的意思了,我只是希望你能代为恳请唐尚书大人为我那上官唐俭前辈题写一幅真迹。”

唐俭一听,瞠目结舌。

你莫要欺我!

老头子我历经沧桑,岂会上你的当!

张承乾听得一头雾水。

他原以为张家圣是在谋求仙职,未曾料到竟是为此……

张家圣认真解释:“须知我桃花源之中,人人皆能品尝仙兽彘肉,生活富足,说来惭愧……大唐虽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感相较我们仍稍逊一筹。”

张承乾无语凝噎。

兄长,你让父皇题字,只是因为这个原因?

然而唐俭已是瞠目结舌,连连惊叹。

此言诚然圆滑巧妙。

现如今的大唐,的确有些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而桃花源之内,却是人人得以享用彘肉,而且那彘肉居然没有世俗所说的腥臊味。

咳咳咳,老夫仅是出于好奇,绝非贪恋那红烧彘肉的美味……言归正传,提及大唐百姓现今之境况,称其幸福,确有悖于良心。

不过是顾全朝廷颜面之举罢了。

然而,仅需略加对比便可知,两者之间的差距远非“一丢丢”所能形容,简直是赤裸裸的打脸!

唐俭急于脱身,连忙应道:“那就题字!此事无妨!”

张家圣轻咳一声提醒道:“唐兄,切勿言语过满,你并非真正的唐尚书,如此拍胸脯担保,你真的能够办得到吗?”

张承乾心头暗自哀叹。

可悲的唐尚书。

分明眼前之人正是唐俭本人,却不能明言。

自家大哥看似赞誉唐俭,实则却又打了唐俭本人的脸。

诡异至极,匪夷所思!

此刻,唐俭心中一边泣血,一边强挤出笑容:“贤侄放心,此事我唐尚书必定为你妥善安排。”

言罢,他随手一挥。

“告辞!不必相送!”

唐俭如避瘟疫般匆匆离去,甚至未及询问制衣仙匠之事,便头也不回地大声喊道:“速速为老夫召集三十位制衣仙匠!”

见状,张家圣面色微妙,似乎已猜透对方心中所想。

他高声呼唤:“唐兄,你可曾听说过‘仙道流水线’之法?”

此时,唐俭抬起的脚一顿,身形拧腰摆身,目光直指张家圣,重新望向了他。

依黄祖的非凡慧眼,这“流水线作业”四字,引发了他深究其理的兴趣。

唐俭肃然道:“还请贤侄指点迷津。”

张承乾闻此言,嘴角忍不住一阵抽搐。

又是贤侄之称。

你究竟唤了多少回我这位兄长的私生子为贤侄了?

休要以为本公子不清楚,你早已知晓那位兄长乃父皇秘而不宣的亲子之事。

这般称呼,莫非是在占我兄长的便宜不成?

总而言之,张承乾心底颇感不适。

然而,他却又不便直接点醒张家圣此节。

或许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在这悄然之间,他对这位兄长的态度已发生了微妙而难以言表的变化。

此刻。

张家圣正向唐俭询问:

“你欲令众人皆通晓制衣之法,可是此意?”

唐俭点头称是。

“现如今,无论是工部之内,还是民间工匠之中,大抵都是由一人独揽一门技艺,自始至终负责全部工序。可有此事?”

唐俭再三点头认同。

“培养学徒耗费时日众多吧?”

唐俭第三次点头。

“譬如我们将制衣过程分割为多个环节,诸如裁剪、缝制衣袖、缝制衣领、装设口袋等等。”

“倘若每人仅需精通其中一环,是否学起来更为迅速,掌握技艺也会变得更为简易,同时还能提升工作效率?”

唐俭神色陡变。

“确实如此,这样不仅能够加速培养学徒的速度,更会使掌握技术的过程变得更为简便,且必然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此即所谓流水线作业。”

唐俭为之震撼不已。

如此看来,培养学徒之途将大大简化,至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虽未曾亲身体验,但仅凭此一点便足以令人赞叹不已。

唐俭目光炽热地望着张家圣,衷心地道:

“多谢万年县侯大人指教!”

张家圣淡然一笑,回应道:“哪里哪里。”

正在此时。

“张顾问!”

一道高亢的呼唤声传来,紧接着一人飞奔而来,竟是房玄龄。

房玄龄冲到张家圣面前,连与张承乾及唐俭寒暄的时间都没有,便焦急万分地问道:“老夫有一疑问,不知张顾问有何破解之道?”

“解铃还需系铃人哪!”

张家圣一头雾水。

何意?此事怎会与我扯上关系?

房玄龄继续说道:“先生可知如何当下兑现那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