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 第74章 房某承天命问丹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千年修炼之地,万年县仙府之内。

张家圣正欲用膳,口中低声咒骂:“这不知修行为何物的父亲,竟抛家弃子,与那母仪天地的仙后共度逍遥时光,可曾想过家中尚有一修为未进的儿子独吞寒食呢?”

房玄龄踏入门内,听见此言不禁神色尴尬。

所谓你父,便是那位列仙班的大侠。

而你所谓的姨娘,实则是统御天下的仙后陛下。

大侠费尽心思助你赢得仙后娘娘的认可,岂非正是期望你能认祖归宗,踏上仙途?

不得不承认,房玄龄此举,实乃一片良苦用心之误。

此时的张寂大侠尚未察觉其中端倪,竟懵懂无知地扮演起了他人的道侣,不料却因此事处置失当。

张家圣见房玄龄走进,疑惑地问道:“房真人莅临,莫非又有仙旨降临?”

思及此,他的心情不由得雀跃起来:“仙廷又要赐予我何种仙缘呢?”

对此,房玄龄只能暗自摇头苦笑。

身为大侠的私生子,就不能为仙廷分担忧虑,展现无私的仙道之心么?

然而这种腹诽只能留在心中,却无法出口。

房玄龄尴尬地回答:“万年县仙男,在下并非奉仙旨而来,而是前来请教。”

“房真人竟是中书省主簿,今日来访,有何需请教于我?莫非是为了让我欢愉而来?”

房玄龄心头暗啐一声,怎么觉得这位大侠私生子如此靠不住?

但他仍强颜欢笑:“原来仙廷设立了大唐仙报社,而在下如今则担任其副总编纂,负责仙报的编撰事务。”

“果然了得!”张家圣赞叹道,伸出拇指称赞:“这个职务绝佳,若能持之以恒,未来的仙途必将无可限量。”

“房真人不妨立下一个小目标——争取早日成为正式主编。”

房玄龄嘴角微抽,心中暗自腹诽:自己在中书省已是忙得团团转,哪里有空去拉下现任主编魏征的地位?

他此刻只想尽快解决心中的疑虑,速速离开这座万年县仙男的府邸。

“万年县仙男,在下此次奉仙帝之令而来,特向您请教这大唐仙报究竟该如何筹办运营。”

面对房玄龄的问题,张家圣只是含笑未语。

毕竟,关于大唐仙报社的创意,他并未全然透露出去。

虽卢国公乃是他的仙界义父,但他并不知晓父亲的真实身份乃是大侠,至于那位魏征,则是闻名遐迩的魏散仙。

凡是要为自己留一条退路,以免在未来对抗范阳卢氏的谋划中,一旦形势逆转,被仙廷当作替罪羊推出去。

在这大唐仙报社的事情上,他便要逐渐展现出自身的价值所在。

早已期待着仙廷派人前来询问有关大唐仙报社详细事宜的张家圣,见房玄龄面露询问之意,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

“房真人切勿急躁,既已到来,不如我们就此详谈一番大唐仙报之事。”

“位卑未敢忘忧仙,虽小子年少,仅是一介县男,但对于此理,还是略知一二的。”

房玄龄闻听此言,一时愕然无语。

修为虽微不敢忘天下苍生之忧虑……

此言甚善矣!然其后续却有冗余,似有所失当。

随后,张家圣引领房元龄步入清修堂,并出乎意料地言道:“时至进膳之际,吾辈不妨边品食边论道。”

语毕,张家圣并未在意房元龄的态度变化,径自离去。

瞬息之间,一股奇异的灵香弥漫开来。

张家圣亲自动手,几道仙肴相继呈现于案前。

房元龄观之,心中不禁暗自赞叹。

修士远离世俗炊烟,此举今日看来依然深得人心。他自是不会忘记此语的原始意境,因此明晓其中之意。然而,一介县城境修士竟亲自下厨款待身为小小“司书”的房大人,实乃让他感到受宠若惊。

“房大人,请上座。”

张家圣又开启了一坛陈年佳酿,酒香飘散,沁人心脾。

此酒非寻常二锅头可比,乃是经过秘法改良,去其辛辣,增其醇厚,更合乎文人雅士之口味。

一盏美酒斟满,张家圣示意房元龄先饮。

房元龄虽被酒香所诱,但他身为朝廷重臣,自然不至于失去自我控制。

他目光扫过满桌形态各异、奇特无比的菜肴,一时之间脑中尽是困惑。

那金光熠熠的炼气丸子,诱人垂涎;红色表皮配以白色内瓤的灵薯,蒸煮过后更是色泽动人;如灵草般的油条薯条,卖相不俗;未经烹饪的生红薯条,亦显清新之姿;而那烤制过的红薯,虽然表面黝黑,却透出丝丝异香。

面对此景,房元龄一边细细审视,一边充满好奇地看向张家圣,期待他的解释。

张家圣见状,决心满足房司书的好奇之心,决定稍后再述五谷液的秘密。

“此乃灵薯也。”

介绍简洁明了。

房元龄听闻,愈发疑惑,追问:“仅此而已?”

张家圣点头应道:“正是,唯有灵薯尔。”

房元龄惊讶地道:“全都是灵薯做的菜肴?”

“除此之外,还能有何物?”

房元龄轻吸一口凉气,望着满桌皆是灵薯制作的各种佳肴,只觉蒸红薯与烤红薯勉强能看出是一种食材的不同烹调方式,其余菜品则令人难以辨识其来历。

毕竟这是他平生首次所见,纵然他是朝廷重臣,亦无法一眼洞悉这些秘制仙肴的本质。

然而,他确实是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大佬,确切地说,应当是大佬中的大佬。于是,房元龄第一时间便联想到了更多可能性。

这崭新的食物种类!此番惊讶之情,不仅源自新式食物本身的出现,更在于它们竟然能衍生出如此丰富多样的烹饪方法。要知道,在如今的大唐疆域,除去麦类作物之外,没有任何一种农作物能拥有这般繁多的料理方式。

要知道,小麦的亩产不过三石上下,大约一百余斤,以此为主要粮食供给大唐黎民百姓,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至于菽,即大豆,其产量更为可怜。而且,在此时的历史阶段,豆腐尚未问世,人们顶多只能吃到煮黄豆而已……

灵力充沛之余,腹部饱胀不适,非至饥饿之际,无人愿沾染俗世五谷。

在这个修炼世界,主导人们生存的根本资源便是灵米与仙稻,然而其产量之稀少,让人惋惜不已。

一件崭新的天地宝材——红薯,对于如大唐这样的修真大国而言,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言。

传说在《西游真纪》中,唐僧大师在穿越通天河时不慎失落了几卷至关重要的仙经,让他悲痛万分。

实际上,此事源自于玄奘真人从天竺带回的一些神奇种子,在渡河之时不幸尽数落水损失。

此事令玄奘真人深感痛心,这也显现出古时修士们竭尽所能地探寻新的天地宝材,以此提升修行生活的品质。

目睹满桌红薯烹制出的繁复佳肴,房玄龄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这红薯的产量或许能与灵米、仙稻比肩。

原来张家圣邀请他共进此宴,并非全然出于款待之情,实则另有所图。

房玄龄怀揣着澎湃的心境,开口问道:“这红薯,亩产可达几石仙粮?”

“不妨先品尝一番吧。”

张家圣故作神秘地回应。

房玄龄并未推辞,直接拿起一枚色泽黝黑的烤红薯。

他认为,诸如油炸的做法太过奢华,寻常修士哪有油可供烹饪?

像油炸丸子或是薯条这类佳肴,恐怕只有权贵之家才能享用。

然而这烤红薯竟是连皮同食,让房玄龄略感意外。

张家圣似有言语未尽,却未能赶在房玄龄咬下红薯之前提醒他。

最终,张家圣只能将那欲言又止的话语吞回肚中。

房玄龄嚼了几口,将其吞入腹中,而后眉头微蹙道:“此红薯内蕴的味道确实非凡,迥异于世间任何食材。若是这皮……”

顿悟之后,房玄龄满脸羞愧。

原来这皮是可以剥离而不食的!

这一瞬间,房玄龄自觉给朝廷带来了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