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又见了陈林和徐晓鸥。
徐晓鸥是魔都卫视旗下制片单位,魔都广文的人,很精干的一位女性,也是陈林下一部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的制片人。
继《星你》之后,陈林的第二部作品自然引得很多制片公司及演员们的关注,樊兵兵就不说了,一个王凯直接晋升一线,代言接到手软,已经进组冯小刚的《大地震》担当男一号了。
看陈林满面红光的样子,就知道他最近过的很是不错。
《杜拉拉》写了35集的剧本,制作预算2800万,不低了。
其中广文出6成,花卷出4成,双方份额却是各占一半。
花卷和陈林的名气放在那里,而且陈林的酬劳是一集8万,和目前准一线明星差不多,当然效益好的话,还有不菲的奖金。
预期10月中旬开机。
“不错,井井有条的,有了徐总的帮忙,你还找我来干嘛,干就完了。”
杨灵越过了一遍项目书,很快便放下了。
陈林一脸严肃:“没有导演你的点头,我可不敢开始。”
一旁的徐晓鸥脸抽了抽,不愧是自称“杨灵越第一信徒”的马屁林啊!
“也就是你了,老陈,哈哈哈哈。”
杨灵越很是开怀,而后看向徐晓鸥,很是柔和地说:
“徐制片,老陈之前一直做我的副导演,工作态度与我一脉相承,细节扣的比较厉害,请你多多体谅,都是为了作品。”
徐晓鸥下意识地挺了挺那没有二两肉的胸膛:“杨总您放心,我晓得,此前在《星你》探班时便见识到了。”
然后她就发现,陈林望向他老板的眼神,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感激涕零。
“我永远铭记导演对我的知遇之恩、提携之恩。”
杨灵越扯了扯嘴角,有点扛不住,摆摆手:“这话以后别说了。”
“嗳,导演,您看过原着,您认为杜拉拉和王伟谁合适一些?”
杨灵越摇摇头:“你俩再加上张巍老师,组个三人小组商议...”
陈林立马站起来:“导演,张老师今儿有课,所以没来。”
杨灵越笑骂道:“你特娘的,吓我一跳。关于选角,我提一点,贴合原着描述,多询问原着作者意见,要让演员们去体验生活。
职场剧,还是外企,服化道方面贴近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本土元素,要是淘宝还能出什么“杜拉拉同款”,证明这剧也就火了。”
陈林笑的跟一朵儿花似的,连连称是。
备受折磨的徐晓鸥却是觉得杨灵越确实靠谱,从不塞人的传闻果然是真。
事情到这儿也就谈完了。
本身也没什么要谈的,就如同陈林所说,杨灵越虽然签了字,但还是要当面汇报一番。
尊重大老板是一方面,后续少很多麻烦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是两家公司合作的项目,制作班底也是两家组成,又在魔都拍摄,整个沪圈谁不知道,杨灵越在魔都卫视和上影的牌面。
然后陈林就享受到了杨庆和徐征没有的待遇,见到了扶着腰的曾莉。
当初在《最后一次奔跑》中,两人一个是制片人,一个是副导演,而且陈林也是花卷第一个正式签约的导演。
放在封建社会,这就是家臣。
曾莉和于俐同时怀孕的事儿在东来管理层和核心层不是秘密。
所以陈林见到曾莉后,也没有大惊小怪。
倒是后面跟着的徐晓鸥惊诧极了,还真是正主啊,废话嘛,杨灵越接受采访时就是这处院子,何况人家称呼曾莉为“老婆”。
坐在沙发上的曾莉先是笑盈盈看向徐晓鸥说了句:“徐制片,我身子不便,怠慢了。”
自然客套寒暄了几句,徐晓鸥看到妆容素净的曾莉,和印象中近乎两人,当然不是变丑,或许是怀孕的关系,脸圆润许多,还更好看了。
主要是有股子难言的的气质,这种气质与杨灵越举手投足散发出来的上位者气质不同,或许称之为贵气更恰当一些,却不迫人,很温和。
曾莉又看向陈林,笑容多了几分真诚:“陈导,家里一切都好吧?”
此刻的陈林没了面对杨灵越时的谄媚,毕竟他也是经历过曾莉执掌东来那个时期的人,见过曾莉憔悴却强打精神的模样,因此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谢谢曾总挂念,一切都好。”
“齐姐,把东西拿过来。”
曾莉吩咐一句后对陈林说:“送给你父母和爱人,别客套,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嗳,不客套。”
陈林双手接过。
一些营养品和品牌包包什么的,家里常备。
徐晓鸥都觉得奇怪,怎么马屁林见到老板娘反而拘谨了。
在离开时,陈林见这位未来一年的合作伙伴一脸狐疑,便解释了一番曾莉去年的所作所为。
最后很坦然地说:“我对待导演,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佩服。他是我见过的,听过的最有能力、最大方的人,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一点一点地把我从一个打杂的培养到现在。
对于曾总是尊敬,她能力或许不强,但很有韧劲,很坚强。我们东来的老人都知道,没有曾总,东来不会有今天,导演也不会有今天。”
徐晓鸥怔了怔,陈林说的很诚恳,而且说和做都是一样的,说一句表里如一不为过。
与之相比,自己虽然好像不拍谁的马屁,很有尊严,实际面对杨灵越和曾莉,乃至她的领导时,也会下意识地放低姿态或者认真聆听,没有人家那般自然闲适的感觉。
..........
在四合院的几天里,杨灵越就见了这么两拨人,余下时间也没有工作,就是陪着曾莉和于俐。
二位夫人目前主要是养胎,各种保养、运动、检测。至于工作,就是抽一个小时看看报表,听听汇报,两人互通有无,彼此提提意见。
期间还根据两人的体型,设计了个孕妇枕,很是得到了两人的夸赞。
至于夜生活,没有的。
霍文希倒是打过电话,让去她家里看《锋味》的策划案。
杨灵越说:“发我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