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打工,那是不可能的 > 第108章 桂糖局中局 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各位期货交易者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情形。

某种商品现货价格2000元\/吨,期货价格2900元\/吨,基差(现货-期货)竟然达到900元\/吨。

此时,假如现货商一边以2000元\/吨的价格采购现货,一边在期货盘面上以2900元\/吨做空,那么就可以立即锁定900元\/吨的销售利润。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觉得这种“买现货,空期货”的机会岂不是天上掉馅饼,稳赚不赔?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大批参与实际交割的贸易商却出现了巨额亏损的情形。这个不可思议的期货事件便是“桂糖局中局”。

通常来说,白糖期货比现货价格升水900元\/吨,贸易商用实物交割亏损的概率几乎是0,可现实却狠狠抽了众人一记耳光。

1993年,白糖作为期货品种在北部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但由于萌新发展阶段的交易制度及监管等方面不是很成熟,导致过度投机盛行,白糖期货价格暴涨暴跌,现货市场价格也波动剧烈。

1995年,忍无可忍的上级部门终于下发了一纸批文,暂停了北部期货交易所所有的白糖期货交易。

起初,上级部门认为白糖现货价格是因为跟随期货盘面暴涨暴跌的,废掉白糖期货,现货就可以回归理性。然而,他们似乎想错了。

1995年,白糖现货价格一举冲破前高,达到4800元\/吨的历史高位。

2000年,华夏白糖价格从4450元\/吨,暴跌至1985元\/吨的历史低位,跌幅竟然达到惊人的55.3%,轻松腰斩。

白糖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给整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产业企业多次公车上书,建议再次上市白糖期货作为避险工具。

在此背景下,为解决白糖产业的大宗贸易风险问题,北部期货交易所的白糖期货“二次出宫”。

时隔数年,便发生了震惊期货江湖的“桂糖局中局”。

其实,桂糖局中局的本质还是老套路——多逼空。

虽然期货江湖中多逼空的案例不胜枚举,但是,多头能够把空头从广西逼到北京去理论的,恐怕只有这次桂糖局中局了。

更为彪悍的是,多空双方不仅在线上盘面期货进行了资金的博弈,还在线下进行了火拼,可能是盘面的厮杀不够刺激,意犹未尽。

时间来到2003年,白糖现货价格始终围绕2000元\/吨上下小幅震荡。

虽然,此时已经进入需求旺季,但由于高库存的压力,现货价格仍然比较低迷。

与现货市场不同,白糖期货的7月合约却是别有洞天。

7月合约价格在5月份就已经突破了2400元\/吨,足足比现货升水400元\/吨(当时现货价格2000元\/吨)。

左手2000元\/吨买入现货,右手立即在期货盘面以2400元\/吨的价格做空抛出(后续期货现货价差甚至达到夸张的900元\/吨)。

只要能进入交割,400元\/吨的利润妥妥到手。

然而,正是这看起来无风险的400元\/吨的销售利润,吸引了大批白糖贸易商贸然入场做空。

俗话说,天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可众多的白糖贸易商似乎忘记了这一点。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其实他们早已经陷入多头设计好的局。

面对利润的诱惑,当时根本没有人去认真思考一些问题。

“这白糖期货多头到底是谁?”

“多头凭什么敢背离现货价格如此拉升期货价格?”

“难道这多头真的是人傻钱多,在期货江湖中做慈善么?”

……

其实,空头的核心底气就是自己是交易商,自己也有现货,只要能够参与实际交割那就不可能亏损。

但是,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空头的认知。

这次事件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期货江湖的后来人—即使你有现货,锁定了利润,看起来万无一失,但是一旦入局,资本照样收割你没商量。

对于大户来说,尤其是布局者,他们首先要搞清楚“对手盘是谁”这个问题。

那么,神秘的多头到底是谁?他们脱离现货价格,大幅拉涨期货到底意欲何为?

经过调查发现白糖期货主力合约的多头资金来自一个名叫开天投资的公司,其控股股东是华夏投资深圳分公司,简称深华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深华投又是桂糖销售公司的大股东。

也就是说桂糖销售公司是深华投的子公司,多头资金开天投资是桂糖销售公司的孙公司。多头就是桂糖销售公司的高度关联资金。

同时,桂糖销售公司又与北部期货交易所关系密切。白糖期货交易的相关规则制度等,几乎都由桂糖销售公司协助交易所确立。

看到这里大家都应该明白了,这又是一起多头资金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期货迷局。

那么问题又来了,就算多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空头只要有现货参与交割,就不应该亏损。

然而,令空头没有想到的是,多头之所以敢于背离现货大幅度逼空,其实从一开始就设计好了每个坑,所谓坑坑相连。

当白糖贸易商以为做期现套利白捡了400元\/吨的利润时,他们蜂拥而上,不假思索地在白糖期货高位抛出大量空单。

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桂糖销售公司不按套路出牌,它当即宣布,用于白糖交割的库容已经满库,无法再接纳更多的交割品。

这个通知犹如惊天大雷,震动了整个期货江湖。

白糖贸易商已经在期货高位卖空,但是现在手中的现货却入不了库,入不了库就不能进行交割,不能交割就无法兑现锁定的400元\/吨的销售利润。

前面说过,相关规则制度由桂糖销售公司和北部期货交易所共同制定的。

桂糖销售公司一开始设定的交割库存容量不仅较小,并且从来不对外公布实时库容变化的情况。

当时设立的白糖库容仅为15万吨,然而,期货盘面主力合约持仓在5月份就已经超过了20万吨,在7月份时更是达到50万吨高点。

客观来说,15万吨的白糖交割库容本身就设计得不合理。

广西作为产糖大省,15万吨的库容仅相当于华夏总量的2%左右,如此小的库容放在产糖大省,不得不怀疑桂糖销售公司和北部期货交易所一开始的动机。

身处如此被动的处境,空头只能拼死挣扎。

一方面,他们便派出代表与桂糖销售公司协商,通过各种渠道给桂糖销售公司施压,质疑规则的不合理性。

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求扩大交割库容,以此保证所有符合交割品质的白糖都能进入交割库注册成仓单,实现顺利交割。

面对空前强大的压力和愈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多头天地投资采取缓兵之计,假装做出让步。

殊不知,多头这次“假装的让步”又是给空头设得一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