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打工,那是不可能的 > 第88章 化工是周期行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文奸诈地笑着,下面一众小弟纷纷附和。

随后是自由发挥阶段,最后曲终人散。

就当贾文要搂着美女离去时,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的河西仁和化工厂赵总端着满满一杯飞天来到贾文身前。

赵总不像其他几位年轻,脸上刻满了岁月的印记和生活的伤痕。

赵总说道:“贾掌事,请留步!”

贾文回过头来望着这位不起眼的中年男子,说道:“赵总还有事?”

赵总似乎有点醉了,但丝毫不影响他的真情流露。

赵总感谢道:“贾掌事,我赵某人感激您!我代表全厂三百多名兄弟姐妹们感谢您!没有您,就没有我赵某人的今天!没有您,就没有这三百多个衣食无忧的家庭!”

说到此处,赵总热泪盈眶,然后,只见这热泪沿着他脸上那一道道印记和伤痕顺流而下。

赵总情绪激动地说道:“贾掌事,啥也不说了,都在酒里了!我干了,您随意!”

说完,赵总一饮而尽。贾文难得腾出一只手,拍了拍赵总的肩膀,然后在前扶后拥下走出了包厢。

赵总见贾掌事已经离开,他两腿发软,独自一人瘫坐在椅子上。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人推开了包厢门,看到一脸呆滞的赵总,赶紧上前问道:“赵总,您没事吧。”

赵总抬起头,眯着眼睛看了看眼前的年轻人,说道:“哦,原来是小胜啊。”

年轻人名叫赵胜,是赵总的司机兼秘书。

赵总一摆手,说道:“呵呵,我没事儿,走,扶我起来,咱们回厂子!”

赵胜不解地问:“啊?这么晚了,还去厂子啊?”

赵总说:“必须去,跟兄弟姐妹们传达下刚才贾掌事的最新指示。”

赵胜无奈,只得扶着赵总上车,然后朝着河西仁和化工厂驶去。

车上,赵胜找准时机,率先打破沉寂。

赵胜问道:“您老人家就那么膜拜贾文那个王八蛋?外面对他风评可不怎么样!”

赵总微微睁开眼,发现车已经在省道上,便伸了伸懒腰,坐直身子,一扫刚才醉酒的颓废样儿,完全没有喝醉的样子。

赵总说道:“这我都知道,可是人家毕竟帮助过咱们,挽救了三百多个家庭,要不然大家早就去喝西北风了。”

赵总继续说道:“虽然贾文通过操控化工厂引导化工品供应舆论,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确实通过期货给化工厂谋得了一条生路,稳住了就业,呵护了化工厂每个员工背后的家庭。”

赵胜说道:“我的亲爹,他这些好事儿,都是在无意当中顺便做的,毕竟贾文的首要目的是不择手段地通过化工期货牟利。”

赵总有些不耐烦了,只见他略带严厉地说道:“你要知道,在低谷期,靠操控期货赚到的钱比正常经营生产销售赚得多得多,甚至可以让厂子扭亏为盈!

行了行了,你什么都不懂就打住吧,工作职务叫‘赵总’,别叫爹!专心开车!”

赵胜见老爸发了威,便赶紧服软,“好的,赵总!”

于是,两人便在夜色中快速穿梭于公路之上。

这里可能大家有个疑问,为什么说贾文用期货给化工厂谋得了一条生路呢?

众所周知,化工属于大周期行业,主要在于3点:

1.行业产能投放存在周期,2.库存去库累库存在周期,3.中下游需求存在周期。

第一,生产行业产能投放存在周期这个很好理解,新建生产设备或者扩建已有设备都不是三两天就可以完成的。

这就使得化工生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一定周期性。在某个时间点前,化工生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已处于收缩周期,并在逐渐达到最低点,随后开始迅速恢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再次抬头。

第二,库存去库累库存在周期这个平时跟踪数据指标也能观察到。比如当需求转好,中游贸易商和下游企业逐步进入去库存阶段。

为了防止无货可卖,中游贸易商和下游企业开始主动从上游生产商进货。

在中下游不断地采购下,上游化工生产企业的库存也逐渐进入去库阶段。

此时,产品销路好,营收和利润的增速就会快速增长,化工厂的好日子便开始了。

反之,当需求变差,中游贸易商和下游企业因为手里的货卖不出去,而逐步进入被动累库存阶段。

为了防止积压货物,中游贸易商和下游企业开始主动从上游生产商停止进货。

在中下游停止采购下,上游化工生产企业的库存也逐渐进入被动累库阶段,有些时候为了防止胀库,上游化工生产企业不得不降低产量。

此时,产品难卖,营收和利润双双快速下降,化工厂的好日子便到头了。

由于每个环节传导都需要时间,而且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化工品行业的累库去库周期。

第三,中下游需求存在周期这一点实际和上一点“去库累库存在周期”存在紧密关系,刚才已经进行了阐述,这里便不再赘述了。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化工类上市公司的K线和定期发布的财报,发现这个特点。

可以说一个长寿的化工厂必须要经得住行业周期的洗礼。高光时刻,产品需求旺盛,价格快速上涨,利润源源不断,产能投产扩张;低谷时期,产品需求萎靡,价格快速下跌,亏损十分严重,产能淘汰出清。

所有的化工企业都是可以接受王冠之贵,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承受其重,河西仁和化工厂便是差点被周期压垮的厂子。

在上一轮化工行业低谷中,河西仁和化工厂艰难地维持着运营,尚且勉强度日。

赵总看着厂子摇摇欲坠,十分着急。

事实证明,每当人越想赚一笔大钱的时候,往往越容易赔一笔大钱,冥冥之中似乎也印证了那句“每当我要大干一场的时候,都会被大干一场”。

这一天,有两个东南亚商人在翻译的陪同下来到了河西仁和化工厂。

当时河西仁和化工厂属于赵家庄集体所有,由赵总作为管理。虽说是集体制企业,可是产能水平可不怎么样,属于比较落后的产能。

当时河西仁和化工厂主要是用煤生产单一产品甲醇,可是这两个东南亚商人却表示,他们在未来几年,每年都需要采购大量的尿素。因为东南亚稻田很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尿素。

赵总见东南亚商人给的尿素价格很高,便被高收益冲昏了头脑。

赵总一开始表示,自己可以帮忙集采大量的尿素发往东南亚。可是东南亚商人却表示,他们只想和生产商签合同,不想让中间商赚差价。

聊着聊着,东南亚商人无意提了一嘴,“如果你这个厂子能够引进一套‘氨醇联产’设备,那你们就可以给我们供货尿素了……”

洋人在那个年代比较少见,而且很容易放松警惕性。赵总急于帮助厂子脱困,便开始询问“氨醇联产”设备的市场行情以及安装时间等。

哪知正是他这么好奇一问,搭上了全部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