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草原之事完结,唐周率人返回新罗。

为了防止被仆兰部报复,整个穆部也跟随唐周一起迁移,到新罗国土上生活。

一行人浩浩荡荡,

在刚踏入新罗国境之时,就看到黑压压的人群恭敬迎接。

当先打头的便是如今的新罗国主,崔龙海。

“小王崔龙海,恭迎主公得胜归来!”

堂堂一国之主,竟然称呼别国的一个郡守为主公,也是怪事。

在唐周于草原追捕郑成业和金永恩的这段时间,崔龙海也基本镇压了新罗的局势。

原本的新罗贵族基本被唐周屠戮一空,

现在新罗人可谓是风声鹤唳,胆战心惊。

一个敢炸刺的都没有。

因此崔龙海掌握新罗权力的过程可谓是顺畅至极。

如今新罗各地的官僚基本都出自崔氏部属。

原本,唐周是不想用这种一家掌控殖民地的形式来管理。

因为若是一家独大,很容易生出什么不该有的想法来。

所以之前唐周才让崔,郑,金三家共管殖民地。

可实际操作下来发现,这样搞不稳定因素更多。

因为掌权的人多了,就难免会出现几个不老实分子搞事情。

而崔氏,在新罗乱局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

索性唐周也便顺水推舟,这新罗,就由你一家独大吧!

至于你崔氏掌权时间长了会不会滋生什么想法……

起码崔龙海,崔文成这一代是不可能的,

几代人之后的事嘛,那就由后人去操心吧!

自新罗登陆直到草原追捕,

唐周带着手下人可是高强度行军作战。

作战终于结束,唐周直接让士兵们在新罗休整了三天。

这期间,唐周也派人骑快马将郑成业和金永恩的人头送到了抱川城,

就这么放在驻防营将士们的坟前接受风吹雨打。

没几天,这两个人头就变成了白骨。

不仅如此,唐周还专门拨了一笔款子,好好修缮了一下烈士们的坟茔,

并在入口处建了一座大牌坊,上写几个大字:“新罗驻防部队烈士陵园”

以后只要在新罗作战牺牲的烈士们都可以安葬在此统一接受祭奠供奉。

至于大魏本土要不要建同样的陵园,唐周一直没下定决心。

因为红衫军主战部队在历次战斗中,别说阵亡了,就连受伤的人都寥寥无几,

花钱建这种陵园简直就是浪费钱财。

穆部族人则被安排在新罗边境区域。

唐周也给穆部安排了个任务。

待新设立的新罗驻防团就位之后,

穆部要出人出丁,为新罗驻防团及新罗本土军士带路,共同北上向草原攻略。

直到将霍连山北麓完全掌控,

然后,新罗殖民地要在那片露天油矿与新罗间建立稳定的通道,

确保石油资源源源不断的运输回新罗,运输回新安郡。

唐周给这个计划命名为石油之路计划。

当然,以日后新罗驻防团的实力,把控霍连山北麓及石油的运输通道只是洒洒水的小意思。

三天休整完毕,

在运载着新罗驻防团的第一批士兵抵达海州港的战船到岸后,

唐周带领着近卫团,朱雀团的战士们也踏上了返程的船舱。

随行的,还有穆兰……

又是几日煎熬的海上航行,

唐周及近卫团,朱雀团将士终于回到了他忠实的武宁港。

本次返回大魏,迎接的人倒没有像崔龙海组织的那么多,

仅仅只有贾羽带着几名唐周手下的重臣前来。

刚下船,唐周就发现了贾羽身后的卢延陵。

唐周哈哈大笑。

“贾先生,你果然还是把卢先生给请出山了啊!”

贾羽也是大笑:“没办法啊!老朽岁数大了,精力可是不够用,总得有人分担处理政事。”

“卢先生原本是不愿意出仕的,奈何老朽锲而不舍,三天两头去串门,卢先生烦不胜烦,自然也就被老朽拉来做事了!”

卢延陵原本是刘景麾下第一谋士,担任原新安郡长史一职。

在唐周兵变刘景,将刘景软禁之后,卢延陵也便避世退隐。

唐周也不是没请过卢延陵出山,

但这年头不仅父子间讲孝,君臣间也是要讲忠的!

卢延陵为刘景下属,刘景失势以后,若是他转头就投了“篡位”而上的唐周,那天下人怎么看他?

所以,面对唐周的多次邀请,卢延陵是坚辞不受。

不过看这样子贾羽的面子比唐周大啊!

自己怎么请都请不来的卢延陵,竟然被贾羽拉来了。

要说这卢延陵与贾羽之间还真算得上是搭配互补。

这世上总没有全知全能的人。

贾羽善谋略,善计策,但在处理政务上也顶多只算个不错的水准,远谈不上精熟。

而卢延陵则不然,虽然鬼点子没有贾羽多,远比不上贾羽的心狠手黑,但在政务处理上可是一把好手。

原来的刘景是个典型的儒道类型的官员,信奉无为而治,

用人话说就是只懂得发号施令,以及升官享受,但对辖地日常管理根本不上心。

卢延陵一人挑起了新安郡日常管理的担子,却把新安郡治理的井井有条。

把新安这个略显偏远不甚富裕的郡,治理的战争潜力并不比其他地方差,甚至犹有过之。

这不得不令人佩服他的政务水平。

有了卢延陵的帮衬,贾羽肩上的担子要少一大部分啦!

“下官见过主公!”

卢延陵主动向唐周见礼。

唐周非常高兴,握着卢延陵的手将他扶起:“我盼先生,如旱苗盼春雨啊!”

“先生能来助我,我甚是欢喜!”

卢延陵谦虚一笑:“这一年来,下官亲眼目睹了新安郡的巨大发展,说起来也是惭愧,确实比之前吾等治下的新安郡强了太多!”

“主公心怀天下,为国为民,若是我卢延陵还认不清形势,在家中充大个儿,那岂不是太不识好歹了吗!”

“哈哈哈哈!”卢延陵的谦逊让唐周大为满意。

“贾先生,让你草拟的表官文书都弄好了吗?”

贾羽点点头:“禀主公,全部准备妥当。”

唐周的官位水涨船高自然也不能亏待了手底下的兄弟们,

唐周这是准备为他们向青州刺史府讨要一份官身。

当然,青州刺史府同意与否根本不会影响唐周领地内的人事安排,但经过刺史府用印,大家都会有一个正八经的大魏官位,

足以光宗耀祖,回乡吹嘘了。

“再加一条,我准备表卢先生为怀宁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