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橘子:“我不过是抢个先机,又不是真行家,算不得让,他干久了自然也会知道,与其到时候相互生嫌隙不如顺势做个好人,拉拢一下两家关系。”

“行吧,这事你说了算。”郑寒秋接着道:“不过你卖瓷砖最好能快点。”

郑橘子:“你急什么?就算服装厂那边缺钱也能用贷款,这边的钱赶不上。”

两姐妹的房间已经布置好了,各人按各人的喜好,中间楼道有个小房间,连接姐妹两的房间、楼梯两人商量事情都在这里。

彼此保持距离。

楼道间的窗户和门都对着露台,可惜天太热了,风扇个不停还是热。

“罗程的事情我打听得清楚了,那个人就是瓷砖厂的销售科科长。”

郑橘子:“瓷砖厂都是要死不活的,他区区一个销售科长有什么能耐?宋星和罗程再怎么样也是退伍军人,能被他整得这么惨是背后有什么人吧?”

“你猜得没错。”郑寒秋喝了口水,天热对着电扇水都感觉是热的,“那位秦科长的姐夫是县里的某位领导,而且还有一定的权力,他们两的举报信都被拦截了。”

别说网络了,连电话都没有,郑橘子大感佩服:“这样的事情你都能调查得到?”

没点真本事还能跟你争职位?郑寒秋冷淡一笑:“我还没说重点呢。”

“您说。”郑橘子玩笑的换了敬语。

“县里有个职位空悬,两边都想推荐自己的人上马,所以两边都下放到镇上做厂长。”

郑橘子问:“所以两边都是用业绩做政绩?”

郑寒秋:“差不多这个意思。”

郑橘子:“那头是什么厂?”

郑寒秋:“水泥厂。”

郑橘子有些无语,“看来段厂长上面的人不怎么样,水泥厂的门路多好。”

郑寒秋:“也不尽然,那边是县里有名的贫困乡,那边的水泥厂也早就停产了。”

好吧,不是比业绩,是谁更烂。

或者说,这样的较量才是比真本事吧。

他们镇虽然好那么一点,但对方的小舅子在销售科做主任,最容易的还是比烂。

要想让那位秦科长垮台就必须先让他的后台倒台,这瓷砖还真得抓紧卖。

至少要能碾压对方两三遍。

服装厂已经开足马力生产了,撇开款式不说,服装厂生产的质量确实没话说。

接下来就是后续资金的问题了,机器买来已经投入生产了,面料肯定要提前预定,工人不够需要三班倒,说不定还要请临时工,怎么样要在短时间把20万条裤子给生产出来。

后面效率应该能够提高,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了。

服装厂在不经历复杂的审批流程前提下最多能贷出15万,加上原有的本金大概有个30万,剩下的还有20万的缺口。

这缺口还是在第一个月的成品能够销售出去给下一个月生产续命,否则缺口更大。

“你爸真的同意贷款?”十天过去,顾厂长的想法恢复如初——不要盲目生产。

郑橘子道:“你配合我,我爸肯定答应。”

顾厂长……为什么我听这话就是你爸不同意呢?“小孩子不要撒谎。”

“我们现在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减产说起来容易,真要资金链断了我未满14周岁什么责任都没有,你可就跑不掉了。”郑橘子好心的提醒。

这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吗?这是上了贼船吧?

“就算你未成年,你爸也要负连带责任吧?”顾厂长可不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法盲。

“瞧你说的,左右我爸都要负连带责任的,贷款不贷款也就是判刑的时候坐多久而已,你还计较啥撒谎不撒谎?”郑橘子振振有词。

工厂已经开工了,上了贼船的顾厂长也只能忍着良心的谴责闭嘴。

还不好不是自己家的孩子,简直就是妖孽!

唉,自己家的那个怎么就没这么聪明呢?

市里的报纸还没下来,省城的报纸先送来了。

段厂长这辈子还没上过县里的表彰通知,这会儿有点小激动。

当时不知道郑橘子想干什么能不能发表,真后悔没把自己名字添上去,不然也是个露脸的机会,“照片上那对笑得傻乎乎的小年轻是谁啊?”

老李:“就那房主的儿子。”

“谁?”

“他们才结婚,看到我们就拜托我给顺便拍张照片。”

段厂长心里各种滋味,随便谁都能上,怎么就不让他上了?

一个初中生的文章居然发表在第二版的核心位置,干了这么多年通讯员的老李说不嫉妒也是假的。

好在镇上有规定,能在市级、省级刊物上发文,推荐者也有奖金。

奖金不多,但别的不说,这文章提了镇子的名字发表在省级刊物上,镇上领导肯定是脸上有光的,有时候没有直接歌功颂德不表示没有贴金,肯定能让自己有机会刷一把脸。

等郑橘子到的时候,段厂长已经准备了茶点、水果、汽水和冷饮。

跟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完全不同,段厂长笑得就跟一朵花一样,殷勤得不不得了,谁见了自己的福星能不热情?“橘子啊,这么热的天过来辛苦了,先吃根雪糕凉快凉快。”

郑橘子……小孩子的优势就在这里,想拒绝一点负担都没有,“段叔叔,我喜欢吃西瓜。”

厂长变叔叔,这不就亲切了吗?

“行,吃西瓜,今天这瓜甜!”小孩子都这样,喜欢吃什么吃什么。

一番客气的长辈与孩子之间交流,段厂长才知道她是六中内招的第一名,“原来是小状元啊,难怪文章写得这么好。”

郑橘子谦虚的道:“是题目简单。”

段厂长夸奖道:“那也得你有真才实学才行。”

……

段厂长很快说到了报纸的事情,“你的大作啊,市里的报社还没有消息,但省级报社的先刊登了,还刊在一个显眼的位置。”

说完就将一叠报纸给她,“只是这报道虽然刊登了,但有什么用?跟卖瓷砖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