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李小可惦记着去拜访宋院长,几个人也没什么别的事做,就都一起去了。宋院长干脆把小俩口也喊回来,也不论啥第三天回门了。

“小可呀,之前总听文彬和书琪提起你,这次总算见到你了。”宋院长爽朗地说。

“宋伯伯客气了。”

“我可是听说,你的投资眼光相当不错啊,一看一个准。”

“那都是纯属运气,碰巧而已。”李小可表现得很谦虚。

“那你这运气可是势不可挡啊,有机会的话,我也想跟着沾沾。下次有什么好想法,带上老头子我啊。”宋院长哈哈笑着。

“不瞒宋伯伯,眼下还真有一个机会,需要您的帮助。”

“哦?是什么事情,说来听听。”宋院长来了兴趣。

其他人也都竖起了耳朵,李小可哪一次提的主意不是大赚特赚的啊。

“昨天在婚宴上,我听同桌的小陈说研究院每三年要淘汰一批电脑,每年也有少部分更新。这些电脑能卖给我吗?”

“你要这么多电脑做什么用呢?”

“现在电脑正在开始普及,我想开个电脑培训学校,先从小的做起,教五笔打字和基础的办公软件学习。如果做得不错的话,再开一些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这样的专业班。”

谭姨不懂电脑,但她本能地觉得开电脑学校是个好事,这比卖鞋子好太多了。林大有夫妻俩也是点头赞成,开电脑学校,干好了那可是个大事业呢。

叶子刚觉得这个主意真是太高大尚了,他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开学校。

林文成和林文彬自然是懂的,现在就是最差的三本和专科学校里面都新增了一门电脑课,就叫微机课,不过目前教得都比较简单,主要是会用电脑的老师也不多,但这绝对是一个趋势。

很快,计算机就会以它独有的优势渗入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这是发展的必然。

他们和宋院长的想法是一样的。这个李小可来自县城,县城里电脑应该只有少数单位和学校才有那么几台,她能有如此远瞻,实在是不简单。

“这个主意不错。”宋院长肯定着。“12月就有一批电脑要更新,大概50台左右,研究院的电脑配置都是最好的,往年我们的处理价,一般是两千左右一台。你看够用吗?”

“够的够的,一开始不用搞太大。”李小可很是惊喜,这个价格在眼下,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那宋伯伯能不能也入个股啊?”宋院长笑眯眯地说。

“当然能,只要您看得上,我是非常欢迎的。在场的只要愿意的,有一个算一个。”李小可一个人可干不出来这个大事业,而且她原本是想把太婆接来后就开始躺平的。

只是这个电脑培训的市场,确实非常大。现在干就相当于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过不了两三年,培训机构就遍地开花了。十几年后,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电脑价格的亲民,谁还上培训机构学电脑,学校里学一点,其他的哪里不会都能问度娘。

这个蛋糕抓住了,会膨胀得很快。

大家听了都很高兴,至于股份,一时难以决定。主要是李小可这一群人都没钱,只有宋家有钱。总不能让宋家独占大头吧?

光是这50台电脑就得十万块了,还要租场地、招人员,没有十五万都不用开始。

宋夫人想到之前听亲家母她们说过,她们才刚刚每家买了几套房,有的还在还按揭中。她急忙提醒宋院长:“亲家母的钱都给书琪了,亲家大哥和小可他们,才刚刚买了房。”

宋院长这才明白过来,“钱的事不用担心,我们能拿得出来的先拿,等以后赚了钱大家再还给我们。”

“那就谢谢宋伯伯了。”李小可没有逞强,开电脑培训学校赚钱肯定快,既然有人愿意垫资,她就没必要再去卖一套房了。

“那这股份,就每家平分,大家看如何?”李小可问大家。

几个长辈们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他们不参与,开电脑学校就由年轻人来做吧。

宋院长率先表态:“文彬和书琪算一份。至于他们俩是想把股份记在一个人名下,还是两个人名下,他们自己去商量。”

谭姨也同意,这事她就不参与了。要不然领头人的股份还没他们多,这还怎么领头呢?

林文成算一份。

叶子刚算一份。

叶子娟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不参股。她如果参股了,以后嫁给林文成,那他们夫妻俩就成了最大股东。如果没有嫁给林文成,那她们叶家姐弟俩就是最大股东。

这对小可不公平,这不行。连小可都没想成为最大股东,那她更不能打破这个平衡。

李小可一份。

最后就这样定下了,每家持股25%,如果以后有哪家想退出,要将股份优先出让给其他三家股东,不得直接对外转让,这也是为了保护股东们的权益。

又解决一件大事,大家都很开心,昨天酒席剩下的菜肴太多,宋夫人打包了一些没怎么动过的菜回来,加热一下,大家就着吃了一顿。

下午,叶子刚想去京市的着名景点看看,林文彬和宋书琪想给大家当导游,被大家婉拒了。他们不让新婚的小俩口跟着劳累,林文成对京市也比较熟,就由他带着叶子娟姐弟俩和李小可出去玩玩。

等他们几个出门后,宋夫人拿出四个红包递给谭姨:“亲家母,这是小可那几个孩子给的礼金,我妹妹和弟妹不认识俩孩子,就把红包给收下了。这几个红包就交给你了。”

谭姨也不知道几个孩子去送了礼金,她接过来一看:“呀!这红包也太大了。”

“谁说不是呢,我妹妹和弟妹也都惊到了。这几个孩子是真有心了。”宋夫人感叹着。“文彬同学们随的份子钱,我给书琪他们了,这些由他们以后来还礼。”

“那办酒席的钱,我也得摊一点,不能全由亲家和亲家母出啊。”

“亲家母,你把文彬培养得这么好,他又常在京市不能陪在你身边,结婚的事也没有先回省城办,已经太委屈你了,这酒席钱,怎么也不能让你出啊,那我和老宋哪能心安哪。”

“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咱做母亲的,就不委屈。”谭姨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