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娘。”孩子稚嫩虚弱的声音传来。

“哎哎,娘在这,娘在这。”

秦大聪的娘上前小心翼翼的抱着她,季晚晚他们也退了出来,把温情时刻留给他们。

村长抚了抚大孙子的头,这才走来:“大勇媳妇,还有两位大夫,方才多谢你们,不然聪儿怕是......”

“不必,我们......”林乌话还没说完,就被他爹打断了。

“你要感谢就感谢我师父,嗯,就是季孺人,要是没有她,我们也没有办法。”

村长愣了,看了看老大夫花白的头发,又看了看季晚晚,怎么都无法把这两个字联系起来。

林老大夫活了半辈子,和村长年岁差不多,自然看懂了他的表情,不由冷哼一声。

“你这是什么表情?方才你又不是不在!”

回过神来的村长忙解释:“你们误会了,我并非不信,只是没想到大勇媳妇医术竟然这么好,还收了您为徒弟。”

杏林堂,平日里寻常百姓遇到牌匾都会绕道走,更别说他们这些泥腿子了。

果然,自从大勇成神后,大勇媳妇也悄咪咪的越来越厉害。

这么想去,会不会再过几年,大勇媳妇也成神了?

村长拿出两个一两银子打算给季晚晚给大夫,却都被拒绝了。

“村长,我们都是一个村子的,你孙子还来参加过我家阿云的生辰宴,有事了搭把手就别谈钱了。”

“师傅既然不要钱,我也不必了,你们煮点姜汤,再点个炭火盆给孩子取暖,可别凉着了。”

四人走出村长家大门,外边围着的好些村民也忍不住上前询问起了季晚晚。

季晚晚说了句无事,见他们安了心便疲累的回了家。

一关门,方才还端着的老头又成了话痨:“师傅,你还说你不会医术,连没有呼吸的人都能救活,还好我没信你。”

看着面前拍着心口一脸傲娇的老头,她觉得额角有点痛。

这事说不清了!

老头说完,便叮嘱自己儿子把今天的救治过程记录下来。

吃了饭,想着要去镇上给金掌柜送给朱颜,直接蹭他们的车。

离去前,季晚晚到底还是从系统里兑了两个听诊器送他,就当是回礼了。

送完东西本打算回家,到底觉得不方便,季晚晚便带着秦雷去买了辆马车。

三十两,对于现在的她来说,不算什么。

二人又买了好些东西,打算备着过年用的。

家里在建房的时候,想着原主记忆中冬天的寒冷,季晚晚便摒弃了床,直接换成了炕。

冬天做饭,连通的管道很快便把炕烧热,季晚晚直接换上了薄衫,窝在上边嗑着瓜子,看着话本或野史等,悠闲自在的很。

过年这天,家里早早地就开始贴对联,门口还挂上了红灯笼。

就连院子里移栽过来,看起来已经光秃秃的石榴树枝头,也被绑上了红布,满是喜庆之意。

吃过早饭,家里人便准备起来。

已经下过几次蛋的鸡鸭各挑一只,拔毛的拔毛,切菜的切菜,忙碌却充实。

便是往日里喜欢往书房里钻的秦书也坐在角落里,小胖手在热水里洗着菜。

人多备菜很快,一大桌的饭菜,口味不一,却是满满当当铺满桌面。

吃完饭大家伙打麻将的打麻将,玩牌的玩牌,季晚晚时不时再出几个脑筋急转弯。

每次公布答案的时候,他们都震惊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明明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但细想又觉得没什么问题,可偏偏这个答案是他们从未想过的另一方面。

就像是打破了一个看不见的结界,发现另有天地。

没有春晚的古代,老百姓却也有着各自的娱乐方式。

季晚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和布包给他们,还不忘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大郎,秋娘,你们要一直相互扶持,恩爱白头,这是给你们的红包。”

“二郎,这是红包,也算你的启动资金,要好好保存。”

她知道你最近也想着和张阳春捣鼓生意,就是把从附近几个村里统一收来的鸡蛋或山货运到镇上,赚点差价卖钱。

虽然是小钱,但也算是初步成功,至少在附近几个村有了些口碑和名声。

她提议让他趁着现在可以写个计划书,等过年可以去更广阔的空间找找机遇。

“阿云,再过两年就是大姑娘了,你和秋娘一样都是有事业心的,娘支持你们。”

“小四,你的束修不必担忧,想来这几个月你也知道挣钱的辛苦,娘知道你能够分辨钱更适合用在什么地方。”

只要不是一味地骄奢索取,她不会干涉太多。

炮竹声起,守岁完了,季晚晚便回屋休息了。

这几个月她已经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早就觉得困了。

其他人也各自回了房间,这才打开红包。

红包是统一的,一人五十两。

至于红布里边的东西,虽然各不相同,但季晚晚自认应当是送到心坎上了。

秦风的布包里是两本书,系统难得打折买的。

一本也是和农业种植有关的,另一本则是......

“房中秘术?”秦风下意识打开书页,看到里面让人脸红的内容,才想到看书名。

这一看,夫妻俩人的脸都像是被煮了一般,大冬天的竟然熟透了。

秦风只觉得烫手,忙又用红布盖上扔在桌上,却瞥见妻子娇羞的不敢抬头,心里只觉得痒痒的。

“咳,秋娘,不如看看娘给你的是什么。”

郑秋娘有些好奇,又怕像刚才那样难为情,不由将手里的东西塞到丈夫手里:“我识字没你多,你,你帮我看看。”

秦风接过,心里自认做好了准备,只不过看到里边的东西还是惊讶了:“吃食铺子?”

听到这话,郑秋娘也不由凑过去查看,就见秦风手里郝然是一张店铺的地契。

是镇上还算热闹的一处吃食铺子,不算大,但地契上的主人却是郑秋娘。

秦雷的是季晚晚这段时间闲暇时候总结的一些销售经验,还把以前遇到的事情转换成故事,润饰成这里的事物写了进去,也算是自己曾经创业的一点小小心得吧。

她还没有那个能力让自家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为起点,但至少也能先给他搭几个台阶,指个方向,让他少走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