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寻常人担水的木桶,约莫能装十几斤,三桶差不多五六十斤。

后期买的人多了,她还得找人再挖一个坑,这样一个坑放着发酵好的化肥,另一个专程放待发酵的化肥。

即便化肥当天售完,第二天又能发酵好。

“那行,先来三天的,一天十亩地的化肥,我这就回去让老婆子给你拿。”

村长匆匆离开,秦书去洗碗了,郑秋娘则是从厨房捧了个罐子来。

“娘,麻酱已经做好了,是要明天送去吗?”

“不了,今天就送去,正好我还有些东西要买,我们同去。”

看天色,现在也不过下午三四点,夏天的天到六七点还亮着,倒是不用太担心。

二人是走着去的,只不过她们轻装上阵,只带了个约莫两斤重的麻酱。

原本需要走快两个小时的路,愣是快了不少。

她倒是也想坐牛车,不过村长的牛车才回来,他那么宝贝他家的牛,借是一定会借,但心里怕是得老心疼了。

以往他们乘坐的牛车已经去了镇上,快的话,倒是能坐牛车回来。

把麻酱送去面馆,前些时日已经送过一次,按理没这么快再送。

季晚晚的说辞是,最近家里忙着建房子以及地里的事情,怕是短时间内不会再来镇上,就把已经做好的麻酱都送去,可以让他们用久点。

出了面馆,秋娘问道:“娘,我们还要买什么?”

“去医馆。”

“医馆?”郑秋娘神色担忧,“娘,可是你身子不舒服?难道您也做噩梦了?”

秋娘指的是蝗灾,今天她在一旁光是听着就觉得害怕,这要是真的像村长说得那样梦中比现实感觉还真,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真事,想必也会被吓到吧?

“哦,我年纪大了,晚上觉少,想把把脉,没有问题最好,还能给我开个安神的方子。”

季晚晚随意找了个理由,她总不能跟儿媳说,系统让我带你来看大夫吧?

就在她向大夫说了和秋娘一样的话后,大夫把了会脉,眉头越皱越深。

见此,本还不在意的季晚晚,心中‘咯噔’一下,忍不住胡思乱想。

难不成,原主的身体得了什么绝症?

直到大夫收回手,季晚晚才敢开口。

“大,大夫,你这......难不成我得了绝症?那我还有多少时日?”

“夫人不必担心,你并无绝症。”

没有绝症?

脑中苦瓜脸一收,长出了一口气。

她能说刚才那个瞬间,她连遗言都想好了吗?

“咳咳,既然我没有绝症,为什么大夫你把脉的时候,眉头越皱越深?”

大夫恍然大悟:“是因为夫人你方才说晚上睡不着,可我从你的脉象上看,夫人你身体很好,能吃能睡,堪比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要不怎么说身体上的事情,瞒谁瞒不了大夫。

老中医的确有一套,就是说话太直白,让她尴尬了点。

不过不要紧,多年职场练就她脸皮厚如城墙。

“那就好那就好。”

就在她想着要怎么把话题引到郑秋娘身上,不让她乱想的情况下让大夫把脉,神助攻就来了。

“倒是夫人身旁这位小妇人,脸色略有苍白,不如让我也把把脉?”

被点到名的郑秋娘下意识拒绝:“我身体很好,娘,别浪费......”

“秋娘,钱都是身外之物,只要我们一家人都健健康康,多少钱赚不来?”

郑秋娘没料到她会这么说,不由红了眼眶:“娘,你对我真好。”

季晚晚起身,双手按着她的肩膀,让她坐在方才的位置上给大夫诊脉。

医馆里还有几个人,一个妇人不由问道:“她是你女儿吧?你们母女感情真好。”

“不,她是我儿媳妇,也算半个女儿吧,我家的儿媳,自然是把她当女儿看待。”

对于她的话,有人信,有人不信。

季晚晚也没管那些或艳羡或质疑的目光,而是在一旁安静的等待,唯恐大夫会说说出大儿媳哪里不好的话。

良久,大夫收了手,面色有些严肃。

“夫人,您的儿媳妇身子有些亏空,需好好将养。”

季晚晚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问道:“什么亏空?”

“我观你儿媳妇似是还未生过孩子,想必她也成婚有段时间了,但从前缺衣少食,身子也亏空了,短时间内应是无法有孕。”

季晚晚不由想起原主记忆里第一次去黄土村见到大儿媳的样子。

当时的黄土村因为旱灾,村子里不少庄稼还来不及成熟便枯死。

黄土村本来就是清水县里最为贫苦的村子,还时常干旱。

村里有条件的都搬走了,剩下的都是没有钱财,只能守着仅有的土地过活。

原主见到郑秋娘的时候,她和她家里人都瘦的皮包骨,就比骷髅好一些,走起来瘦弱的让人以为风一吹就会摔倒。

要不是原主看她做事麻利,不要聘礼,也不会选她当儿媳妇。

这也是为什么郑秋娘嫁过来后,任由原主百般磨搓,时不时地责骂,还有地里以及其他活计都推给她,却还逆来顺受的原因。

能造成身体亏空,想来缺衣少食太久才会如此。

郑秋娘却脸色煞白,不敢看季晚晚,害怕看到她失望的眼神。

只能求助似的看向大夫:“大夫,那我......需要将养多久?”

这几年收成不好,大夫也见过不少像郑秋娘一样亏空的妇人,难得话语软了几分。

“快则小半年,慢则三年五载都是有的,这个急不得,不如我先给你开点补气血的药?”

“不,不用......”

“怎么不用?”季晚晚打断她的话,“大夫,前几年我儿媳妇家里的确是过得太苦了,你给开点好些的补药,有没有什么忌口的?”

“忌口好些的补气血的药我先给你开十天的,一共二两银子,你看?”

周围好些人倒吸一口气。

十天二两,那就是一天二钱银子!

看季晚晚和郑秋娘的衣裳上都有补丁,就知道二人并非富贵人家。

这家医馆也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最常来,价格最公道的一家,可以说来这里的基本上都是寻常百姓。

二两镇上的百姓来说稍稍好一些,可对村里那些一年到头才挣一二两的人家来说,二两银子还不如换个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