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是乡镇公务员 > 第88章 塔沟第一次的小长假经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8章 塔沟第一次的小长假经济

张华与宋涛二人对视一下,也不接话,都装起傻来。

几人走出办公楼,走在前面的梁县长突然站住了脚步,对娄主任说道:“将后备箱的东西装张华车上。”

娄主任小声跟张华说道:“将你后备箱打开,我将一些东西放你车上,你去省城跑事时用的上。”

张华愣了一下,赶紧跑好快将夏利的车后箱打开,梁县长没好气的说:“张财主,你的豪车呢?你就开这辆车去省城跑关系?”

几人哈哈大笑,张华脸皮也厚,红都不带红的,又摸出一把车钥匙打开了一旁停的越野车的车后箱。

宋涛对陈书记说道:“张华的抠是出了名的,他嫌大越野费油,平时都开他的小夏利。”

陈书记说:“早就发现了,他也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

娄主任大箱小箱的搬了两趟将五六个箱子放进了越野车内。

在梁县长的带领下,众人迈步走进了政府的食堂。

吃饭的人不是很多,都是一惊,县长和县委书记两人也来吃食堂?

梁县长对宋涛和张华说道:“你们的食堂有什么好吃的你们最清楚,点菜吧,我请客。”

张华对着宋涛笑了一下:“这客请的,最贵的一桌也不超三百块钱。”

陈书记在身后大笑:“他跟你张华是一路货,都抠。”

梁县长很是大方的点了六个菜,食堂的负责人在旁边人的提醒下已经知道他是县长,一百二十块钱又抹了零头,只收了一百块钱。

梁县长又花三十六块钱从柜台上拿了两瓶白酒,拎着两瓶酒走进了雅间。

因为有县长和县委书记在,菜炒的更实惠了,量大,菜又多,上菜的速度也很快。

看着六大盘子菜摆上了桌,梁县长问张华,厨子是不是东北人。

张华笑而不语,自顾自的将县长买的连外包装盒都没有的白酒拧开盖子,给每人倒了一杯。

众人碰杯,正欲往口中送时,大堂里的电视机南陆新闻联播的一条新闻传来:

本台消息,经中央批准,南陆省省委副书记、省长何康华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南陆省省委副书记,并辞去南陆省省长职务,南陆省省委副书记张云山同志任南陆省代省长。

本台消息……

陈剑锋书记说道:“三号变成二号了,可喜可贺,同志们,干了。”

众人一饮而尽,陈剑锋对张华说道:“你强哥也快下地方了。”

张华说道:“书记认为他会去哪?”

“按三号的性格,你强哥绝对去不了富裕的地方,他是不会让你强哥去享福的,肯定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地方。”

“强哥去了当什么官?”

“他现在是副处,估计再等两三个月将他提为正处后就该下来了,县长的可能性最大。”

梁县长说道:“不下也不行啊,他孙福强好像今年三十...对,他比我和剑锋书记小三岁,他今年三十三了。

秘书做到正处,再往上就困难了,没有地方任职的经历,到哪都是短板,再进一步的机会是很渺茫的。

他就不想下来,按三号的性格也得让他下来,只有下来,他才更有前途。”

突然他话锋一转:“先别说他孙福强了,先说说你们俩是怎么从我手里骗走的一百二十万吧。”

宋涛说:“梁县长,你可是冤枉我了,我是啥也不知道啊,反正你批多少钱,我就花掉了多少钱,其他的一概不知。”

张华想了一下说道:“县长,你想一下是不是这个理,

我当初借出去一百二十万,你帮着将一百二十万还给我了,但是你帮人家还了账,并没有将这笔钱扣除,又全额发出去了,那你不能怪别人。

我不管怎样,我的一百二十万只要回来了,就没我啥事了,所以你找不到我身上。”

宋涛说道:“我刚到塔沟工作,我也是啥也不知道,反正梁县长你给我批多少钱,我就花多少钱。”

梁县长看着陈书记说道:“我咋感觉我的一百二十万死的比窦娥还冤呢?还找不到地方说理去了。”

陈书记哈哈大笑:“我管党务的,不跟钱打交道,你们的事我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不管。

来,咱们喝酒,让县长同志自己琢磨吧。”

四个人举杯碰杯,一饮而尽,梁县长看看张华、看看宋涛,咂吧一下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由于前期宣传得力,五一小长假第一天,位于塔沟夏瑶村的八百亩土地中的两百亩玫瑰园和两百亩郁金香园区,来了不少的游客和大批的摄影爱好者。

二十元的门票可以游两个园区,不限时间,五月一号第一天营业,就卖出门票六百多张。

而在下王庄村的千亩草莓园,更是热闹异常,都是一家几口进入草莓地的,假期与亲人一起采摘成熟新鲜的果实,其乐融融。

这千亩草莓园,草莓不但个头大,且红艳艳的煞是好看,味道还甜。自己采摘后,每斤七块,摘多少,带走多少。

五月一号当天卖出一万多斤,相当于三四亩地的产量。

游客的到来不但给草莓园、花卉园带来了收入,邻近的百姓家也有了收入,比如给百姓家出钱,让百姓做一顿家常饭给他们吃的,比如村委专门平整出来的停车场,一辆车停一天收费两元。

更比如村口的小超市,五一一天,超市的老板往塔沟街上跑着进了三次货,村口小饭馆吃饭的人多的人都挤不进去。

总之,附近的百姓眼睛亮了,坐到家里还能赚钱?在村委众人的连夜指导下家庭饭馆、自助餐饮、农家院等等一夜之间全部成型。

第二天,游客攀升,花卉园一天卖出门票一千五百张,考虑场地的容量和游客的观感度,花卉园区决定每天最多销售门票一千八百张。

第二天草莓园区卖出草莓五万多斤,带孩子多的家长出草莓园的时候,脸色很不好看,大包小包的肩扛手提着孩子们采摘的草莓,跟来进货一样。

第三天和第四天,正是客流高峰,花卉园区坚持每天就卖一千八百张门票。

没想到限流的售票却无形中成了饥饿营销了,买不到的,就是最好的,为了买到门票,许多游客花钱投宿在了村里的百姓家。

村里的百姓都惊呆了,原来钱还能这样挣啊?

于是,景区附近家庭旅馆的雏形出现了。

塔沟乡的两处火爆景点,引得方圆百十公里的游客纷至沓来。

游客的火爆,带动了村里的百姓和塔沟街上商业的火爆,这种如赶年集一样的游客不但令老百姓没想到,就连街头的商家也没想到。

五天长假很快结束了,结束的是那些朝九晚五上班的人的假期,依旧有不少游客继续赶来。

近千亩的草莓快采摘一大半了,当然了,游客采摘的毕竟是少部分,大部分被商家上门收购了,一斤草莓批发出去三块五毛钱,平均亩产两千斤左右,与自助采摘的售价加起来再平均价格,一斤草莓大概卖到了五块钱。

这样一亩草莓有了近万元的收入,而且只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

草莓结束后,又一种农作物可以采摘了,豌豆角,如采摘草莓一样的办法,又吸引了来了一波一波的游客。

五一小长假还没结束,张华便赶到了省城,向李叔说明了来意,李叔说他知道这件事,那笔资金应该是被暂时挪用了,让张华跟李景运好好玩几天,等上班了他再了解清楚。

他告诉张华,李景运这一段正在做选择题,好像有点为难,迟迟给不了答案,你帮着他看看,让他尽快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