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鬼灯夜照上四卷 > 第35章 丹书金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五章 丹书金券

听到胖大海说有粽子,我回头看看已经被我们用石块半封起来的洞穴,要是里面还有粽子,我们这一下,就陷入了退无可退的境地。

我忍着屁股上的疼痛,往洞穴里走了一会,却看见胖大海蹲在地上,他眼前还有一具粽子。

“胖子,你不要命了?凑那么近。”我小声地冲胖大海叫道。

“怕啥,刚才看错了。都枯成白骨了,难道还能起来咬我不成。”

我凑上去看了看,这具粽子,确实已经枯成白骨了。奇怪的是,这具白骨,身上还穿着一件看上去很古老的古怪军服。我打着手电筒往洞穴内部看了看,发现地面上还有一些尸骸。这些尸骸,基本都是白骨。这些森森白骨看上去挺吓人,我大着胆子看了一圈,发现这些尸骸身上,大致分为两种装束。

其中一种是军服,军服的样式又略有不同。第二种就是蒙面黑衣,这衣服看上去简单了不少,但是用手去触摸后,我就发现这些黑衣的材质非常不一般。这些黑衣摸上去,厚薄适中,质地相当柔软。要知道,这地方可不是密封的棺椁,能在这里保存这么久,还有这种手感,就知道做这件黑衣时所用的材料和工艺非常不一般了。细看之下,我发现在这些黑衣的边缘,还有一些装饰的图案,这些图案做成了伏虎的样式,其实就是虎符的样子。

“谷梦琦,你来看看这些衣服。这是什么材料做的?”

谷梦琦看到这些黑衣后,明显发现了这些黑衣的不寻常之处。谷梦琦用手抚摸着黑衣,“锦衣血屠九千万,只因此命奉皇天。这些材料,是锦。”

这方面的问题,当然是女人懂得多一点了。谷梦琦给我简单的讲解了一下。根据谷梦琦的说法,汉代时期,锦做的衣服已经是当时的最高规格了。这件黑衣上的伏虎图案,是经线起花。意思就是从经线处开始做的花纹。而锦衣的线条,可以分为经线和纬线,说白了就是竖线,横线,和地球仪上的叫法有几分相似之处。

“看样子,这些黑衣人,可能是从事军事活动。不然,也不会有虎符一样的标志出现在衣服上。除了这些黑衣人,这些身着军服的人,也很奇怪。有的衣服背后是翎子,但是背后没有翎子的,军服的肩膀附近又有别的纹饰。这玩意,应该不叫翎子吧?”我说。

其实,准确的说,军服后背上那两根长条一样的东西,不应该叫翎子。翎子一般是指帽子,头盔上装饰用的长条。

“这是羽。你说的肩膀上的装饰物,是幡。有羽和幡的部队,在汉朝军队系统中,地位算是很高的了。”

谷梦琦讲解着羽和幡的区别。羽和幡,其实都是徽识。徽识,顾名思义,就是衣服上的标志。汉朝时期,没有徽识的军队地位最低,普遍穿的就是简单的绒服。而徽识中级别较低的是章,章是一块方形的牌子,平民当兵后,需要把章挂在背部。比章高一点的,就是幡。有一句话写道“挥为肩上绛帜,如燕尾也。”意思就是说,幡的图案,就跟长巾一样,看上去像是披在肩膀头,幡的尾部,又是跟燕尾一样的图案。羽就更不一般了。有羽的徽识的部队,是经过严格选拔出来的,可以说都是由兵王组成,工资也比其它兵种高出不少。根据《汉书·王莽传》记载,“五威将乘乾文车,驾坤六马,背负敝鸟鸟之毛,服饰甚伟。”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羽是由敝鸟做的,敝鸟是颜色辉煌的雉,还是比较稀有的。其次,这些有羽的部队,可以是猛将,乘坐的车马规格也很高。这可能就是兵王的待遇吧。

不过,据谷梦琦的说法。汉代有羽的军队,指代的其实是羽林军。羽林军在汉代也叫羽林骑,兵种的骑兵。所以,有羽的应该是地位最高的骑兵,有幡的就是地位最高的步兵。

胖大海听完,有点鄙视,“管他是骑兵还是无马,来到这处山洞,就是骑兵他姥姥来了都得让她乖乖下马。”

顺子看着这些尸骸,“不愧是当时的特种部队。这些人的身高,比现在的部队还高出不少。”

顺子这么一说,还真是。不光是之前遇到的粽子,出现在这里的白骨,仅从白骨尺寸看,也很少能找到低于一米八左右的。

其实,古人的身高同现代人身高谁高谁低,专家说法也不一样。普遍认为,古人营养普遍不良,身高没法和现代人比。但是,兵马俑的身高,还有山东等地出土的一些古人尸骸又表明,古人的身高存在区域性较高的现象。加上三国时期的动乱,一系列历史原因,其实这个问题,也很难给出具体的答案。因为,这玩意就跟基因一样,有些特定的基因,在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莫名其妙就消失了。举个例子,就好比三国时期。三国动乱,导致中原身体强壮的人口大规模参军,进而引起了这些人口的大量流失,为日后西域兵入侵埋下了伏笔。

我们在研究这些白骨的时候,朱赤一直都没有吱声。我找寻了一下朱赤,发现朱赤正在不远处给这些白骨身上的衣服搜身。

我站起身,三步并做两步走到朱赤身边,“好啊,你脱离了大部队,一个人偷偷搜起明器来了。”

我说完这句话后,朱赤愣是眼皮都没抬一下,让我陷入尴尬之中。要是胖大海干这事,跟他这么说,胖大海估计会说:我不光要搜明器,还要把这些衣服也带出去。

朱赤像是从衣服里摸到了什么,伸手又往一件蒙面黑衣里探了一下。当朱赤的手从衣服里伸出来后,竟然是一块比较大的金牌,这牌子大概有一本书那么大,在手电筒的光线下看时,金光灿灿。上面竟然还写了一些字。奇怪的是,这上面的文字,看上去有点像甲骨文,并不是篆书,字体的颜色也很特别,是鲜红色,就跟血的颜色差不多。

朱赤看着这些奇怪的文字,看的很痴迷。

“好家伙,你们找到了金子也跟我说一声。”胖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凑了过来。接着,这家伙很自觉的就去给那些蒙面的黑衣人还有士兵搜身去了。

谷梦琦被胖大海的话吸引了过来,谷梦琦还没走到朱赤身边,就用惊讶的语气说:“怎么会有这么古老的文字出现在这里?难道...”

“难道什么?”我忙问。

谷梦琦摇摇头,“应该是我看错了,这里不可能出现金文。”

金文,我虽然不认识,但是我毕竟是开古董铺的,不知道猪肉啥味道,也总见过猪跑吧。金文,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铭文,铭文一般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盛行于商朝,周朝,乃至战国时期。这地方怎么可能出现金文,这里目前最早只能追溯到汉代,就算是按照古印度那边的时间来算,也是神毒时期。金文要比这早了上百年。但是,这些文字看上去,又有一些甲骨文的特点,从这一点上看,时间应该是非常早。

“胖子,你快过来,你能看懂上面的文字吗?”

胖大海应该是没找到什么宝贝,一脸无趣地凑了过来,胖大海一看,眼睛瞪得老大,“刚才听你们嘀咕金文,我压根就没信。乖乖,还真是金文。”

“能看懂吗?”

“这要能看懂,不得是专家中的专家吗?”胖大海说完,看到朱赤仍然在认真地看着,“朱赤兄弟,你能看懂吗?”

朱赤点了点头。

“这都能看懂?你在哪里学的?”胖大海忙问。

“不知道,”朱赤说完,又停顿了一会,“这上面记述了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汉景帝时期。”

在我们的催促下,朱赤只好把这上面记述的文字给我们翻译了一遍。首先,这块写着字的金牌,是有名字的,叫做丹书金券。我把这上面记述的文字总结成了一个故事。

汉景帝当时因为受到雪山童子噩梦的困扰,又找不到办法。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他经常说要去西北找能救他的人。为此,汉景帝还筹划了一段时间,快要出发的时候,就到了寒冬腊月,只得暂时作罢。

也就是在这个寒冬时节。有一日,一队人马,骑着高头大马,迎着暴雪,身影缓缓从雪地里出现,来到了长安城外。这一队人马,大概有三十人左右,马上的人,也都是身形高大的人。这些人穿着统一的黑色锦衣,脸上还蒙着面。除此之外,这一队人马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带了几样兵器。这些人前进时,每时每刻,队伍就跟随时要作战一样,保持着统一的队形,统一的间距。

这队人一来,守城的将士们就开始戒备起来,并派人到城中汇报来人的情况。

经过询问,这些人对守城士兵说,他们来自夷州。夷州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在汉朝时期的名字。说是来长安,给皇帝献宝。

城内的增援士兵来了之后,这些守城的士兵说话明显硬气了不少。要这些人卸掉兵器,然后,跟着城内士兵到城内进行检查。

这一队人听完,都不说话了。就在守城士兵变得不耐烦的时候,这一队人中的其中一个黑衣人,突然从马上站起,对着城墙用手臂上的弩机射出飞虎爪,接着,这黑衣人踩着守城士兵的脑袋,到了墙边,沿墙而上。

一部分士兵,寻着黑衣人的踪迹,在城里的各个角落寻找。

但是,黑衣人经过一番折腾,此刻出现在了刘启的后花园中。看到刘启的身影后,黑衣人站到了刘启能看到自己的地方,果然,刘启看到黑衣人后,让随从暂避。就这样,黑衣人和汉景帝刘启在后花园攀谈起来。

之后,刘启派当时的大将军周亚夫到城门口迎那一队人进宫。看上去,皇帝应该是非常重视这一队人,要知道,当时汉军中大将军的职位,应该属于现在的国防部长级别了。

周亚夫到城门口后,立刻没了迎接的心情。因为自己手下的士兵,有一百来人都被打倒在地。但是那一队人,仍然安然无恙的骑着马立在雪中,身上甚至还覆盖了一些积雪,就跟好像根本就没动过一样。

周亚夫虽然不愿意,但也只能奉命行事。周亚夫相当于充当了领路人的角色。带着这些人进入长乐宫后,宫中的侍卫带着这些人进入了前殿。

刘启坐在龙椅上,非常威严的命众人退下。其中,还包括了史官。这一点就很奇怪,就好像刘启,在刻意的隐瞒着这次的接见。

将前殿的人全部疏散以后,前殿的门也被关闭了。这时候,就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这群人,仍是骑在马上。其中一人,拿出了丹书金券。

刘启看到丹书金券以后,竟然起身,跪在了地上。这样子,就跟接旨一样。皇帝也需要接旨吗?

这群人开始念丹书金券上的内容。大意是西域出现了一群外来的人,在寻找火。现命令刘启,立刻派兵,协助这些人去处理这些人。

听到这,我就很纳闷,我问朱赤,“寻找火?什么火?”

朱赤摇摇头,“这上面写的就是火。”

我想,是不是朱赤没认全字,这么说的话,也过于笼统了。我催着朱赤讲接下来的内容。

接下来,刘启完全遵照了丹书金券上的旨意,派兵一同前往。

听完后,我大致明白了。这上面所说的外来人,应该是指雪山童子一伙人。但是火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还能知道一件事就是,眼下朱赤手中的这块丹书金券,虽然是金文,但应该是在汉朝时期写的。那就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这一群神秘人,他们使用的文字,仍然是金文,这些神秘人,应该还是属于中原文化圈内的族群。而这个丹书金券,目前知道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方面,就跟圣旨一样,能对皇帝下命令。另一方面,还能被这些神秘人拿来记述历史。

但是疑点也非常的多。其中,最大的一个疑点就是这些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能命令皇帝。我问了问朱赤,也没能问出答案。

“这上面不是还说,刘启要去西北摇人吗?怎么来的是台湾的老表?”顺子问道。

胖大海摸着下巴,“要我看,这些台湾的老表,可能撒谎了。这群人,可能就是西北来的。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掩人耳目。”

胖大海给我们说了一下他这么认为的理由。他觉得,刘启认为能解决自己噩梦的人,一定来自西域,就是说,这些人,是唯一能帮助刘启的人。而能做到帮助刘启的,恰巧就是台湾老表,所以台湾老表就等于西域的神秘人。胖大海这一番白马非马的推论,倒是也能站住脚。

朱赤叹了口气,“眼下,只能知道这么多了。”

说完,朱赤将丹书金券装进自己的包中。这一下,可把胖大海看急了,“这么好的宝贝,你不分享一下?”

朱赤摆了胖大海一眼,“我又不会拿去卖钱,分享干嘛。你要的话,我给你拍几组照片。”

说罢,朱赤不再理会胖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