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一章 凶梦

“里面还真他娘的是空的!”

因为我们开的孔很小,用探照灯打进去看的不太清楚,巴特又把墙壁上的洞口扩了扩,就看到这座墓墙里面,竟然还有一个不是太大的空间。这个房间可能大致只有一两米的进深,另一头又是一个甬道,甬道的口上,被一块石碑挡的严严实实。

看到这,家豪的眉头紧皱。

师爷在一旁说道:“有神道碑,这里竟然藏了一个大斗。”

众人面面相觑,经历过刚才的这一波损失,一时间,大家都没了信心。我和顺子,也想着他们能够早点返回的话,我俩也能早点结束这一趟行程。我是一刻都不想待下去了。但是现在,我们的后路被断了,我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里走。

家豪的脸色还是不太好,示意大家先休息。嘱咐完我们几人后,家豪和师爷隔着打出的洞研究石碑去了。

我这才想起来,我们昨晚基本上是一夜没睡,现在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确实有点累了。我本来想靠着墓室的墙壁休息一会,但是墓室空气里弥漫着血腥的味道。这个味道,虽然没有屠宰场那么强烈,但是让人在心理上还是无法接受。

我和顺子,玉晴明往甬道里挪动了一下,靠着甬道的墙壁休息。可能是真的累了,靠着甬道的墙壁,我竟然感到了睡意。顺子和玉晴明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我听着听着就沉沉睡了过去。

睡梦中,我隐约听到有什么声音。我缓缓睁开眼睛,甬道内漆黑一片,声音也突然消失。我大着胆子,缓缓起身,打开探照灯。

这不看不要紧,细看之下就发现一个人正一动不动地站在甬道里,就跟静止的画一样,看起来非常奇怪。等我认真看过以后,不由得头皮发麻,这人穿着大头的衣服,左边的肩膀没有胳膊。

我紧张的向后退了一步,大着胆子喊了声“大头!”。

大头慢慢向后转了转头,身子却还是一动不动。这他娘的是在存心吓我吗?不对,大头已经死了。想到这,我心头不由得一紧。

大头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大头淡淡说道:“石花,我的旅程已经结束了。”

大头径直向甬道深处走去。慢慢地消失了踪影。

这时候,墓室里突然传来零碎的响声。我被声音吸引,慢慢走近墓室。墓室里,此刻一个人都没有,而那具棺椁,完好无损,看样子都没有开启过。

其他人呢?墓室里一个人都没有。难道大家都把我留在这了,顺子也跟着他们跑了?我心底的疑问越来越多。

很快,我的思绪又被那零碎的响声拉了回来,声音是从棺椁里传出的。

我看到棺椁的盖子似乎是动了一下,接着,棺椁的盖子竟然缓缓从里面被划开,露出一只干枯的手。

紧接着,一个男人从棺椁里站了起来,他一手扶着棺椁,一手拿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这个男人穿着古代人的衣服,身上却没有任何干枯的痕迹,就跟个活人一样。

他突然睁眼看向我,露出诡异的笑容。

我心头一震,他的眼睛,异常的空洞,像是要把我吸进去一样。

这一下,着实吓到我了。

我就想逃跑了,我刚转过身去。身后不知道怎么又出现七八只狼,这些狼一改先前凶狠的模样,无比狡黠的看着我,匍匐在地上,竟然在冲我磕头。

“救命!”我大喊一声。

但是,任凭我怎么喊,都没有人来。穿古代衣服这人慢慢从棺椁里走出,慢慢地朝我走来。我想逃跑,却发现身体根本动不了。这人来到我面前,伸出一只手,掐住我的脖子。我逐渐喘不上气。

我挣扎着起身,额头上已经全是冷汗。等我冷静下来,我才听到顺子在我耳边杀猪般的打鼾声。

“娘的,原来是梦啊。”

这一觉,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玉晴明和顺子还真是大心脏,我起身后,他俩一点都没察觉。想想也是,这两人一不留神就在睡觉时来个鼾声比赛,抗干扰能力还是挺强的。

我走到墓室里面,发现家豪和师爷此刻还在里面研究堵在甬道口的神道碑。

我猫腰跨进那个狭小的房间里。

家豪在里面打了探照灯,虽然空间不大,倒也不昏暗。

家豪看我进来,扭头看了看我,“石花,你刚才没被吓坏吧。”

我摇摇头,“都到这斗里,再问这,也是没用。还是说说眼前的东西,你们发现的这个地方,也是这个墓的一部分吗?”

“应该是遇到墓中墓了。”

“过来看,应该是个汉朝或者北魏时期的斗。”师爷突然在一旁说话了。

我和家豪立马凑过去看。只见师爷不知道从怎么从墙缝里抠了一堆土出来,这些土在地面的墓砖上散落一地。他用手心捧了一小撮土,放在探照灯下看。这一小撮土,在探照灯下看,整体还是比较粘稠,附着力虽然没有泥那么强,但局部也是凝结成团,颜色呈现出青灰色。

“这不是青膏泥吗?”我在一旁闲着没事,插了一句。

师爷一听,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我。

“你见过这东西?”家豪问道。

我点点头,我以前还真见过这东西,“见过,在工地的基坑深处。这玩意是高岭石一类经风化,破碎以后形成的土,干燥和通风情况下,一般呈现白色。在潮湿密闭的空间里,可以形成青灰色。出现在这,说明这个房间很久没有与外界空气产生过流通了。”

其实,这类高岭土,还有一些特点,较为潮湿的环境下形成青膏泥后,对外界空气具备较好的隔绝作用,而且,抗水性能也还可以。我也用指头夹了一点青膏泥,只觉触手冰凉,质地细腻。

“你这个朋友还挺识货。”师爷有点狐疑的看着我,略作停顿,接着说,“说的没错。但是对我们来说,见到这种土就相当于告诉我们附近有墓穴。见青膏泥,如见秦汉,只不过,后来人们制备材料的技艺提高,青膏泥也逐渐被淘汰。但是,很多离中原较远的地方,制作墓室时,仍然会采用这种稍显过时的方法来做,所以,直到北魏,在西北地区还是挺常见的。”

我打一开始,就感觉师爷这个人脑袋还是挺厉害的,能得到他的认可,我不由得有点飘飘然。

师爷指了指墙壁。我顺着师爷手指的方向看去。这里和刚才的墓室做的确实不一样,刚才的墓室,主要是土坯砖,这里变成了青石砖。而且,砖上还有纹饰,砖的颜色要比刚才见到的青膏泥要浅一点,但还是呈现出青灰色,局部泛着火石红的颜色。

“六瓣莲纹砖,”我一下子就认出来了,我铺子里还有一件这玩意的假货,“典型的魏晋南北朝做法,在南朝更为普遍。这个砖墙的做法是三丁一顺,这么大的墓墙,放到当年,估计寻常百姓和地方官员应该是用不起的。所以,师爷,你用这个砖判定这里的东西年代应该属于北魏?”

“没错,”师爷应了一声,“家豪,你这个朋友不会只是干工程的吧?”

家豪无奈的摇摇头,“他现在开了间古董铺子。”

我寻思着,这要是北魏的墓穴,那么我们目前为止遇到的这两个斗应该是同时期的。不过,眼前这个斗,规格明显高多了。

家豪看到这,心情好了起来。对家豪来说,家里人让他随便找个斗练练手,结果误打误撞遇到个大斗,这是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对我而言,平时开铺子时,我就知道六瓣莲纹砖价值还是不错的,倒不是说我要偷什么东西回去,而是,一个墙壁上的砖块就有如此高的规格,里面应该还有很多市面上几乎见不到的明器。

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没准接下来我们会遇到很多稀世珍宝,要是我随便顺一两件,那我这几年岂不是吃喝不愁了。

“你认识这上面的字吗?”我靠到神道碑边上问师爷。

师爷低头去看神道碑。碑文上的文字比较古老,我确实不认识。我大体上只能判断碑文是用篆书和楷书交替写的,其中也有楷书,但是占比非常少,我勉强只能认出少许的楷书文字。比较有特点的是,碑文的底下,还有几行胡文撰写的文字,完全无法判断。北魏时期,整个西域战乱频繁,间接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完全不出意外。

“认不全,”师爷叹了口气,又辨认了一遍,继续说,“根据地域和年代判断,这里应该是高昌国的遗址之一。这块碑文上有几个词,中兴...御胡...昭武王。”

师爷说到这,仿佛想到了什么,我和家豪看着他聚精会神的样子,也不敢打扰。

师爷突然露出喜色,楠楠说:“怎么就忘了你呢?麴嘉。”

“鸡架是谁,难道是卖正兴鸡排的?”顺子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此刻竟然凑到我们边上来看。

“是麴嘉,不是鸡架。历代高昌国王中的一位。家豪,这次真是发现大斗了。”

家豪一听,自然更加兴奋,让师爷说说这人是谁。

师爷把这人的生平大致讲了一遍。我只记住了一个大概。

据师爷讲,这麴嘉还是个当地的一位国王。他成为国王的故事,还要从上一位高昌国王说起。公元四百九十年至公元五百年间,高昌国王派遣一个叫王体玄的人到北魏朝贡,请求高昌国举国迁住内地,实质上是想脱离西域战火,这位高昌国王估计是个适合过日子的主,宁愿不做国王,也要给自己图个安稳养老体制内的官职。

北魏孝文帝收到请求后,也挺高兴,觉得是个好事,派人去迎接,还割了一些地给高昌国王。结果,高昌国王和北魏特使往中原走的路上,高昌国麴嘉起兵反叛,高昌国王马儒被杀,麴嘉自立为高昌国王。麴嘉时期的高昌国 ,被现代史学界称为麴氏高昌。

“这个鸡排哥还是个反骨崽啊。”我说。

“确实是个反骨崽,后来看北魏日渐强大,他也没少朝贡依附。总的来说,当时高昌地区,沿用中原的军制和官制,文化上还是以中原文化为主,这一点可能是对我们唯一比较有用的东西。”师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