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凤仪进宫找皇上,是因为她认为,现在局面已到了很糟糕的地步,必须当断立断,马上处理。

但皇上不这样认为,皇上挑衅地看了苏凤仪一眼:

“哦?皇姐未免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朕倒不知道,现在有什么局面是需要皇姐来解的?”

若是以前,苏凤仪看皇上是弟弟,所以她觉得愤怒,觉得失望,为自己的弟弟的荒唐而愤怒,也为自己的弟弟没有承担起一个帝王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失望。

但现在,苏凤仪看他,是在看一个对手。

她不会再为对手的错误而失望而愤怒,但她也不会再把他没做过的事加诸在他身上来获得成功。

她要靠自己的强大,来赢过他,从而赢得堂堂正正。

苏凤仪平静地看着皇上:

“皇上不允许大臣们进宫跪,所以大臣们跪在了宫门外,人人带着棺材,御街都被堵上了,都被堵了好几天了,京城人心惶惶,流言蜚语不断,皇上知道吗?”

以前皇上和朝臣的矛盾,毕竟发生在宫里,在朝堂,在小范围内。

但现在皇上把朝臣跪谏的路给堵住了,把朝臣赶到了宫外去跪,也相当于亲手把朝堂的矛盾昭告天下,弄得人人皆知。

以前天子高高在上,藏在深宫之中,虽有流言蜚语,但一般百姓最多就听个边角料。

但现在,朝臣们就跪在大街上,棺材就摆在大街上,吃瓜能吃到新鲜的,这京中百姓谁不想凑近了吃一口。

原本高高在上的皇上,顿时成了人人茶余饭后时闲谈的谈资,夹杂在众人暧昧的想象中,由人遐想和揣测。

吃瓜群众纷纷表示,能把大臣们逼得扶棺跪谏,这个荒淫的皇上到底有多荒淫,知道的都这么劲爆,这不知道还不知有多少勾当呢。

瓜越吃越大时,裴宇对平凉王的捧杀技能已走完了捧的阶段,开始杀。

每一个荒淫无道的皇上背后,一定有一个奸佞小人的,乔贵死了,这事算不到他的头上,自然算到了平凉王的头上。

毕竟宸妃是谁送进宫的?是平凉王。

平凉王最喜欢做什么?给皇上送女人。

最近京城书坊间还偷偷里流传着一本艳书,讲的是房中术,据说也是平凉王进献给皇上的,都快卖疯了。

还有个更可怕的流言开始疯传,说庆阳王就是平凉王杀的,为的就是进献庆阳王妃来献媚。罗大人也是平凉王杀的,为的是嫁祸给皇上好篡位。

坏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但好人稍有瑕疵就名声尽毁,平凉王之前给自己立的人设立的太高了,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原本伟光正的形象倒起来真是催拉枯朽,找补都找补不过来。

苏凤仪跟皇上说的局面就是这个局面,不仅是皇上和朝臣间的矛盾,更是皇家在百姓中的威严。

皇家之所以超凡于世,靠得也正是这个威严,威严一旦被破坏,人们心中失去了敬畏之心,要想再立起来,就很难了。

但是这个深层的道理,苏凤仪不准备对自己的对手讲,她告诉皇上的是表象,表象就是大臣们当街扶棺跪谏,她有法子解决,看皇上要不要。

皇上听了,不以为然,哼了一声:

“皇姐这就被吓住了,一群不知好歹的忤逆之辈,除了带几块烂木头,还能做什么!来人!”

皇上传召,薛钰马上就进来了。

皇上吩咐他:

“薛钰,传旨下去,他们若要跪,任他们跪去,他们不是带了棺材来么,朕就成全他们。

现在起,每过一个时辰,让锦衣卫从诏狱里填一个尸首进去,朕倒要看看,诏狱里的人头,够不够填他们带的棺材。”

薛钰没有马上答话,而是垂着眼睛,束着手等了片刻,见长公主没有要阻止皇上的意思,这才答道:

“是,小的现在就去。”

薛钰离去后,皇上又专门让人传了宸妃来。

宸妃见苏凤仪在,神色未变,客气而疏离地给她行礼。

皇上把宸妃招到自己身边坐下,然后当着苏凤仪的面,抬了宸妃的下巴问她:

“今日去给惠贵妃请安了吗?”

宸妃低眉顺眼地答道:

“有的,皇上,臣妾谨遵皇上的旨意,每日都去。”

皇上捏着她的脸,看着她的眼睛问她:

“朕准你现在出宫回家,你要走吗?”

宸妃顿时脸色惨白,眼泪都快下来了,楚楚可怜地说道:

“求皇上开恩,若臣妾犯了错,臣妾会改的,求皇上给臣妾一条生路。”

皇上又去解宸妃衣襟上的盘花扣,笑着问宸妃:

“长公主担心你被强迫,不甘愿,要为朕解忧呢。”

长公主在场,宸妃好像有些瑟缩,但看到皇上笑容中的怒意,宸妃温顺地任他解着扣子,然后将脸颊在皇上手上蹭了蹭,说道:

“能侍奉皇上,臣妾求之不得。”

皇上脸上满是畅快之意,看向苏凤仪,问道:

“皇姐,你倒是跟朕说说,前朝后宫,朕有什么局面是处置不来的,是需要劳烦皇姐来解的?皇姐要不要留下来,再看个清楚?”

宸妃被皇上推倒在榻上时,听到长公主离去的脚步声,听着皇上因为把长公主气跑而畅快地大笑声,也无声地笑了起来。

这是她成了宸妃后,第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甚至在皇上压上来时,不由笑出了声:

“皇上,臣妾好快活啊。”

……

苏凤仪离开并不是因为生气,而是因为她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做完了应该做的事,没有再留下的必要。

她出宫的途中,薛钰正好传完旨回来,迎上来轻声说道:

“殿下,大臣们还是不肯走。”

苏凤仪道:

“都到这个地步了,皇上不肯认错,朝臣们是不会退的。若是被吓一吓就退缩,他们也不会僵持这么久了。”

薛钰有些担心:

“那皇上真的会每个时辰杀一个人么?”

以苏凤仪对皇上的了解,皇上在平日里并不噬杀,但一身反骨上来,逆反之心涌现时,皇上是真的会不管不顾,大开杀戒的。

苏凤仪道:

“我去趟锦衣卫,宫里你盯着点。”

听说长公主亲临,朱齐胡子拉碴,一脸憔悴地迎了上来。

自从那日朝中大臣被下狱,苏凤仪每日都到锦衣卫看一眼。

朱齐既立下了军令状,不敢含糊,收拾了包袱,这段时日,就住在锦衣卫衙门,一天十二个时辰,半刻钟都不敢离开,唯恐稍有疏忽,有哪位大人出了差池,他朱齐人头不保。

诏狱也早被朱齐收拾妥当了,至少每个牢房里,都有干净的床褥可以睡,每日吃喝供奉也无短缺,甚至朱齐还给他们备了书看,被关进来的大臣没有受太大的罪。

苏凤仪走进诏狱,牢房中的大臣们纷纷起身给她行礼,诏狱内“殿下”之声一片。

苏凤仪一一点头,特地去看过罗氏遗孀后,出了诏狱,然后站到锦衣卫的大门口,对朱齐说:

“去给本宫搬把太师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