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房子交了定金,写了协议,等着房主家人过来办手续。

三个人回了白谷堆村。

不用临时工了,让她们回家。等到放假统一来领工资。其他常用工继续加油,一直到腊月二十六正式放假。

宝生收完货款,就忙着买猪买羊。

这个年代干部队伍大部分作风清廉,但是做生意怎么能不会人情味。

但是县官不如现管。有时候别人多提醒一句,就能减少很多损失。

白谷堆村的书记和村长,一人一个猪腿,一个羊腿。

合作供销社的主任,采购科长,除了猪肉羊肉,又加了几条香肠,几包最好的点心。

再到门店负责人,甚至柜台上的销售员,礼物都要分档次一一到位。

别人肯定不收,就要说都是自己家的东西,过节不能去家里拜年,捎回去给嫂子孩子尝尝味道。

腊月二十六,大家都来领工资。临时工一天八毛钱,福利没有。

常用工一天一块钱,加班补贴一天两毛钱,每个人三斤猪肉,两斤点心,五块钱过年红包。

一般的生产队一天工分才几毛钱,五毛钱的很少很少。

常用工的加班费和红包比临时工多了十几块钱,还有一大块猪肉。临时工一个个眼红的了不得,都问过完年,能不能来上班。

宝生大手一挥,“等需要人的时候再找你们,这一个月谁表现好,先找谁来上班。”

王林又感谢大家,“谢谢大家。本来要请大家吃席,冰天雪地的太冷了,给大家发个红包,给孩子们买点东西,是我们的心意。常来的姐妹们,正月十六,咱们开工。”

王林又给亲戚张志和家,姥娘家,世英家分年货,猪肉羊肉,香肠,香烟,白酒,点心 糖块。宝生赶着马车给送到家里。

二十六是白谷堆村最后一个大集。工人们领了钱,欢天喜地去赶集。

大家伙领着王涛一起去感受年集的风采。

吆喝声越来越近,赶集的人越聚越多,有的挎着篮子,有的背着尼龙袋子。

各式各样的摊位,红彤彤的灯笼、红彤彤春联、五颜六色的糖果,瓜子、花生,这些家家户户都需要,也买的起,摊位前挤的水泄不通。

有人卖自己家养的鸡,鸡蛋。

很多生产队也来卖集体的猪肉,荷塘里的莲藕。胳膊长短的白莲藕很受欢迎。

这里风俗,过年家家户户都要炸酥肉,炸萝卜丸子,炸藕盒上供祭祀。

炸带鱼好吃,老百姓一般买不起。

进入大集,瞬间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大小商贩依次排开,叫卖声此起彼伏,年味与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市场。

人们穿行在热闹的大集上,挑选自己需要的年货,回家的路上人人都是满载而归。

这个年代的人民虽然不富裕 但幸福感很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田世文带着王涛去买春联,爆竹。十几家卖鞭炮的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滴滴筋冒火星,大雷子震天津”、“浏阳鞭炮刺花带响”、“白皮烟卷爆仗二踢脚,不响不要钱”。成挂成片的鞭炮声震耳欲聋,买的卖的,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王林看着他俩搬回来堆一堆二踢脚,一挂挂小鞭,白眼翻上天。

“买这些东西能干啥,当吃还是当喝,浪费钱还污染环境。”

“王涛,你要去西河村陪着爷爷奶奶过年,你看还需要什么东西呀?”

猪肉、羊肉、鸡、鱼,还有糖果点心,爆竹春联,几乎都准备好了。他却期期艾艾不想走。

那里太陌生了,他一个人也不认识。王林不忍心,“再过几天,我和你姐夫送你过去。现在走不开。”

现在还有田世文那边的人人需要去送礼。拉着一大车东西去了两岔河公社。

最高规格的一份年礼给了丁海峰书记。他倒是大大方方收下,并邀请两口子和姜元辰年后一起去他家吃饭。

同事们和吴雪花每人分了两包点心。特意给陈清明多拿了几根香肠。

田世文又带着王林回了黄路泉村。

王林自从上次吐了晕了离开以后,几个月再也没回来,甚至住在两岔河公社也不回婆家住。

全村妇女们,老少爷们都说田得力媳妇刻薄儿媳妇,怀孕不给好好做饭,天天吃地瓜,还逼着儿媳妇饿着肚子下地干活,让儿媳妇流产了。

儿媳妇翻脸了,再也不回来了。儿子也不和他们一条心了。

两口冤枉但是不能一个个去跟人家解释,老婆子只能在家生闷气。

“人家有孩子在外面上班的,早把过年的东西送回来了。你养的傻儿子,一根草也不往家里拿,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养不住熟的白眼狼。”

田得力把旱烟袋扔过去,差点砸到她头上,“眼窝浅嘴碎的揍货,再胡哆哆我真让你滚回娘家。”

“儿子儿媳妇在家里住的时候,买肉买菜你嫌乱花钱了,儿媳妇做饭炒菜你嫌费油了,天天吃烂地瓜,把儿媳妇饿得流产了,我田家的孙子被你毁了,你还敢瞎嚼舌根?”

“以前好吃好喝买回来,你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现在又嫌不回来了吗?回来看你的臭脸,吃烂地瓜吗?”

“儿媳妇怀孕你这么对她,她以后不管你,是你活该。”

老婆子吓得不敢说话了,她以前偷拿家里东西去娘家,老头子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天咋了呀,发这么大的脾气?

老头子指着她继续骂,“万一世文不回来过年,你就对外面说他工作忙,要去外面学习,回不来,早就给钱了。要维护他的名声。”

“倘乎他俩回来过年,你要好好的,吃的喝的,都不能短了。儿媳妇能赚钱,吃喝不愁,人家愿意回来,就是给你脸,是看世文的面子。你敢作业,搅和得她生气和世文离了,我就砸断你的腿,把你休回娘家。”

“听说她不在公社住了,自己回食品厂了,世文一个人住宿舍呢!为了世文的前途,咱俩豁出老脸,去求她也行啊!世文不能离婚!”

男人当初明明也是放纵老婆子的慢待儿媳妇的,现在村里人的唾沫星子快淹死人了,就把所有的错都甩到女人头上了。

老两口正在生气,大门口传来了儿子儿媳妇的声音,还带回来半马车的东西。

田世文给了父母三十块钱,又把车上的东西拿进来。“爹娘,这些都是你儿媳妇买的,我们公社可没发福利。”

他爹娘当然早就打听了,两岔河公社穷的叮当响,又出了前副书记李玉堂的事,过年连根葱都没发。

田得力赶快迎出去,“哎呀,王林,咱都是一家人,你花那冤枉钱干啥?你能回来就够了,想吃什么,告诉你娘,让她做。家里没有的,让世文出去弄。”

老婆子一看,老天爷,猪腿羊腿,公鸡,带鱼,还有不认识的。

王林又拿出几瓶酒一条烟,“爹,这是给你的。”

一个新褂子一条新头巾,“娘,这是今天白谷堆赶集买的,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不想要可以退货,二十九他还去鸡山村赶大集。”

老婆子刚要嫌弃,老头子瞪她一眼,“儿媳妇给你买的,快点去试试,合适的话,初一穿出去拜年,让大伙看看,哪个婆婆有你这样的福气?”

老婆子接过来进屋,一会儿出来说合适。

王林说,“如果胖瘦不合适,你二十九去鸡山大集找他换,摊主是个一个大麻子,跟他说好了的。你要是不想要就退了,换钱也行。”

小两口提着肉,点心,糖块,去本家叔叔大爷家走走。老婆子看着东西越来越少,牙咬的咯吱响,但是害怕老头子又发脾气,忍了又忍不敢唠叨。

先去了大队长田大虎家,给了一大块肉,一斤点心一斤糖,几根香肠。

她媳妇一看这么大一块肉,最少五斤,生产队杀猪,一大家子也才分了三斤多。

她看看自己男人,不敢收。田大虎说,“收下吧,王林的食品厂和咱村没有关系了,就是单纯的兄弟来看看老哥哥,谁还敢说啥,说就是世文和我关系好。”

王林把东西都放桌子上,又跟她媳妇说香肠怎么吃,“蒸馍馍煮地瓜的时候,一起蒸二十几分钟就熟了,放凉了切成片,给大队长当酒肴下酒,他一年到头,为了村里的事操了多少心,辛苦啦!”田大虎想回几句,但名义上他是大伯哥,不能和弟媳妇开玩笑。

王林被绑架的时候,田大虎帮了大忙。以前刚做点心的时候,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开了绿灯。

田得水家,田得肥家都去了,都是一斤糖块一斤点心。当然,给田得水和赵婶子的年货,早让世英带回家了,有猪肉羊肉和带鱼。

专门去了王大山的丈人家,“姥爷,俺大娘年前没有时间来,让俺俩来看看,你们过年还缺啥不?”

老头老太太一脸懵,王林在黄路泉村插队几年,很少登门。不过,她以前是小姑娘,不走动可以说不懂礼节。今年结婚了,两个人从田世文这边论,该叫爷爷奶奶,从王大山那边论,跟着王峰一起叫姥娘姥爷。

可是礼物太多了,猪肉,带鱼,点心,糖块。他们亲外孙女也从来没有来送过东西啊!

俩人也知道田得力媳妇是小心眼,害怕收了他家的东西她心疼嘴碎,推辞不收。推脱不了,就说只留下点心就行啦。

田世文开口说话,“爷爷奶奶,不管从哪边论,咱都是一家人,我平时上班没空来,过年了来看看你们,还不高兴啊?”俩老人才收下。

回到家,老婆子还准备做饭,“王林,你做饭吧,你爹和世文嫌我做的不好吃。”

饭屋里柴火堆的插不下脚,锅台上油脂麻花,锅也没刷碗也没洗,啥都等着她来干呢!

王林摆摆手,“我还得回去,今天就是先给你们送东西,怕耽误你们炸年货。厂子里放假了,不能没有人看着。我亲弟弟还在呢,我不能扔下他一个人在厂里。”

“明天,我也得准备过年的东西,还得送我弟弟回西河村奶奶家。”

田得力听王林要走,也没说三十晚上回不回来过年,愁的吧嗒吧嗒抽烟。

他看儿子不吭声,也不说让王林住下,更愁的慌。

硬着头皮跟王林商量,“按说你俩第一年结婚,算是新人新房不能空着,过年得去串亲戚,认认老亲戚家的门。太远的不去,舅家姑家姨家是该去一趟。亲戚们来咱家坐坐,见不着你们也不好。你妈做菜难吃,有宴席还得王林操办才好。”

王林看田世文的脸色表情,就知道他家以前没有这些规矩。老婆子这么抠搜,怎么舍得串亲戚,更不舍得请亲戚来家里吃席。

笑着怼田得力,“以前咱家啥规矩,就还是啥规矩吧,不用因为今年我来了就改了。就算今年我按照你们说的做了,明年让婆婆自己做,她就学会了吗?”

田得力一听她的意思,即使今年她干了这些事,明年也不一定回来过年。他以为只要一次上了套,就像老牛一样,习惯了就能干一辈子。

田得力以为王林看重田世文,既然跟他回来了,就能为了他儿子的面子前途,委屈求全呢?

田世文老神在在,可不知道王林心里在骂人,还不怕死的补充,“咱们这一支,爹最大,初一应该让老少爷们来咱家喝一顿酒,这样能让大家齐心。”

他爷俩还想说更多要求,王林黑脸了,“田世文,你要不要回去,要不你住下,我先回去了。我明天还有事。”

田世文拉她进东屋,问她怎么了?

王林饿了就心情不好。“你们随便安排,但不要把我安排进去。我现在很冷很饿,心虚气短,很不舒服。我想到以前在这里发生的事,心里就害怕。”

“他们要是真心实意想我住下,就不会冷锅冷灶等着我回来做饭。”

“东屋漏风撒气,滴水成冰,三九寒冬怎么住人?我自己盖了又暖和又干净新屋不住,跑这里来受虐吗?

“做十几个人的席面,要择菜洗菜切菜炒菜,花好几个小时,在冰天雪地里,万一冻着了落下病根,将来生不了孩子,还不是怨我?”

“不如过年的时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非要让不熟悉的人硬凑在一起吗?”

“让我干活我就跑,我家又不是没有活干,为啥跑来你家干活啊?”

田世文也没想到她突然发火,这里都是女人做饭,大家都觉得稀松平常。

但是后世,女人回婆家过年做家务做牛马,男人翘着二郎腿当大爷可是会遭到强烈谴责的。

“你今天咋了?你不想干我可以找别人帮忙做,不用你做,你在旁边看着就行。”谁信啊?到时候七大姑八大姨不得说她懒啊,唾沫星子淹死人。

“田世文,你想孝敬父母我不拦着,出钱出力你自己做,不要把你的孝心外包给我。”

田世文当晚陪着王林回了食品厂。

过年真的事太多了,既然回婆婆家要干那么多活,她为啥不回自己家干呢?她自己家的活都干不完。

分福利杀了几头年猪,肉分了,大骨头,猪头下水都没有人要!

大舅是个闲不住的人,猪头已经燎了毛刮洗干净,大肠小肠也清洗干净了。把这些扔在食堂的大锅里,直接点火,放葱姜蒜,抓几把花椒大料桂皮香叶,白芷辣椒,再倒进酱油,甜面酱豆瓣酱,加一桶水,咕嘟咕嘟几个小时,冷却就可以吃了。

既有了美味,还烧了火墙取暖,一举两得。

王林突然明白,为啥在婆婆家不愿干活,在自己家愿意干活。

婆婆家太脏了,啥活都得一个人干,从收拾卫生开始,刷锅洗碗,还没有开始做饭做菜,就开始烦躁了。累得半死,别人也觉得没干多少活。

在自己家,费事的部分,已经有人帮着干了,大舅清洗,弟弟烧火,自己就负责调味,轻松又有成就感。

重点是自己喜欢他们,愿意做给他们吃。

王林想到西河村老两口子也是啥样不干等着吃的,给他们生肉生鱼,也不方便,王涛自己也不会做,只得弄熟了送去吧。

张志和媳妇是王林的表姑,她来帮着做炸货。

五花肉切成薄片或者细条,带鱼洗净剪成手指长的段,放十三香和盐提前腌制几个小时。

藕夹里放上肉馅。豆腐切大片。

还和了一大盆面糊,搅动至粘稠,筷子竖起来要流不流就行啦。。

大锅倒油,烧到五六成热,开始炸菜。先炸豆腐,酥肉,再炸肉丸子,藕盒子,最后炸带鱼。

表姑和王林一个往锅里放,一个往外捞,王涛烧火。

炸了满满两大铁盆。从备菜到炸完,花了五六个小时。王林累得脚后跟疼。

二十八早晨,王林送王涛回西河村。他名义上是来陪伴爷爷奶奶的,即使不情愿也必须回去。

收拾了一些卤好的猪下水,猪耳朵猪心猪肺猪舌头,大肘子,和一小盆炸鱼炸肉炸丸子藕盒。

又拿了烟酒五花肉,公鸡,点心,糖块,春联,鞭炮,蔬菜,能想到的年货都拿了。

雇了一辆牛车慢慢走。

王林嘱咐弟弟,“他们说不爱听的话,你就当刮了一阵风,不用理睬。奶奶做饭抠搜,我拿了很多熟食,现成的东西,你自己热一下就能吃。别委屈自己。”

王涛是男孩儿,是孙子,又不能得罪她有钱的亲妈,爷爷奶奶应该不会太过分吧?

王林又塞给他一百块钱,让他拿着应急。

到了西河村老王家大门口,爷爷倒是挺热情,奶奶还是淡淡的,“王林真是稀客,结婚那么久都不回来看看奶奶。”

王涛赶紧上去搀扶爷爷奶奶,“我姐平时可忙了,才放假就来给爷爷奶奶送东西,怕你们上了年纪不爱动,我姐都是做熟了送来的。”

姐弟俩往下搬东西,邻居们惊呼,“你孙女孙子置办的真全乎,你们啥也不用弄直接就能过个好年。”

王林指着熟食,“爷爷奶奶,这些是直接给你们自己吃的,都是现成的,别不舍得。”

东西搬下来,饭也没吃,王林就跟着牛车回去了。

王涛一直送到村口恋恋不舍,王林对他笑笑,“回去吧,我大年初二就来看你。爸爸让你来体验生活,这是第一步。”

又说,“如果有事儿,去村委接电话,打到白谷堆村找我,或者黄路泉村找你姐夫。”

“多看少说话,求人要笑,兜里装点糖块装盒烟,去庆山叔他爹家里坐坐,点心、酒、肉,都拿一点儿,不用管他俩的脸色,那是咱花钱买的,愿意给谁给谁。”

回来半路上,王林空着手去了杜张村,看看姥爷姥娘。

好几个月没见了,姥娘越发老了。

“林子,你咋让宝生拉回那么多东西,那得花多少钱啊?不用分给他们,过年在一起吃饭。”

走了好几家,送出那么多东西,姥娘是第一个心疼她不舍得她花钱的。

“没事,姥娘,我们食品厂赚钱了,孝顺俺舅俺妗子是应该的。我都没给你和俺姥爷专门买东西。”

姥娘慈爱的摸摸她的头,“姥娘姥爷都老了,啥都不缺,不用买啥东西。”

王林也很恋姥娘,“我给你们的点心吃了吗?特别挑的软和的,给你和姥爷吃的。你们别不舍得吃,不然也会便宜了别人。”

姥娘让她自己去看,她挑了两包,拆开递给姥娘姥爷吃,又给表弟表妹们一人一个,“吃吧,吃完姐姐再给你们拿来。”

妗子们肯定不舍得让孩子吃,想留着串亲戚。王林逼着三个妗子也一人吃一个,“妗子,这些是给咱自家人吃的,串亲戚不用这么好的,我让大舅再拿一些给你们串亲戚使得。”

普通的江米条蜜三刀串亲戚就很有面子了。

宝生拉回来的鸡鸭鱼肉,都放在姥娘这里,妗子们高高兴兴,早就忙着炸鱼炸肉炸丸子,他们自己的孩子都有口福啦。

吃完饭,宝生送她回食品厂。

二十九,姜老头也要走了,传统节日,他需要祭拜的东西很多。

王林给他装了一大包吃的喝的,“姜爷爷,能雇车的地方就雇车,你也不年轻了。”

三十早上,田世文来接她回去过年。

王林说,“不是我矫情不愿回去。大舅三十晚上也要回去祭拜祖宗,厂里这么多东西,不能不留人看着,就算没有小偷,也得防止放鞭炮引发火灾。”

张志和正好来送吃的,“你要是放心,我和儿子来给你看着,绝对不会离人。我们离家几步路,俩人分开回家吃饭,绝对不耽误事。”

大舅也赶她走,“快点回去吧,你公公婆婆等着呢。我初一早晨就回来了。”

田世文连忙去买了两瓶酒,一条烟给他们。王林也说,“姑父,大舅辛苦啦!厨房里有现成的熟下水还有炸货,你们自己弄着吃,别亏了自己。”大舅摆摆手,“我跟自己外甥女客气啥,想吃啥我自己拿,放心吧。快走快走!”

王林问田世文,“这些现成的熟食要不要带回去?”

田世文说,“家里都弄好了,你想让他们尝尝你的手艺拿点也行。”

各种炸货、熟食又拿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