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时空爱上你之青春万岁 > 第17章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回家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回家啦!

齐东人说话确实有点邪乎。

下午和王云八卦的人,晚上回家竟然看见了。进屋的时候,看见有个20啷当岁的小青年坐在王大河对面,倒三角的背影很吸精。

王大河抬头看见王林回来了,指着男的对我说,“林林,这是你姑父兄弟家的哥哥,江朝。”青年回头,我懵了,原来是上次指证陈美玲的人。怨不得能听懂我和王芳骂人多话了,他也是齐东省的。

江潮他爹在湛城市,他弟兄两个这次来南都军区参加空军选拔。他哥哥江海出了意外,腿摔断了。在省军区医院住院呢,沾亲带故的,王大河让江潮住家里。

“你有空多回来,我最近经常出去没空管着王涛,他都要上天了,你多说说他。”王大河又对王林说,还给他当保姆管孩子了。

陈玉竹处理事情还是一贯的得体。已经买了鸽子煲了汤,慢慢的煨在火上,让江潮先吃饭,一会儿去给病号送汤。

吃完饭,江潮去给江海送鸽子汤。王大河让王林和王涛一起去看望,陈玉竹马上去小商店买了罐头和水果让拿着。

自从上次端午节之后,陈玉竹对王林特别上赶着。好像怕她凭空消失了,坏了陈美玲的好事。

江潮脚步很快。王涛追着他,不停的问“你是想当空军飞行员吗?”又问“报考需要什么条件”,最后说等他年纪到了也要考。

王林嫌他们走的太快,就慢悠悠的走,被他们拉了很远。

虽然中秋时节南都仍旧算是夏天,但是雨水少了,不那么湿热。傍晚刮来凉爽的风,舒服极了。菜田靠着路边,种了很多棵香蕉树,木瓜树。从下面路过能闻到水果的香甜。

到了医院门口,他俩站着等着王林。“姐姐,你快一点啊,像个乌龟一样。”王涛忍不住大声催促。

“快什么快?耽误你当飞行员吗?看你现在像个舔狗。”“刚吃完饭剧烈运动不利于健康,知道吗?”

王林了一身汗,就有点难受,刺激他几句。

王涛不在意,问,“姐姐,你说我能当上飞行员吗?”我上上下下仔细看了他一遍,很认真的说,“我觉得你能当战斗机飞行员,最起码身高有优势。”说完又看看旁边的江潮,又看看他,点头,“优势很明显。”

“真的吗?我有什么优势?”。“你要感谢你妈。”“姐姐到底是什么优势?聪明吗?”

江潮白他一眼,“她说你瘦小,有优势。我是傻大个。”

王涛脸垮掉。王林咯咯笑。确实有传言,有些机型很小,飞行员不能太高大。

“你了解的情报不对,我就是来考飞行员的。”

进了病房,礼貌问候一下病情。江潮扶着江海去了厕所,又把干净尿壶放在一边,嘱咐他有事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叫护士。江海和江潮是双胞胎,长的很像。

江海让他们赶紧回去休息。江海出事做手术连着三天江潮都在医院,“你也快去洗澡好好睡觉,身上都快酸了。”

王涛问了江海很多飞行员的事,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你弟弟很勇敢,心态很好。我还怕他不开心呢!”出门以后,我对江潮说。他只是低低嗯了一声,很冷淡。

第二天上中班,王林下午早早下班了。想到王大河让多回家,用饭盒装了一些品相不好,不能销售的点心,和一些边角料。只花两毛钱,按正常价格得一块钱,吃到嘴里一样味道。

终点站在医院旁边。突然想去看看江海。打开病房,江海看见她笑的很开心。王林把饭盒打开,“这是我们店里做的,做失败了很多,我们员工都买这些不合格品。你不介意的话,可以尝尝。”江海拿了块绿豆糕, 赞不绝口。又说,湛城的海鲜特别好吃,有时间请王林去那边玩。

下楼的时候,王林忽然想起忘了拿饭盒,又返回去。在门口,透过玻璃,看见王海阴沉着脸把饭盒扔进垃圾桶,狠狠的骂着,“拿这些破烂残缺的东西给我,是讽刺我腿断了吗?”王林愕然,没有再可惜那个饭盒,飞速下楼回家了。

南都市的雨从来都是说下就下,天气就像暴君翻脸无情。刚才还晴的好好的。出了医院外面竟然快黑了,才下午三四点钟啊!王林快步往家走,祈祷能早点到家。

刚走了十分钟,天竟然全黑了,伸手不见五指。雨水真的像用大盆泼的,砸在身上,顷刻之间地上水就到了膝盖。

前面是一个涵洞,地势低洼,王林心里明白不能向前走,但四周黑漆漆,水流推着我向下滑。突然想到张玉芝难产时的那场大雨,水里好像有东西缠住她的腰了,她最怕蛇啊!

她大喊大叫,可是四周只有雨声,什么都听不见。

忽然一个人抓住她。一个闪电,把天地间的黑幕撕开一条裂缝。太看见抓住太的人嘴巴一张一合,看懂了他在说,\"江潮江潮 我是江潮。\"

水已经到了她的腰,江潮把她身上的一根草绳扔远了。

王林浑身发抖,怕的牙咔咔的响。在这个黑乎乎的世界,太只认识江潮,使出全部力气,使劲拉着他。他在有闪电的时候观察周围,调整方向,竟然找到了一间树皮屋。离路边不远。

“这里应该是守林人的小屋。先坐一会儿,这样的大雨时间不会太长。”太冷了,浑身湿透了,两个人都安静下来,气氛尴尬极了。

他把洗干净的饭盒还给王林。王林说“对不起,没有考虑到他的心情。”

她的嘴巴也在抖,上牙下牙磕到一起,咔咔的响。不知道他听懂了吗?

“不,你没有错。点心,很好吃。”

他怕她睡着,不停的讲话,讲湛江的大海,讲小时候的回忆,江潮和江海干什么得从小一起…父母觉得弟弟更聪明可爱…他爷爷奶奶年纪大了…

雨小了,江潮催着王林赶快走。可她实在走不动了,浑身发抖,膝盖不能打弯了。雨水浸透的泥浆,每一脚踩下去,就拔不出来。江潮没办法,蹲在前面要背她,她手脚直愣愣趴在他身上像分中的树叶,他说“你像摸了高压电闸,能不能别抖得了。”

她的嘴还在抖,好像跟他说了很多话,说他如果因为弟弟受伤不去考试就是大是傻瓜,还笑话他,是不是怕考不上…她说很冷,南都怎么比北方还冷…

王林发高烧躺了三天。

后来听说,我们大院里的一个男生考上飞行员,不是江潮,不知道他有没有去考试。

一批又一批孩子胸口戴着大红花坐上火车。离最后取消知青下乡政策还有几年,最后的疯狂时刻,政策却越来越严峻了。陈玉竹急了,让王林快点行动。

南都市的知青大都去附近的省份,王林不想去。

最近的政策越来越严重,有一个家庭有7个孩子,竟然有5个人下乡了。

最小的女孩子14岁,还没有锄头高,不知道去农村怎么活。王云石芳菲都在名单上。纪雪花急得嘴上长泡,让王庆山王大河想办法,最好让我俩能回老家当知青。他俩有什么办法,让几个孩子去知青办公室自己问问。

初生牛犊不怕虎,去就去呗!

问了也白问,办事的人员一口官腔,服从组织分配,又不是菜市场买菜还能挑挑拣拣,怎么能想去哪就去哪?

怎么办?豁出去了,最坏的结果也是和现在一样去琼岛种橡胶砍甘蔗。

“伟大的领袖号召知识青年下乡,我们自愿去建设新农村,为什么我们选择回到父母的家乡就是不服从安排?”

“我们的家乡也是革命老区,战争岁月里,乡亲们最后一口干粮交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鞋,尊敬的司令员上我们最后的胜利是他们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但是,他们还很穷,生活非常苦。我们的父亲们是军人,服从命令四海为家,但他们感激家乡人民,他们思念家乡。我们想替父辈回报家乡父老,我们想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帮助家乡改变贫穷落后,想让家乡父老早点过上好日子,为什么不可以?”

王林说完,王云兴奋的鼓掌喝彩,“对,我们想回报家乡父老,想把家乡建设的更美丽”。

石芳菲也踊跃发言,“当年我爸爸受伤,一个老区的大嫂救了他,把家里最贵的鸡杀了给他补充营养,他才能恢复身体,赶上大部队,我要去替爸爸感谢她们。我也要去老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有人叫她们进去,见到有个领导模样的人,问她们是谁家孩子。

“我是王大河的女儿王林,这是是王庆山的女儿王云,石芳菲的女儿石芳菲。我们申请去沂蒙山革命老区,和老区的父老乡亲一起建设新农村。”

“为什么去想那里?革命工作在哪里都一样。”大官继续问。

“报告领导,虽然干活哪里都能干。但是效率不一样。首先,我们是北方人,能听懂北方方言,和乡亲们好沟通好理解。第二,我们习惯北方气候和饮食习惯,这样就会少生病,多干活。”

这时有人进来跟大领导说了几句话,他抬头问王林,“听说你刚从农村过来,也安排好了工作,为啥又要申请下乡?”

“报告,我确实已经上班了。但是我的好朋友王云和石芳菲坚持去支持老区,我被她们感动了。她们是城市孩子从来没有干过农活都要去,我本来就是农村孩子,会干农活,更应该回农村,和乡亲们一起建设新农村。”

漂亮话谁不会说。就看领导喜欢听什么。

领导让她们先回去,有消息会通知她们。

过了一周,军区知青办下发通知,各个革命老区的人民当年支持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了回报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有愿意去支援革命老区农村踊跃报名,原籍的优秀。

王林和王云石芳菲还有三十个人报名回山东革命老区。也有很多人回了自己父母的原籍下乡。

王林提前写了封信给大爷王大山,告诉他自己可能回老家的革命老区。但是不知道分到哪里,不知道以后待的地方离家远不远。

我要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陈玉竹看来真心感谢王林,列了单子准备东西,让王林看看还缺什么。王林一看,“陈姨,你真的一点不尊重北方的冬天。你准备的衣服只能秋冬穿。”

南都的冬天最冷不过零度,陈玉竹从来没有见过雪。她准备的是薄棉袄。北方刮白毛风的时候最厚的棉衣都挡不住。厚衣服穿以前的还能穿。有钱有票,回去买就行了。

王林也列了单子,给一起去齐东省革命老区的知青参考,让他们准备适合北方冬天的衣服,棉衣棉鞋帽子手套。

陈家为了表示感谢,送了一套皮毛一体的靴子,手套,帽子。质量很好,应该是国外带回来的。

王林的工作陈玉亭帮忙卖给别人了,收了一千元,加上上班的收入,还有红包,王林竟然总共有一千八百块钱。

其中一千五百块钱,让陈玉竹帮着保管,王林随身携带着三百块钱。当时的火车非常不安全,很多抢劫的,拐卖妇女的。

上火车的时候,知青办的领导来送行,拍照留念。这是宣传两省之间友好合作的素材,聪明人用对了地方,领导的椅子又可以升一升。

吃惊的是,三十个人里面竟然有江潮。“你也要下乡啊?怎么也回齐东省?你在湛市不是离着琼岛农场更近更方便吗?”

见到以为再也不见面的人,又惊又喜。

“我听说是你们三朵金花号召的,要回报家乡父老,我也是齐东人啊!我们比一比,看谁能当上劳动模范。”

“比啥比,你再能干,能比驴比骡子比马能干?它们那么能干咋没有评上先进?”

他被我说的一愣一愣的,“骡子马是什么马?应该怎么办?你教教我呀!”

“你让我教我就教啊!……去农村,少说话少冒头,多吃饭多夸人。反正农村是人情社会,和城市不一样。”见到他,王林好像有点放飞自我了,开始满嘴跑火车。反正最狼狈的样子他都见过了。

马上快到齐东省济城车站了,这些人也不知道分到哪里?

王林偷偷和石芳菲王云商量,可能不会分配到自己老家的村,那样包庇太明显了。

王林和王云商量,“如果有条件好,距离城市近的机会,能不能先给芳菲,她老家不在这里,只有我们两个可以依靠”。王云毫不犹豫答应了。

………火车咣咣咣响了两千多公里,终于到了。

火车站台上有人拉横幅,“老区人民欢迎孩子们回家”“军民一家亲”。

一阵咔咔,领导们和这批知青照相留念。

又拉到一个招待所里开欢迎会,座谈会里竟然还有几个老奶奶。带头的领导说,“你们的父母辈是从这里走出去参加革命的,老区就像他们的老母亲,现在你们的父辈又把他们的孩子送回来,这些老人就是当年摊煎饼做军鞋照顾病号的老人,她们会像照顾自己家里的亲孙子孙女一样照顾好你们…”

老奶奶们一人抱着一个知青,抹着眼泪,“哎呀,恁爹娘还把你们送过来,这就是你的家,和在自己家里一样”。

又带着我们到处参观革命遗迹,听讲革命故事,拍照留念。

大家分开之前最后一天,领导把我找去,“王林同志,你们三十个人分别的时候来了。你们是主动支援老区建设的,我们会考虑你们的实际情况,会分开到各个区县。听说你是第一个要求回来支持建设家乡的人,还放弃了城里的工作,你有什么想法和提议吗?”

我先鞠了一躬。“谢谢领导夸奖,我也是受到王云同志和石芳菲同志的启发和感动,才号召原籍在齐东的知青来老家的。都是干农活,和自己乡亲一起建设家乡,那不是两全其美嘛,”

我停顿了一下,“如果有好一点,轻松一点的机会,我提议先安排石芳菲同志,她老家不是咱齐东的,还是来了,更值得敬佩。其他的,我没有要求,服从组织安排。”

第二天早上,我们三十个知青,和十几个需要知青的地方的领导,昨在一个屋子里,等着他们挑人。

石芳菲去了城郊的一个村庄,已经实现了半个机械化耕种,条件相当好。

王云分到了章县的大柳树村,离我姥娘杜张村很近,离她老家也二十几里,村口有一条大公路,又客车直达城里,非常方便。

江潮去了莱县东河村。距离他老家西河村隔着一条小河沟。

我看见有个选人的好像对我笑了,他最后选了我。我去了历县黄泉村,太熟悉了。上一世张琳妈妈就是那个村的。

张琳变成了王林,去看看少女时代的老妈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