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告示贴上之后,外面很快集聚了不少人。

“明天真的看病不要钱吗?”

子苓笑着答道:“是的,惠民医馆以后每逢初一十五,都会义诊。”

“有这么好的事?”

还是有人不信,毕竟他们没见过有人做赔本的买卖呀。

骆云皎见状,解释道:“明日,我们举行义诊的地方就在医馆内,不相信的话明日可以亲自来看看。当然了,如果身边有日子艰难的,身上有小病小痛的,各位也可以帮忙传个话。”

“这么好?”

有很多人脸上已经露出惊喜之色,恨不得立刻转身回去奔走相告。

不过,在大家欢喜之中,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冷笑。

瞬间,众人都安静下来,盯着他看。

骆云皎看向那人,大约知天命的年纪,穿着一身青衫长袍,头发虚白,眼里竟是不屑。

“是杨先生,是杨先生。”

“杨先生来了。”

人群中有人惊呼道。

骆云皎不解,听众人的声音,似乎他们都认识这人。

难道,这位杨先生很有来头吗?

没等她多思虑就有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东家,杨先生是青山书院的先生,京城内很多世家子女都在青山书院读书。”

骆云皎心下了然,原来是位教书先生。

当今世道是比较重文的,各个都崇拜读书人,这位杨先生竟然是青山书院的教书先生,那必然是很受老百姓敬重的。

不过,看他这样子,似乎有些……不满。

想到这里,骆云皎恭恭敬敬走到杨先生跟前,行了个礼。

世人都敬重读书人,骆云皎亦是,该有的礼节必须要有。

杨先生看着眼前规规矩矩行礼的女子倒是愣了一下,不过,很快他的脸色就恢复如常。

“杨先生,久闻您的大名,医馆于明日将举行义诊,不知道先生可否指点一二?”

看着她态度谦和,杨先生脸上的不屑慢慢隐去,随后,说道:“你一个姑娘家如何能给人治病?”

骆云皎笑了,原来是担心她的医术。

这倒是小事一桩。

“我虽是一名女子,可之前也是跟从师父认真学医的,而且,在医馆也诊治不少病人。”

人群中有些在骆云皎手里看过病的忍不住点点头,“对对,我就是骆大夫看的。”

“没错,我也是。”

“女子,应该安安分分地在家里做女红,学习一些女人家该干的事,行医这等事,岂是一个女子能干的?”

杨先生听着后面人的议论,顿时不快,说话的语气也变得生硬。

骆云皎诧异地看着眼前人,身为书院的先生,竟然能这般迂腐,这倒开了她的眼界。

就算是武功的教书先生也不会拒绝女子多学一些傍身的技能。

想到这儿,骆云皎心里对他的敬重顿时少了几分,语气也冷了一些。

“杨先生此言差矣,女子为何不能行医?治病救人是每个学医的人该做的事,如何还分男女?”

“女子就算会点皮毛也是不精的,只会误人。”

骆云皎不想与他争论,反问道:“杨先生在青山书院述职,可我听说青山书院是招收女学生的。”

杨先生胡子一登,“老夫可不收女娃子。”

还真是迂腐!

骆云皎不恼,看了眼他,随后说道:“杨先生最近可有经常口渴,时而发热的情况?”

杨先生听到这话,有一瞬间的愣神,随后道:“你怎么知道?”

骆云皎笑了,“因为我是医者。”

杨先生不屑一顾,只当她是猜的。

“杨先生近日舌苔发红,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

“你……”

众人都不说话,静静听着,在杨先生张嘴的时候,果然发现他的舌苔通红。

“骆大夫说对了。”

“真的说对了。”

“……”

杨先生这时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小姑娘确实有点水平,他问了其他大夫,大夫只是说上火。

“杨先生,您的病症不能再拖延,否则将危及心肺,以及生命。”

“你别胡说八道,老夫不过是上火罢了。”

这下,他看向骆云皎的眼神带了点不喜,年纪轻轻的,竟然为了夸大自己的本事这么胡诌。

难道,她以为自己看不起大夫吗?

骆云皎摇摇头,认真地说道:“杨先生的病症是冬日带下来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随后,她不等杨先生回答,从刚刚炼好的药盅里拿出一颗药。

“杨先生,这颗药可以医。”

说完,她伸出手,黑色药丸静静躺在她的手心里。

杨先生怔愣地看着那颗药丸,不知道接还是不接。

“杨先生,接下呀,骆大夫医术值得相信。”

“是啊,拿着吧。”

“看病要紧,杨先生别担心,骆大夫还是值得相信的。”

“……”

在众人的催促下,杨先生掩饰刚刚的尴尬,缓缓伸手接过药丸,不过,此刻,他的脸依然涨得通红。

没想到,自己刚刚在这么多人面前怀疑她,她还能给自己看病。

气量倒是还可以。

“杨先生,上火的症状和春温类似,但,又完全不同,春温如果不治,后果不堪设想。”

“多少银子?”

“啊?”

杨先生冷不丁地问了一句,骆云皎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颗药……多少银子?”

“一百文。”

今日又不是义诊,她可得收银子。

杨先生二话不说,从袖子里拿了银钱放骆云皎手里,转身就走了。

这下,众人都相信骆云皎的医术,准备回去奔走相告了。

“东家,您刚刚只是与杨先生说几句话,便知道他的病症了?”

骆云皎摇摇头,“我们给人看病,无非望闻问切,我刚刚与杨先生近距离说话,可以看出他的舌苔发红,从眼睛也可以看出里面的浊气和萎靡,如今,天还未热,他的头上已经有丝丝汗。”

“东家,您太神了。”

骆云皎腼腆地笑了,“等你以后也会这样的。”

一句话说的王家根信心满满,此刻,他更加确信医馆在骆云皎手里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