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烽火生死情 > 第39章 千古宝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景荣走去一看,竟然是他要走行军带的那几个人,其中一个看他来了,还忍不住问:“排长,你看这是怎地了?我们拿出行军带,取出窝窝吃哩,就发现跟吃锯末一样,苦涩刀刮的难受,想喝水压一压,可水壶里甚都没的。你用了我们的行军带,到底是怎地回事吗?”

刘景荣过去抓一下窝窝头,就发现已经碎成渣了,他立即明白了,肯定是昨晚的亡灵吃过了,他们吃完的窝头虽然还有外形,可其他人已经吃不下了,水也被他们喝光了。刘景荣赶紧说:“你们把窝头全扔了。其他人的交过来,咱们先均分一下,找一下村子买点儿粮食,有谁带弓弩的,可以上山打猎,今天吃点儿猎物充饥,但千万别打山羊。”

大家听了吩咐,就开始行动了。刘景荣读过兵书,知道大军在山林里潜伏容易,但如果吃羊肉,羊膻味儿不仅容易招致猛兽,还容易飘出很远,暴露行踪。

刘景荣就赶紧找了个山洞,提前拿出念珠给仙姑诵经超度化恶念。他超度着超度着,就想起内心有疑惑,于是,他打开手杖叫出仙姑来询问:“仙姑,引路的人是怎么回事?”

“情形我看到了,你并没说谎,只是其他人不像你能通灵,自然看不见他们,而提起这些引路人,就说来话长了,我听一个私塾先生说过《千里江山图》。”仙姑回答刘景荣:“宋徽宗年间,年少成名的王希孟因画艺高超,被徽宗收为弟子,他在游历各处后,潜心半年画出了传世精品《千里江山图》;可是不久,王希孟就死了。”

“那个引路的莫不是王老先生?”刘景荣不由震惊。

“蠢才!”仙姑怒道:“王希孟死时才18岁,还没现在的你大,怎么可能是个老人?”仙姑继续说:“其实,王希孟之死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广为流传的说法有两种,一是他身体弱,染病死的;另一种是他给徽宗呈送《千里饿殍图》,被徽宗赐死的。”

“千里江山……千里饿殍……赐死……”刘景荣不由得想起自己亲眼目睹的人间惨状,震惊得失了神。

“但是,因为大家都没有证据,所以王希孟的死一直是千古谜案。”仙姑继续说:“在地府,有另一种说法,王希孟身体弱,为了治病,他不仅吃药,而且还请了巫师做法。都说久病成医,他少年聪慧,不止久病成医,还顺带学了点拘魂法术。他在游历中见到很多地方刀兵四起,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就在义愤填膺下,带着一些魂魄,并在作画时把这些魂魄注入在画里。虽然表面上看,《千里江山图》描绘千里江山,美轮美奂,可是,在通灵物品的帮助下,比如:犀牛角香,通灵玉等物品,方可见到这些亡魂。王希孟的目的是让徽宗不要沉溺酒色文艺,而是着手处理百姓的灾难。但这却成了反对王希孟,尤其是奸佞们的把柄,徽宗虽然害怕加不满,但是并没有赐死王希孟。而当时的权臣们竟然派巫师使用巫术害了王希孟,并将他的魂魄封入了《千里江山图》;他死后,徽宗悲恸不已,就拨款埋葬他,至于葬于何处,这就不得而知了。”

“怪不得地府掌司要我们务必带回《千里江山图》。”刘景荣继续说:“这里的秘密太多了,我知道的也太少了,只能猜出他希望我们留住国宝,至于其他的用意,那就不知道了。”

“你也算懂了,这也只是说个大概,真要给你讲明白整个事情可并不容易,我看你对此知之甚少,不妨详细说说,至于能觉察出什么,那可就看你的造化了。”仙姑说完,就把详情说了一下:原来,宋徽宗本叫赵佶,是宋神宗赵琐的第11个儿子,养尊处优的他醉心于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的天赋当时鲜有人出其右。他为此私藏过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皆因他崇拜李煜斐然的文采,感叹其生不逢时,而且他像李煜一样并不想参与夺嫡,因此更潜心于琴棋书画,造诣也超凡脱俗,尤其是他的瘦金体书法和各种绘画。

只是,不知是天意如此,还是他真的是李煜转世,赵佶原本可以无忧无虑的当个研学文艺的王爷,因宋哲宗赵煦病逝,他就被推上了帝王之位。大多数人觉得其中蹊跷也是有原因的,其一、李煜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本就无缘王位,但李璟穷兵黩武而导致南唐割地赔款后,他的5个哥哥先后离世,所以就由李煜当皇帝了;而赵煦死的那年才25岁,但自打他10岁即位算起,已经过了15年,当时大宋江山指定不能交给一个10岁的孩子,自然由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废止了王安石变法,加之高太后对赵煦管理过严,慢慢长大的赵煦不仅对抗高太后,还在宫内夺权中获胜,从他14岁到17岁亲政,一直和高太后上演后帝争权,高太后死后,赵煦亲政,不仅贬斥司马光、苏轼等人,还用章敦、曾布推行王安石变法,而且对西夏作战也屡有建树,迫使西夏乞求议和。可以说赵煦并不昏庸,而且文韬武略上颇有政绩,只是25岁就病逝。因他膝下无子,就由赵佶当皇帝了。就这点来说,李煜和赵佶都是不想当皇帝却被扶上皇位。

其二,李煜登基后先向赵匡胤请和,然后私下练兵,准备任用韩熙载,只是江山倾颓之势无法扶正,从而李煜在赵光义打来时做了亡国之君,因写一首《虞美人》而被赐死。赵佶登基后任用贤能之人,继续推行新法,只是从任用蔡京、童贯开始,统治腐朽,吏治腐败,民不聊生,起义不断。虽然他并非亡国之君,但依旧在靖康年被掳走,被金国人折磨了整整8年才离世。因此,二人命运高度相似。

其三,李煜和赵佶都擅长琴棋书画,李煜的诗词,赵佶的瘦金体都流芳百世,只是都因亡国之君而成为后世帝王警醒的反例。

赵佶登基后,不仅亲自主持科举,还不拘一格,集全国之力办学培养书法、绘画、蹴鞠和音乐等才子并加以任用。一时之间,全国都争相学习琴棋书画、四书五经,希望能得个一官半职。顺便得说明,徽宗时书画院是全国要求最严,造诣最高的地方,尤其是绘画,更是由赵佶亲自上课、出题、监考和评卷。由此选出了不少人才,比如:写字好看的秦桧,画《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蹴鞠超凡的高俅,还有就是画《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

王希孟当时只是个16岁的孩子,还是赵佶破例选中的徒弟。要知道皇帝收徒的先例可不多,王希孟能被书画早已成名,在绘画上登峰造极的赵佶看中,足见王希孟的天资聪颖和画艺高超。据传,徽宗曾以“踏马归来马蹄香”为题,考验画师们,“踏马”、“归来”和“马蹄”都好画出来,可“香”无形,难倒了一大群画师,只有王希孟在马蹄周围画了几只蝴蝶,便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等到来年,宋徽宗就给王希孟“千里江山”为题,让他出去游览大江大山,回来画出《千里江山图》。只是,说来容易做来难。王希孟游览时,见到了好多宫内难见的民间疾苦,他的心性和想法难免有所改变。等到他画时,更是废寝忘食,一连画坏了十多支笔,20多张绢纸,等他终于画好后,一幅大气磅礴,气韵贯通,浑然天成,巍峨秀丽的《千里江山图》就已经在长度上是以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两倍了,而且线条和绘画技巧和张择端不相上下。但王希孟并未止步于此,他向徽宗要来了价值连城的玉石,也就是石青和石绿;当然,王希孟也并不是直接用这两种石料做染料的,而是把石青的原材料蓝铜石、石青的原料孔雀石、青金石、赭石、朱砂、雌黄和砗磲等石头磨成粉,经过日夜无歇的反复提炼,用这些分别经过线稿、铺墨、罩色、染色、复色和固色等步骤,也就是在绢面是用淡墨勾勒山水轮廓、分出主层次、再根据画色明暗用画笔涂抹,用赭石铺上底色,构成山脚下的颜色,山顶上施加绿色。这样子能保证画卷千年不掉色,但是一开一卷之间会脱落颜料。

而这画卷后来由徽宗赐给蔡京,由蔡京题跋,曾多次被收藏到皇宫内,时至当时,溥仪将此画带出皇宫后,几经转手变卖,后来由一个晋商买得,不知怎地,现在竟然落到了鬼子手里。面对这样绝世的千古宝画,自然是要运到日本的。

“哦,原来是这样,可王希孟怎么18岁就没了?《千里饿殍图》是怎么通过《千里江山图》呈现的?他是怎么被奸佞害死的?死后葬在何处?”刘景荣感觉没听过瘾,就继续问:“靖康之变后,《千里江山图》又是怎么流传的?儿皇帝溥仪卖它是何居心?”

“够了,别没完没了的了,今天时间够长了。”仙姑接着说:“王希孟也好,《千里江山图》也好,里面的事情我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刚刚有详有略的讲,也是希望你能在图中亡灵的指引下把这幅古画截到手,可千万别辜负了他们。”

“仙姑说的是。”刘景荣赶忙答应,随后继续说:“被你这么说,我心里顿时明白了,看来掌司让我们取来这幅画不仅是为了让国宝留下,更让冤魂入地府。”

“不单是这,昨晚你们遇到的就是图里的冤魂从图中出来给你们指路。”仙姑回答:“只是由于宋朝官话和现在的官话差别太大,你很难听懂的,也就是双方很难通过语言传达信息。所以,我还是帮帮你们吧。”

刘景荣忽然感觉自己的脸痛痛的,一看火烧云正在他面前掐他,正要继续扇他,刘景荣赶紧躲避,火烧云一巴掌才打空。他连忙问:“你干嘛打我?”

“好了,你可算好了。”火烧云随后解释:“你刚刚说给仙姑诵经,念着念着就不动了,本以为你是累了休息,可过了好久了,我就感觉事情不对劲儿了,就开始摇晃你、叫你,可你怎么叫都不应,我就掐你,扇你好一会儿,终于把你扇醒了。”

刘景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灵魂出窍了,怪不得对外界的感知丧失,对火烧云的关切和扇打都一无所知。

之后,刘景荣一到白天,就安排人去化装侦察,能遇到无人行走的安全路段就抓紧时间行军,每走一段就立即找安身之所。他们本就走的是县区交界的地段,多是山地和河流,少有田地交界,因此十分方便随时就地隐藏,加上他们从八路那儿学来的伪装技巧,自然能应对突发状况。

一到晚上,刘景荣就放出仙姑,凭借仙姑的寻找亡灵并与其语言和沟通能力,带大家沿着小路行进,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经过6昼夜的奔袭,终于提前赶到了家岭村。

辰飞读到这儿,顿时懂了三爷的用心,他在挑选人员的时候,就从工兵连队选拔了些人,他们不仅会开道修路、搭桥清障,还会埋雷爆破、设置陷阱等技能。只不过,那时的兵种虽然分开,但是都相互学习和演练,工兵也练习射击和阻击,步兵也练习修路和埋雷。何况,不少人本就是木匠、瓦匠、铁匠或皮匠,学起来自然快,而且还能根据经验玩出新花样。所以,当时好多人都是一专多能的。

至于广悲那一支队伍,他们路途更远,走的路线也更加危险,二人约定在初亥时二刻(晚上9:30左右)动手,早晚不能多于二刻,防止一方行动,另一方得到线报而改变路线。只是,这其中的变数大多不由人定,他们又能否同时进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