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状元郎的商户妻 > 第150章 书坊偶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不知不觉已至11月末,扬州气温逐渐凉了下来,宋家也迎来了马铃薯收获的日子。

昨日宋大树专门进城询问起采挖马铃薯的时日,宋大勇这才猛然想起还有这茬事。

从马铃薯种下后,便没有回去看一次的宋大勇,也不知现在长势如何,何时采挖最佳,便主动询问宋大树,听从宋老头的意见,两日后回村开挖。

见证收获的时刻,怎么能让自己缺席,宋时落早早就期待着收获之日,不论是马铃薯还是红薯。虽然知晓无论亩产还是个头大小肯定不能和前世相比,毕竟缺乏优良的种子和肥料。

但她却有信心同这里相比,不论是亩产还是马铃薯的质量,不过没有亲眼见到心中终归没有完全落下。

在确定回村之日起,她便开始规划马铃薯的销售方式,毕竟如此大量的马铃薯可不是留给自己吃的。

如何销售关系着利润的薄厚,最为薄利的便是直接出售马铃薯,不做任何加工,但这个不仅仅是薄利的问题,最大的问题便是销售。

物以稀为贵,买卖也是如此,越是稀罕的东西越是能卖的上价,越是能卖的毫不费力。

马铃薯可是个好东西,煎炸焖煮皆可,且马铃薯的受众较广,基本很少有人不爱吃。

现在正值宋家买卖低谷期,若是能打好马铃薯这一战对于宋家至关重要。

闷头在家写写画画了半个时辰,选出几种方便美味的马铃薯美食,想到缺乏佐料,便上街购买散心。

秉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第一站去的当然是自己的铺子,在挑选好辣椒、醋、豆油和猪油等基本的调味料,却在西红柿这一材料上犯了难。

没有番茄酱,薯条就失去了灵魂,直到这时她才猛然意识到来到这里这么久,她好像从未见过西红柿,不知道是自己恰巧没见到过还是此时并未引进此物。

“管事,你可知一味名叫西红柿的食材。”想到西红柿的特点,她接着补充道,“也可能是一种水果。”

管事听罢,想也未想直接摇头,“从未听说过,倒是有柿子这种水果,每年中秋前后便是柿子成熟的季节,不过咱们铺子并未售卖过此物。”

“也有可能不叫西红柿,外表类似圆形,颜色是红色的。”

“这个.......我一时也想不出,小姐若是不清楚名字想要弄懂,可以去书坊查阅一番。”

书坊里专门有记载各地农作物的记录,将大庆各地的农作物均收录其中,不仅介绍了种植所需的环境和生长的地点以及如何种植的技巧,还在不同菜蔬下配有相关的图片,让人查阅时能一览全貌,不至于以后见到此物却对不上。

“多谢管事提醒。”怎么忘记这一点了,真是不应该啊,宋时落遂高兴的前往书坊。

去的还是之前去过的砺耕书坊,一进门,砺耕书坊一楼人还不少,小二和掌柜的都在忙碌着招呼着客人。

一眼扫过去,基本全是身着长袍的学子模样,有些在翻阅书籍,有些还未找到想要的书籍,眼睛盯着书架,边走边找,完全沉浸其中。

还有一些是结伴而来的,停在书架前,手中拿着一本书籍,两人边看边小声的谈论,气氛安静文雅,宋时落一瞬间有种回到大学图书馆的感觉。

掌柜的此时正在结账,宋时落不经意看了眼柜台上的书籍,均是科考文卷一类的,她心中突然想起了叶景琛。

看到眼前学子们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模样,不由的为叶景琛感到压力,这个时代的科考绝对比高考的难度更大吧,或者二者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上次乡试,她可是亲眼见识过的,参加者有年纪十多岁的少年,已至知命之年的中年,甚至还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者。一场科举,可谓三代人同时竞争,令人唏嘘不已。

想到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故事,瞬间也能理解了。

来年便要参加春闱的他,现在定然也是如这般勤学苦读吧,宋时落边想边往二楼走去。

一入二楼,空空荡荡,一人也无。果然热闹是一楼的,二楼什么也没有,不对,宋时落摇了摇头,看自己一眼,还有自己。

如此经营状况,也不知道砺耕书坊的东家日后会不会将二楼撤了,宋时落心中暗暗决定多买一些,免得日后没得买了。

与上次走马观花不同,这次她走到农作物专区后,一本一本的仔细翻阅起来,看到有用的信息,或者自己没有见识过的全部都放在一边。

本是冲着各地农作物收录大全来的,结果却在一边的各地风俗人情及县志、游记一类的书籍中看的津津有味,不能自拔。

直到一道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将她从书中拉了出来。

“在找什么?”

从宋时落刚进书坊时他便看到了,见其目不斜视的径自去了二楼,想到二楼的书籍,他便知道对方的意图。

再选好自己所需的书籍,结账以后,见对方还未下来,便想一探究竟。

到了二楼,看到的场景让他不由的一笑,原本应该查找农作物相关书籍的对方,却抱着一本游记看的爱不释手。

连他来到身边都没有发现,直到一刻钟后,对方还是一无所觉,他才温声提醒。

“咦,好巧,你也在这里。”宋时落看到身旁之人,惊讶道。

自上次宋家退亲一别后,两人便未再见过,没想到今日却在书坊偶遇,看着叶景琛那依然同往日那般玉树临风、器宇不凡的相貌,彷佛并未收到科考的磋磨。

“嗯,喜欢看游记?大庆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确实让人向往。”叶景琛嘴角微翘的点了点头,看着对方手中的书籍问道。

“嗯,看了游记才知大庆如此之大,而非扬州这一隅之地,让人开阔眼界,怪得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说的,确实如此。”宋时落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