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已近傍晚,忙活了半天的宋时落坐在田间地头,看着眼前的一块红薯地发愣。

太久没有下地干农活,乍一干才发现体力远远不行,才干了一个多时辰便气喘吁吁,浑身汗津津的。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她,对大多农活可谓是熟稔于心、手到擒来,除了上学时间,只要放学、放暑假,便都在田间地头度过。

对她而言,干农活已经是一件习以为常、每日必做的惯例,那时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每日都是活力满满,从不觉得累。

印象中最为开心的便是秋收时节,那时候还没有禁止焚烧秸秆的规定,每年稻谷麦穗收获完之后,家家户户都会一把火烧了留在田里的秸秆,一是省了处理剩下秸秆的活计,二是秸秆焚烧后的草木灰也能为土地整些地肥。

而这可乐坏了他们这些小孩,火烧到哪里他们便跟在哪里,能够通过火种噼里啪啦的声音精准定位,找到被大火烧熟的稻谷,灼热的大火中透出诱人的类似爆米花的香味,这便是他们那时最为美味的零食。

每家田地中总有没有捡拾干净的稻谷麦穗,虽然不多,也足够她们解馋了,一群群的孩子在大火烧过的灰烬中寻找一粒粒雪白的爆米花,一个个吃的像个花猫,脸上却洋溢着如出一辙的笑容。

村里还有一些男孩子,不满足于品尝大火中的爆米花,反而捉来一只只体型颇为肥大的蚂蚱,用小树枝串成一串,放在火中烤了来吃,她那是胆子小,愣子没敢吃,直到后来才知道那是一种美味。

“姐,想啥呢?”坐在一旁的宋娇娇歇息片刻,缓过神来便看到堂姐愣神的模样,不由的好奇出声问道。

“想美食呢。”宋时落回神,顺口答道。

可不是就是美食嘛,一种深埋在记忆中想想便开心的美食。

宋娇娇一听美食,眼睛发亮。自从和堂姐熟悉之后,知道堂姐脾气好,她在其面前更是放得开。

“堂姐,什么美食?我也要吃,嘻嘻......”

宋时落见她如此眼馋,促狭一笑,环顾四周,没有见到蚂蚱,倒是在身旁不远处看到只蟋蟀。

“烤虫子。”

宋娇娇嘴角的笑一僵,顺着堂姐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刚刚还馋涎欲滴的模样瞬间被眼前的虫子恶心到了,彷佛自己吃到了一般。

宋时落见此,实在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宋娇娇发现被堂姐捉弄后,佯装气的欺身而上,双手精准的喵向宋时落的腰间。

这几日两人同住一间房,宋娇娇自是发现堂姐的致命弱点——怕痒,尤其是腰间更是碰不得。

这不,宋时落才看到宋娇娇的动作,便开始求饶,最后还是没能避免被挠了几下痒痒肉才作罢。

如此一闹,两人精神也恢复不少,宋时落想到山下种植的红薯,两人便想在晚饭前去看一眼。

自从上次听到叶老头提及旱情,宋时落便将此放在了心上,果树嫁接一完成,她便规划起了山下的那片荒地。

为预防来年出现旱情,自然要种植些耐旱的农作物,考虑到这里实际情况,一旦出现旱情,农作物减产,百姓吃不饱肚子便是必然,所以种植的农作物最好能够充饥。

如此一来,脑中便闪过几种耐旱充饥的农作物,红薯、马铃薯、玉米、芋头。

最后又根据土壤环境、种植季节、储存难度等,宋时落决定种植红薯和马铃薯。

扬州府一年四季气候适宜,即便冬季气温也不会很低,这对于农作物生长比较有利。

现在正是九月底,正是种植红薯的季节,家家户户基本都会在菜园子或者屋后荒地处种植少许红薯,改改口味,也能节省一点粮食。

另外一种马铃薯,除了考虑它的充饥性,更多的是马铃薯在宋时落的眼里属于全能型选手。

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营养,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材,煎炸焖炒无一不可,且样样美味,想想她都想流口水。

没看到?那是没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现在的马铃薯大家基本全部整个水煮或火烤了吃,自然没那么受欢迎了。

相信她,只要随便拿出几个菜谱,即便没有旱灾,她也不愁马铃薯卖不出去。

还有一点便是山下那片荒地是沙壤,土地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较好,适合种植马铃薯,且马铃薯的生长期较短,只需两至三个月即可,能赶在冬季之前成熟。

宋时落将计划一说,宋老头便点头应下,家中正好有剩下没用完的红薯苗,本来留着打算喂猪的,这下正好派上用场。

第二日宋老头便带着儿子宋大树、孙子宋时昌在山下忙活开了,用了两天的时间,将山下整片荒地种满了。

值得一提的是,宋家的动静被村里人瞧在了眼里,有些同宋家关系好的便上前打探,宋老头也没有遮掩,便将心中的担忧说了一遍,毕竟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整日侍弄庄稼怎么可能不知道今年气候异常,见宋家近年来发展顺畅,便有那跟风的也将荒地菜园等种起了红薯和马铃薯。

到了山下,看到红薯苗已经缓了过来,算是种活了,宋时落心中松了一口气,看了眼地上的草木灰已经和土壤融为一体,土壤的肥力暂时应该没有问题,但只凭借这些草木灰想要收获高产的红薯显然不可能。

“红薯喜欢钾,有钾薯安家;前期氮后期钾,反常施肥薯白瞎;一根红薯一把灰,红薯结成一大堆。”

在红薯成长期,要注重施氮肥,让红薯快速长叶生根,根靠叶去养,叶旺根来长。

这里可没尿素,想要补氮肥,只能靠农家粪便,宋时落回到家便将此事同宋老头提了下。

心中忐忑,毕竟农家粪便是这里唯一的肥料,稻谷田地里怕是都不够用,可是没想到宋老头只是犹豫了一瞬便应了下来,让她有些受宠若惊,有种突然被狠狠信任了的沉重感。

宋时落不知道的是在今日之前宋老头已经去山下看过红薯苗了。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种了一辈子红薯的他自然一眼便看出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