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句话,让在场众人反应不及,惊讶不已,包括宋时落在内。

宋大勇: ……

他有些不明白,他们一直讨论的是退婚之事,景琛侄儿怎么突然问及成婚之日。

成婚?

明白过来的宋大勇心气瞬间顺了许多,现在提成婚,用意很明显,这是将刚刚自己的话听了进去,站在宋家角度思考,尽量降低宋家的风险吧。

想到刚刚夫人同自己说的话,这不正好应证叶景琛中意落儿之言嘛,不想放弃这门婚事,为之努力的表现。

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叶家侄儿学识好,眼光更是不错,看着叶景琛的态度明显好了起来。

“成什么婚?叶氏看看你教出的好儿子。”叶老太现在的心情可谓是九转十八弯,听到孙子突然提成婚不由得朝着叶母发火。

“咱们叶家是找不着媳妇还是咋地,宋家要退婚,你们还上杆子求娶,不想着为儿子的前程寻些助力,你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待来年春闱,琛儿便是想娶官家千金也是值得。”

叶老太心里又急又气,拍着桌子喊道。担心宋家应下,话语中充满暗示,就差明确告知叶景琛母子俩,知府大人看中景琛的事了。

要说叶母心里真的没有想法也不可能,可她一直以来都将丈夫和儿子看的比较重的,丈夫去世后,儿子便是她的主心骨。

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

身为妇道人家,大道理她确实不懂,凡事首先考虑的便是儿子的感受,儿子中意宋姑娘,她便支持。

宋时落不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只是乖乖的站在一旁,毕竟这里女子都羞于谈论婚事,她能站在这里旁听自此已是出格。

看到叶家对于这门婚事泾渭分明的态度,以及叶老太刚刚对叶母的怒斥,不由得感慨,婆媳果然是千年难题啊。

额......

好像有些偏离主题了。

“阿奶,没有所谓的官家千金,只有宋家之女,这门婚事还请阿奶不要再插手阻拦。”七窍心思的叶景琛,怎么听不懂叶老太的言下之意。

上次婚事变故便是因为想要偏帮李家所起,那么今日这出闹剧也该有动机才是,应当同阿奶口中所说的官家千金有关吧。

至于是谁参与了此事,他暂时没有多想,当务之急便是将眼前的难关度过。

叶修武和叶老太听到了叶景琛坚定拒绝的话语,脸色都不好看了,真是不识好歹,油盐不进。

叶老太还要出言,被叶修武一把扯住,刚刚侄儿的眼神他看明白了,在继续下去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了。没有好处的事情他肯定不能做,还是及时打住吧。

“还请宋伯父再信我一次。”叶景琛再次说道。

宋大勇夫妻俩心中动摇,实在纠结的紧,既担心日后门第不配与女儿不利,又舍不得错过如此优秀且中意女儿的好儿郎,二人目光皆看向女儿。

感受到众人目光的宋时落,有种当众被点名的感觉,觉的应该说点什么,可是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原谅在下冒昧,不知宋姑娘何意?”叶景琛唐突的问道。

看来今日婚事结局如何全在宋时落一息之间,他心中除了忐忑还有种尘埃落定的快感,只要是对方做出的决定,不论是继续还是结束,他都能够坦然接受、不留遗憾。

“成婚便不必了。”

闻言叶景琛嘴角溢出一丝苦笑,果然......

“叶公子明年定要要参加春闱吧,距离春闱已不足半年,还是以科举为重,至于婚事,若宋公子春闱结束后仍然不变,便再议不迟,只是我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宋姑娘请说。”没想到峰回路转,叶景琛稍显急切的问了起来。

“我想要叶公子的一个承诺,日后无条件答应我一个请求,当然叶公子放心,这个要求只关乎你我,绝对在大庆律例允许的范围内。”

这个要求可谓是出乎大家意料,不仅叶景琛,便是宋大勇夫妻俩也是一头雾水的看着女儿,不明白女儿脑袋中想的什么。

“好,我应了。”叶景琛应下。

事急从权,搁在以前,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应下这种事情,好似给自己留下隐患一般,未来的某个时刻,可能便会发生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对于喜欢运筹帷幄的他来说明显不理智极了。

叶老太三人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宋家,没有直接回小叶村,而是去了叶景琛母子的住处,好一通耍威风,直到最后叶景琛以免税田等利益威逼利秀,才让三人没那么嚣张,并交待了今日之事的动机。

而身在季府等着叶家消息的程知敏此时还不知宋家今日发生的闹剧,正美滋滋的猜测着叶家何时来提亲呢。

若不是后来季锦书到宋家无意得知此事,怕是她的美梦还要再做一阵子呢。

虽然她的美梦破碎了,但是远在外县的刘珍珍此时却美梦成真了。

话说刘珍珍因为在江都名声毁损而被郑氏送去娘家后,一向以官家千金自诩的他,很是瞧不上郑家,若不是郑氏隔三差五的写信叮嘱她怕是都待不了这么久。

泰兴县内巷街郑家便是郑氏的娘家,郑家老爷子年轻时在府衙任职,是府衙的捕头,虽没有官职,但在当地也算家境不错的人家。

现在年纪上来后,郑老爷子便将职位让给了长子,自己闲退在家。

郑氏是家中长女,现在更是县令夫人,算是家中过得最好的,深得郑老爷子夫妻俩的疼爱,对于此次外孙女的到来更是关爱备至。

郑老夫人看完女儿的信件,便将外孙女的婚事放在了心上。对于郑家而言,打听消息自然不在话下,没两日功夫,泰兴县学识不错,科举有望的学子便被郑大舅全部搜罗过来,包括家境等一清二楚。

郑老夫人在其中删删减减,家世太差的不行,家世门第太高的也不行,学识不仅中榜有望,最好还要名次靠前,日后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