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状元郎的商户妻 > 第51章 收购黄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勇在城里做买卖要用,想补贴些村里人,让大家伙赚点银钱便提高了价钱。你和村民说一声,想卖的就这两天拿到我家就成。”

这事虽是好事,但毕竟容易惹人怀疑,且不说还有一些嫌你穷怕你富的村民,宋老头活了一把年纪自然留了个心眼,没说实情。

“这是好事,我一会就和大家伙说一声。”

等宋老头走后,村长便将他的来意和妻子说了,方氏听罢便道。

“他们这不就是给村里送钱嘛,有这么好的事吗?不会有什么事情瞒着吧。”

“我也想不懂,城里一文钱一斤就能买到,大勇却到村里三文钱两斤收购,实在让人不得不怀疑。”

“反正天色还早,要不让长江去城里一趟,仔细打听打听,莫不是黄豆要涨价了?”

最终夫妇俩便这么商定了,宋长江也脚步匆匆的往县城打听消息去了。

而宋伯山则将宋老头说的事情告知了村民。

得知宋老头以三文山两斤的价格收购黄豆,村里顿时像炸了锅似的,一时议论纷纷。

“村长,这是真的吗?我家的黄豆可都放着没动呢。”

“是啊,真三文山两斤?有这好事?”

“谁说不是呢,拿去大集也只给一文钱一斤,宋老头莫不是糊涂了。”

“大勇不是在县城做买卖吗?不会黄豆涨价了吧?”

……

一时间议论不停,有高兴的、好奇的、也有怀疑的,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宋伯山听着大家伙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忙摆了摆手,清清嗓子。

“都静一静,事就是这么个事,想卖的拿着黄豆到宋家就行,有其他问题的也直接到宋家去问便是。”

村民们听此便纷纷散去。

随后,便有人回家直接扛起黄豆去了宋家,生怕去迟了宋家不收了,这等好事可不能错过。

还有一些心存疑惑的,回家犹豫一番后,也背起一袋黄豆往宋家走去,左右也不是啥值钱的东西,背点过去试试就知道了。

也有极个别人与村长一样,差家中小辈去县城打探消息的,生怕黄豆大涨或有其他隐情卖亏了的。

而从村长家回来的宋老头,一早便将秤准备好放在院子里,专门在家等着有人来。

如他所料,并未让他久等,村民便陆续扛着黄豆登门,宋老头夫妻俩和大儿子一家都在旁边帮忙。

宋老太和吴氏忙着招呼村民、检查黄豆质量,宋老头和儿子宋大树负责称重,宋时昌也在一旁计数、发银钱,一家人忙的不可开交。

拿到钱后,大家仿佛才信真有这好事,个个笑容满面。

当然,他们高兴的同时也没忘记询问,宋老头便将对村长的说辞又说了一遍。

“大勇是个好孩子,富了也不忘咱们。”

“是啊,咱们能摊上这种好事,多亏了大勇。”

“往年收的黄豆吃不完都喂猪了,哪能想到这好事”

“是啊,今年黄豆谁还舍得糟践。二伯,你们要收多少黄豆?我家里还有一些,一会背过来你们还收吗?”

“是啊,收多少,收几天?”

“只收咱们村的吗?我闺女家种了不少黄豆呢。”

“对呀,外村的收吗?我家闺女那也有,”

……

一时宋家院里人声不断,闹哄哄一片,听到村民的问题,宋老头忙放下称。

“大家也知道黄豆扛到县城也只能卖一文钱一斤,可能还卖不出,我家老二三文山两斤收购,主要是想补贴咱们村。

所以啊,咱们村的有多少都收,外村的暂时就不收了,如果后面还有需要,我在告诉大家,大家就把闺女家的娘家的都拿过来。”

听到宋老头的话,大家有些失望,这种好事要是能让娘家、出嫁的闺女也摊上就好了。

但也让一些人打消了犹豫,本想着会有什么隐情,可宋家并不是无限收啊,看来宋家真是富了想补贴大家的,心里默默感激宋家。

待这一波人都走完了,宋老头让老大将刚收到的黄豆都整理好对外院墙处,这几天是晴天,放在外面也可以。

照着速度,估摸着也就再要两天就能收完,到时就将大孙子连人带黄豆一起送去县城。

“老二,大勇怎的突然收购起黄豆来?”宋柏林从院外走进来,开口问向自家弟弟。

正在忙活的宋老头停下手里的活,转头看向走近的大哥。

“大哥,大勇在县城接了个单,需要黄豆,想着提拔下村里,便想从村里收购,让大家也能得几个钱过年。”

“三文钱两斤,这价真的不会赔吗?”宋柏林担心的问,侄子想拉扯村里,这是好心,但也要保全自己才行。

宋老头知道大哥是操心大勇,但又不能贸然将他们用黄豆种新菜的事说出来,毕竟孙女也没将具体情况告诉他,估摸着这事应该像秘方那样是不能泄露的。

“大哥放心,老二做事稳当,不会赔的,顶多就是少赚俩。”

“唉,大勇这孩子仁义,确实不错。”宋柏林听到弟弟的话不由的感慨道。

宋老头听着这话,满是褶子的脸都不由舒展了些,夸自己儿子不就是夸自己嘛,俗话说得好“老子英雄儿好汉”。

“大哥,你家要是有多余的黄豆,尽管拿来,我们给你称了。”宋老太在一旁提醒道。

“对,大哥,你让大海将黄豆扛过来,再有两天收好了,就让时昌送去县城。”宋老头想起大哥家还没拿来黄豆,忙顺着老婆子的话说下去。

宋柏林本来担心弟弟家会亏本,便没将黄豆送来,这下确定他们心里有谱了,那就回去让儿子将豆子扛过来吧,毕竟那东西在家也占地儿。

见大哥应声离开了,宋老头忙活起来,反而宋老太走到他身旁说起了话。

“大嫂娘家和梅子家的黄豆咱们也不收吗?”

虽说暂时不收外村的,但自家人毕竟不一样,孙氏昨儿已经问过她,能不能将娘家多余的黄豆也拿来,自己和老头子也同意了。

大儿媳娘家的拿来了,大嫂和侄女那边的不收也说不过去,可自己说出去的话也不能自己打破吧。

“大嫂如果问了咱就收,不问咱也别提。”宋老头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