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兴把宋祈生带回去的时候,姜老太丝毫不客气地给他翻了好几个白眼,宋正兴也只能连连道歉,又连连道谢。
姜老太在他走了之后还恨不得啐他一口,别人看不出来,姜老太这些年过的桥都比他们走的路要多,她还能看不出来吗?
姜兆年在哪里捡到的小孩,两岁的小孩能走离大队这么远?
那小孩那时候可是喊都喊不醒,做人家爹,把人好好一孩子搞成这样。
真的是,宋家婆媳什么样,姜老太也是见识到了,再怎么样,怎么至于让孩子就扔在那里 ,那她们有想过孩子可能会死吗?
宋正兴还真就什么都没发觉,他就觉得是生生跑出去跑远了叫姜兆年给捡了回来。
宋祈生两只腿不自然的打着颤跟着宋正兴走,还是姜老太看不下去了,叫宋正兴抱着回去。
宋正兴把宋祈生带回去,关切的问他:“没事儿吧生生,有哪里不舒服吗?”
宋祈生坐在床上指着自己的腿,那里已经肿起来了,脚踝青紫一片。
宋正兴心疼地抱了抱宋祈生:“你没事儿跑那么远干嘛,这块腿上就是走多了,摔倒是不是,没事儿啊,没事儿,等明天消肿了就好了。”
宋祈生没有回抱他的父亲,只是睁着他的眼睛看着他,看着他疲惫的双眼,和为了找他的眼眶里的红血丝。
又看了看自己时不时抽搐的双腿,他自己挪进了被子里面。
——秋收完,交了指标之后就是按公分领粮食,新知青今年肯定是领不到多少粮食,不过幸好东北土地大,土壤也肥,交了指标一分,也还算多。
梁进做主留一些粮食借给知青们,还在大队里开了会,大伙都同意多的一部分拉到县里供销社去卖。
私人买卖粮食是不允许的,但是大队出面就可以卖,卖完的钱会分给队员们,也会留百分之十到大队的公账上。
这年头农村攒下点钱不容易,倒卖这事儿会被抓,所以粮食收成好的话,大家都想送到供销社去。
姜兆年开着拖拉机拖这些粮食,也有几个知青想一块搭到县里面,买点厚棉袄什么的或者置办点东西,姜兆年看没什么位置了,就让他们走去县里。
到时候卸了粮食一块在百货大楼前前坪集合一块儿搭回来,周英华还有余伟和杨柳和杨运昌,新知青里只要陈红不去。
正好闻歆也要去一趟买点布给皎皎做小衣服,就一块儿了。
姜兆年开着去供销社,闻歆是去百货大楼买布料去了,她手工绣东西细致,尤其还有姜老太,她可是以前在最晚的那个朝代是在宫里头做过绣花娘子的。
姜老太自己还有一台缝纫机器,即使太旧了,而且这么多媳妇,要是给一个用了就得全给,她生怕来个不珍惜的,于是几个媳妇都没给碰。
选布料的时候,几个知青也紧赶慢赶的都到了,有去杀五花肉买点心的,也有来选布料的。
周英华还想买个火炉子,京省的冬天没有火炉子都不好熬,东北的冬天可比京省的冬天更不好熬。
衣服她妈给她带得厚,那种20斤重的军大衣她妈都给备了一件,所以她都是买些吃的消耗品。
杨柳还得买一床被子,她南方来的,这时候还是秋天她每天都冻的瑟瑟发抖,觉得秋天都比他们那里的冬天冷,自选了一个棉芯儿,也来选布料,被套自己做比成品便宜得多。
刚好和闻歆一块儿撞上。两个人一块儿选布料,眼光竟然很相似,一块儿选完了,闻歆给她一些面料的建议综合预算就都买好了。
闻歆还去买了一个小奶瓶,因为实在有时候涨奶,用碗喂皎皎老是会溢出来,裹布湿哒哒的不说还浪费。
闻歆按照姜兆年平时穿多大置办了一身衣服,又给姜老太置办了一身,上次闻重光给她一百,现在也不算拮据。
杨柳在这边不适应在于不适应餐餐吃一些馒头和窝窝头和红薯白薯什么的,东北虽然不是完全北方那样,餐餐吃馒头面条,但是稻米价格算比较高,所以农村还是以窝窝头白红薯为主。
她就还买了五斤米回去,还是太怀念大米饭了。周英华买东西是没有太考虑预算,想吃啥买啥,她家里边每个月给她寄钱和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