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诬陷叛国?反手起兵造反 > 第120章 天和,阴德,皆俱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天和,阴德,皆俱损

杀俘向来是大忌,

更何况,还是多达53万之巨?

假如秦天没有称帝之心,倒也罢了,没什么可犹豫的,全数杀绝。

先解决掉眼前困局,管他事后洪水滔天。

但想在将来坐上那张龙椅,他就不得不谨慎对待如此多的俘虏问题。

试想,若是他下令全杀了……

百姓们会怎么看?

这段时日好不容易聚拢起的民心,将瞬间瓦解崩塌。

所有百姓都会认为,自己残暴不仁,暴戾好杀,以后怎么坐皇位?

难不成,将所有反对自己的百姓统统杀掉?有一个杀一个?杀到大乾血流成河寸草不生?

放?

绝不能放!

脑瘫才会放!

放回去,女帝转眼之间就能增兵53万。

若俘虏收押……

53万张嗷嗷待哺的嘴,

每一天,都会消耗海量的粮食。

他刚刚在安置于瓮城内的俘虏营巡查了一圈,做过一些了解。

和当初的林苍擎一样,他可能很快就得面临缺粮的困境。

至于全城征粮,等同饮鸩止渴。

冀州各郡城互通的粮贸交易,只够百姓们所需,勉强维持住一个平衡。

他若横插一脚,强行征收,打破这个平衡,所占领的郡城内百姓纷纷缺粮,陷入饥荒,自己这个土皇帝管不管?

因此,只能等待后方的运粮队。

但就算运粮队到了,白白喂养53万张嘴,把库存吃垮了,往后怎么办?

无需女帝出手,他麾下的几十万兵马,自己就得活活饿死。

最后只剩下收编,将53万北伐俘虏纳入镇北军体系,这就不算是白养。

问题是,这些士卒的家眷亲族都在女帝掌握的州郡之地内。

开战时,若女帝以他们儿女父母的性命相威胁……

毫无疑问,必反!

“唉~”

“如果诸葛亮在就好了。”

“可惜这年代特么的没手机!”

诸葛亮正在兖州境内忙着收复剩余的三座郡城,距离太远。

假如有手机,一个电话甩过去,估计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好在,目前拥有足够多的积分。

身边没谋士,那就兑换一个出来,为眼下的无解难题出谋划策。

摇了摇杂乱的脑袋,秦天正准备打开金手指谋士面板,抬头一看,才发现慕容武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堂下。

看情况,似乎等待了很久。

可能见自己愁眉苦思,才没出声打扰。

“什么事?”

秦天开口问道。

“侯爷,末将刚收到派出去的催粮兵回报,秦总管亲自押送的这批粮草,大概还需要四天左右才能赶到。”

“四天?延误这么久?”

秦天眉头一皱。

按照时日来算,应该是明天。

当然,这也不能说是延误。

秦伯在大后方为前线大军一批批的调派运送粮草,从未出现差错。

正是这个原因,他领军在外作战至今,基本没关注过后勤。

只要不出现问题,无需他亲自过问,自有下面的人安排妥当。

不然,事事都由他这个镇北侯经手,要后勤各级官员何用?

但这几天,突然多出来53万的俘虏,军粮储备耗费太大,完全打秦伯一个措手不及,这才致使后续的粮草没能衔接上。

下方,

慕容武同样满目忧虑。

看了眼秦侯爷,踌躇了少许,还是开口提醒道:

“侯爷,刚刚末将顺道前去清查了下,我军的粮食不多了,虽然这段时间全军都已经在逐日的缩减伙食,但多了这么多的俘虏,消耗还是太庞大了,剩余的军粮最多只能支撑一日,明天可能就会断粮。”

“……”

秦天闻言脸色一沉,当即挥手道:“传本侯令,所有俘虏一天一顿的饭食再减半,饿不死就行。”

“喏。”

待慕容武退下后,

秦天也不再磨叽,立即打开谋士面板。

巡视了一番,又略微权衡了下,便默念一声,关闭面板,耐心等待。

等了一两炷香的功夫,就见视线中一名府门守卒快步奔来。

“报!禀侯爷,府外一位百姓求见,自称……”

“见!”

不等士卒说完,秦天直接抬手打断。

“喏!”

很快,

一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人缓步而来。

身穿一袭深灰色长袍,头束纶巾,脸庞略显削瘦,身材适中,不高不矮,蓄着醒目的八字短须。

其目光深邃内敛,却又好似隐隐迸发着一抹锋芒。

久盯之下,没来由的总让人心底有种发毛的惊悚感觉。

走到堂前,他嘴角带着一丝微笑,躬身行礼。

“草民贾诩,拜见主公!”

“文和请起。”

秦天笑着微微抬手,特意避开了对方的目光。

和始终温文尔雅的诸葛亮不同,眼前这位眼神太过于犀利。

加上知晓其千古名号,多少让秦天心里有点发虚。

“咳咳,那个……贾诩啊,自今日起,你就作为本侯的军师,为本侯排忧解难。”

“是,诩多谢主公重用。”

贾诩再次弯腰行了一礼。

随后,他直起身子,轻抚了下八字胡,道:“主公,诩在进城时,经过瓮城,一路所见,稍加打听,大抵弄清楚了主公现今所忧之事燃眉之急。”

“哦?说来听听。”

“俘虏太多,粮草无以为继。”

“那军师何意?”

“杀!”

贾诩毫不犹豫的吐出一个字。

紧接着又道:“为今之法,只有将其全数杀尽,否则必将我军拖垮陷入危局。”

“嗯。”

秦天点了点头。

对此,他没有感到丝毫意外。

身处他这个位置,考虑的是大局。

走到这个地步,他也绝无回头之路。

而且一旦战败,牵连甚大。

所死的并非只是他一人,麾下几十万镇北军,还有那些投降的郡兵等等,全都将以叛贼论处人头落地。

面对现在的困境,在心理上,他当然清楚唯有杀光俘虏才对自己最为有利。

所以,为何没有兑换凤雏庞统、郭嘉荀彧或其他谋士,而兑换出贾诩?

原因便在于此。

“杀俘容易,关键是,如此多的人,该如何杀?如何才能既为本侯解决这个麻烦,同时不产生太大的民心影响?”秦天问道。

“这个并不难。”

贾诩迟疑了下,微微沉目道:

“诩有一计,只是……只是稍微有一点点伤天和,损阴德,只怕主公不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