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诬陷叛国?反手起兵造反 > 第114章 三日,必亡,奠基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章 三日,必亡,奠基业

时间快速流逝,

天上太阳,从最初的高悬于顶,渐渐滑落向西。

到了最后,又渐渐洒下一抹抹的昏黄。

其下的大地之上,不计其数的黑压压士卒滚动如洪流。

但却又泾渭分明。

一大片向前奔涌,

另外更加庞大的一片,则在后紧紧追杀。

中间隔了一大段十分明显的界限。

两股大军就这么从上午追到了下午,又从下午追到了黄昏。

你追我逃的速度,随着体力的透支,也从最开始的迈步急奔,到渐渐的降速小跑,再到目前几乎原地蹒跚而行。

而双方之间,始终相隔几百步的距离。

蹒跚进军的北伐兵卒前,

林苍擎坐在车内,躯体随着缓慢移动的车身,时不时的晃动一下。

但他毫无所觉,整个人完全如同失了魂般,怔怔出神,一动不动。

呆滞的虚白面容,阐述着一个名为心如死灰的词汇。

直到马车彻底停了下来,林苍擎才微微惊醒,起身走出了车厢。

车外,

密密麻麻的士卒,个个精疲力尽。

有的,在大口喘着气。

有的,双手杵着武器艰难支撑着站立的身体。

更多的,则直接累瘫或坐或躺在了地上。

昨日弃营后撤,五十多万人,仅随身携带了一些干粮和水,甚至连干粮都带的不多。

加上几乎一路急行了一天一夜,早已到了极限。

吃完了食物,所有人都是又累又饿,几近虚脱。

若不是身为兵卒,体魄比普通百姓强了许多,只怕早就垮了,哪还能坚持到现在?

但相比外在的疲累,更刺痛林苍擎内心的,是所有士卒脸上所浮现的对未来的深深恐慌和绝望。

哪怕是底层兵卒也明白,断了粮食补给,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都将会被活活饿死。

收起目光,林苍擎又抬头向前看去。

几百步外,镇北敌军步卒的身影清晰可见。

虽然和他们一样,大多数镇北士卒都累倒在地,但对方有吃的。

此时趁着这点时间,正一边吃着干粮,一边喝着水囊里的水。

而且状态也与之相反。

每名北伐士卒的精神都极其昂扬,对将来充满了希望。

在这种心理下,就算力竭,也能发挥出一定的战斗力,能够持刀冲杀。

五十多万饥饿疲累的北伐士卒,可能连提刀的力气都丧失了,若对方杀来,定能轻松击溃。

可是即便如此,诸葛亮依然迟迟没有下令进攻。

“可恨!”

林苍擎糯糯着,忍不住呢喃出声。

语调,却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上午返军追杀诸葛亮的兵马,岂料对方毫不犹豫的掉头就跑。

双方本就隔了数百步,一心前逃,都是两条腿,又怎么可能追上?

追了将近一天,也没能追上。

眼前如此战机,对方同样也没打算冲杀。

冷静下来后,林苍擎十分清楚诸葛亮和镇北侯的可恨居心。

这是想不费一兵一卒,将他们拖死。

是啊,可以不死伤一人,就能拖死五十多万敌军,又何必动手?

“主……主帅,进城么?”

车旁,一名嘴唇有点干裂的将领,开口请示道。

林苍擎转首望了眼西侧的一座城池轮廓,那是上党城。

大军行到此处不再前行追杀前面的敌人,或许都疲惫到了极点,但多少还夹杂着求生的心思。

再追下去,绝对会被饿死。

只有进城,才能苟延残喘个几日。

“入城。”

林苍擎微微点头,落寞踉跄的返回车内。

不进城又能如何?

难道真让几十万人饿死在外面?

……

北伐大军后方,

距离数百步开外。

在后面吊了一天时间的镇北骑兵军阵前,

望着前方西行准备进驻上党城的敌军,司徒啸忍不住打马上前了两步,提醒道:“侯爷,敌人要进城了。”

“嗯,让他们进吧。”

“敌军疲饿交加,一触即溃,何不乘势冲杀将其荡灭?”

“此时进攻,敌人在求生本能下,定会压榨出最后一丝战力,这么多人……不说全部舍命反抗,就算半数二十多万,也能给我军造成很大的伤亡,没这个必要。”

秦侯爷摇头道:“没了国内粮食支援,仅靠上党一座城,岂能养活五十多万的兵马?他们撑不了多久,结局已经注定,何必自损实力去急于求成?”

还有一点,秦天没说。

假如将这支兵马击溃,从而分散逃入翼州其他尚未占领的郡城。

得到了人手补充,增强了防守力量,日后能不能兵不血刃逼其归降,就很难说了。

眼下林苍擎率军主动进城,等同瓮中之鳖,就绝对飞不了。

要么,全体饿死在城里。

要么,全部乖乖投降。

等了数个时辰,在天边的夕阳落山前,五十多万北伐大军终于全数进入了上党。

数万镇北骑兵在秦侯爷率领下,即刻向前飞奔。

远处,

原地休整的十几万镇北步卒前,

诸葛亮率一众将领,已等待多时。

见到侯爷,连忙迎了上来。

“亮,恭候主公凯旋。”

“军师不必多礼。”

秦天翻身下马,也不啰嗦,直言道:“敌军入驻上党,军师有何打算?”

“围而不攻,将其困死。”诸葛亮笑道。

“和本侯所想一致,那就安排吧。”

“是,主公。”

诸葛亮转过身体,看向下马而来的几名镇北主将道:

“司马烈,东方炎听令!”

“末将在!”

“……”

“两位率本部两万骑兵,于城南外扎营,敌出即退,敌撤即进,不得与之交战。”

“喏!!”

“段远山,杜云海听令,两位率本部两万骑兵,扎营城西。”

“喏!!”

“慕容武,宇文剑听令,两位率本部骑兵,扎营城东。”

“喏!!”

“主公。”

诸葛亮又转向秦侯爷,躬身道:

“主公领剩余兵马,坐镇城北,提防敌军的同时,以便调度策应。”

“但这只是一个后备手段,敌军无粮,将寸步难行,出城的可能性很低,无需调动兵马驰援其他三处方位。”

“据亮预料,不出三日,林苍擎必亡!”

说完,

诸葛亮又道:

“另外,主公,昨日出营前,亮已遣人传令后方我军占领的几座郡城,包括中山郡和常山郡以及镇北城。”

“总共7座城池,除五千兵马驻防外,剩余全部火速赶来,林苍擎的北伐军被困,后方不必再留太多人手。”

“过个几日,就能汇聚二十多万大军。”

“算上此地我军的原有人马,总共就是四十多万的力量。”

“待林苍擎一亡,携百万王师覆灭之威,乘势分兵,先取翼州各郡,再取兖州。”

“十几日之内,主公便可占据北方两州全境。”

“到时,招兵买马,打造战船。”

“不出意外,早则半月,迟则一月,既能挥军百万,乘船渡河,兵伐中州,决战陛下,问鼎大乾,开创主公千秋万代之基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