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诬陷叛国?反手起兵造反 > 第82章 佯攻,配合,不败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章 佯攻,配合,不败局

对诸葛亮,林苍擎是真的恨之入骨。

镇北侯他自然也恨,但远没有诸葛亮更盛更烈。

当面羞辱就算了,

反诬他是奸逆也可以忍受。

但竟把他堂堂大乾万万人之上的卫国侯,统御百万王师的主帅,说成是应该藏于阴沟暗角的鼠蝇之流。

还有什么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特别是最后那句将他比作只会狺狺狂吠的?条断脊之?,彻底让他破了大防。

如此恶贼,轻易杀了,简直太便宜了。

将其千刀万剐,再寝其皮,食其肉,方解心头之恨!

视野尽头,

弥漫在大地上无数兵马构成的黑影,依然在渐渐显现。

北方平原居多,地势较为平坦,但也有高低起伏的山头和一些林地阻隔。

视线里的那些镇北军,正是从几座连绵的低矮小山树林后涌现的。

“哼!”

“什么军师,不过是逞口舌之快的狂妄之徒罢了。”

“以为有哨骑压制,本帅就无法探知你镇北军的踪迹?就这般有恃无恐的前来袭营?”

“可笑匹夫,等生擒了你,本帅定要让你尝尝何为梳洗褪皮之刑!”

林苍擎冷笑望着远方大地上缓缓向前流动的黑幕。

在下方数里外的中军大营,由于各种地形的阻挡,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距离过远的敌军动向。

加之哨骑被堵在自家大营数里之内,无法探查敌情。

所以镇北军前来突袭,行军才敢这么缓慢,无需担心提前暴露。

但在这里,登高望远一览无余,敌军动静尽在掌握。

时间快速流逝。

不知等了多久,镇北军终于尽数涌出,全部出现在视线内。

20多万的数量,极为庞大。

若是在等同水平地势的近处,那绝对是漫漫无边。

可站在极其遥远的耸高峭壁上,也就是一块巨型的黑色幕布而已,配合地面上的颜色,十分醒目。

又耐心等待了良久,

在太阳几近完全落山时,

视野内镇北军形成的黑幕总算渐渐开进了预定位置。

“传令……”

林苍擎缓缓抬起了右手。

但很快,到了嘴边的命令又硬生生的卡在了嗓子眼里,抬起来的手也始终没能挥下去。

“嗯?镇北军停下了?”

“难道镇北侯发现了是陷阱?”

“不可能!如果察觉出异常,应当立刻后撤才对。”

“……”

一群将领纷纷忍不住上前一步,凝目眺望。

很明显,那块仿佛倒扣在地面中的黑幕凝滞了下来,不前不退,原地不动。

这也是林苍擎没能下发命令的原因。

整个计划,重点在于堵住其退路。

此次围歼,左右翼仅留守营寨5万,各出25万兵马。

设想中,在镇北军行至中军大营十几里处,左右两翼各自分出10万疾行向前进军,再于数里外向中间汇聚。

如此多的兵马行军根本无法隐藏,势必会被前方的镇北哨骑发现,从而快马回禀。

但等哨骑把情报传回去时,镇北大军差不多已经赶到了中军大营,并杀了进去。

同时,后方迂回的20万兵马也成功完成了堵截。

最终,前方20万、左翼15万、右翼15万和后方18万,总计近70万大军集体进逼四面包围,其内20多万的镇北军将插翅难飞。

所以,此战需要打一个完美的时间差,时间上的把控极为重要,不得错漏分毫。

过早分兵包抄,没能将袋口扎住,很容易让镇北军突围出去。

过晚也是同理。

眼下,镇北军距离中军大营尚有大约二十余里忽然不动了,接下来就无法分兵去抄其后路。

四下了望了一圈,

林苍擎拧眉沉思片刻,忽地神色一变,当即连忙转身道:

“狡猾的诸葛匹夫很谨慎,没有冒险进军,必定会派遣哨骑先行探查中军大营左右两翼,探查虚实情况,”

“立即传令轻骑营,剩余7万多骑兵全部出动,散于两翼之前。”

“不计一切代价……哪怕全部死绝!也要给本帅封死两翼道路,不得放一名镇北哨骑进来。”

“否则,一旦被对方得知两侧有几十万大军待命,此次围歼必将前功尽弃!”

……

“前功尽弃?”

驻扎在原地的镇北大军前,诸葛亮看了眼身侧的雷豹,微笑摇头道:

“这个可能性很小,退一步而言,即便是我多想了,林苍擎真的已死,敌军左右大营30万大军未动,导致前去突袭的两路兵马无功而返,也没什么,待他们回来,确定了情报属实,我25万大军顺势攻伐中军大营便可,然后按照你当时所谏,再取左翼,追杀右翼,所以不论真假,我们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军师思虑周全,卑职明白了。”

“嗯,为了防止林苍擎起疑,今夜还需要你率军佯攻一下中军大营,营内留下的敌军绝不会太多,可能只有两三万之数,佯攻的人数也不易过多,等下你从统领的7万平阳郡兵中,抽出2万较为精悍之卒,两个时辰后,出发前去攻伐,不过要切记,不必强攻下营寨,也不必在意杀敌多寡,主要是拖延时间,等到子时两路兵马开始攻打敌军两翼大营时,即刻撤退回来,安全问题无需忧虑,本军师已布置好了退路,倘若林苍擎敢来追杀,本军师必会让他损兵折将!”

“喏!”

待雷豹领命退下。

诸葛亮想了想,又转向另一旁骑着战马的黑瘦年轻将领。

他是司徒啸麾下的一名副将。

司徒啸本部的一万骑兵,四千骑连同一千亲卫跟随秦侯爷绕道突袭王师后勤,余下六千。

其中半数散于外面作为哨骑,半数由他统领待命。

此人长得黑,名字却很白。

“顾白将军。”

“末将在!”黑瘦将领连忙附身。

“如若林苍擎设下埋伏,前方应该就会进入他的伏击圈,我军不能再进,但见到我军停在此地,林苍擎定然会怀疑我会派出哨骑探查两翼是否会有伏兵,因此,我们应当去配合他。”

诸葛亮停了下,便继续道:“顾白将军,你马上再派剩余三千骑兵中的两千人,前去作势突进敌军两翼之内打探情报,若我所料不错,林苍擎肯定会命令骑兵军团封堵,能不能突破封堵深入探查,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令将士们一定要把拼命想要突破进去的姿态做足。”

“喏!”

交代完毕,

诸葛亮抬首望了眼前方中军大营方向。

紧接着,又把目光移向东南方向隐约可见的那个高耸峭壁。

如此远的距离,加上仰望的视角问题,自然看不见上面是否有人。

但诸葛亮依然定定的注视着那处方位,仿佛十分笃定。

凝视了一会儿,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突地一笑道:

“林苍擎现在估计是恨透了我。”

“也罢,此战过后,再送他一句诛心之词。”

“新伤加上旧疾……”

“轻则,恐怕得再吐几口血卧病几日。”

“重则,或许会用得上他自己所打造的那口棺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