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2

闲暇之余,陆诚也没忘记给丁白缨写写信,交流一下感情:

“丁姑娘: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转眼之间,已是数月未见。遥想当初,你我切磋论武,闲话畅谈,无所不言。相处时日虽短,却总让人时时想起,心中挂念。

如今,辽东已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不知这雪可曾落到了京都城,可曾落到了丁姑娘的院中。

闲来无事,与雪中练刀,雪花片片飘飞,落在刀刃之上,消失不见,仿若片片白色樱花,落于陆某心间。

拔刀四顾,却总会忆起姑娘容颜。陆某刀法又有进步,却无人可与切磋,实在遗憾。他日重返京都,再与姑娘杯酒言欢……”

写了这么久的书信,陆诚与丁白缨已经算是相熟的笔友,如今这封信,也算是多少表明了一下心意。至于能否收到丁白缨的回应,陆诚也不着急。

有句话说得好,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

信寄出去之后,陆诚也没有再留意,而是带着十名特战队员,加上丁修、丁显,一起划着雪橇,外出搞训练。

至于军营里的将士们,除了每天的识字学习之外,还要被各级军官们带着,清除营房内外的积雪。

冬天也不是用来养膘的时候,该有的训练绝对不能停下。

陆诚这次敢直接深入赫图阿拉城搞刺杀,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努尔哈赤十有八九会带人前来报复。

如果手下的兵马不能训练好,到时候吃亏的就是自己了。

军营之外的某处平地上,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磕磕绊绊,十来个特战人员总算是勉强可以操控雪橇,向前滑行。

陆诚一边讲述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一边亲自示范。

看着陆诚娴熟的在雪地上滑行,那些特战队员们都是羡慕不已,纷纷用心学习。

其实,陆诚说的再多,还是需要他们多摔几个跟头,自己多摸索一些,才能慢慢掌握相关的技巧。

左右现在也没什么作战任务,滑雪就成了主要的训练科目。

当然,陆诚也不会带着队员们长期待在雪地里,免得造成雪盲症。

此时,时间已经进入了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虽然还没有到最寒冷的时候,可辽东的天气,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如果不是特战队员人人身强体壮,且穿着厚厚的棉衣裘皮,恐怕也很难顶得住室外的严寒。

陆诚在搞训练的时候,也特别会注意结合外界的气温,调整训练强度。

在训练期间,陆诚也没有忘记搞发展。

陆诚所驻守的城堡,只是辽阳城南方的一处小堡垒,类似于一个小镇,防守力量远远比不上辽阳城这样的大城。

为了加强防御能力,陆诚不断的请求熊廷弼,向朝廷多申请一些黑火药,用作守城和战斗。

对此,朝廷倒是也没有含糊,只要不是天天追着朝廷要钱要粮,多要点儿黑火药也没什么,朝廷还是能给得起的。

至于火铳火炮,陆诚并没有要。这年头的火铳枪管,都是用两层铁皮包裹起来制作而成的,质量无法保证,射击速度还非常缓慢。

陆诚虽然知道如何制作燧发枪,后装枪,但手头没有一定的工匠,也很难做的出来。工业基础的限制也是一个大问题。

至于从现在开始搞工业革命,陆诚的家底还不够。

甚至,就连香水、香皂、玻璃之类的赚钱生意,陆诚都没有开始搞。主要还是自己目前官职太小,兵马太少,还没有固定的地盘儿。不利于开始搞发展。

即便是真搞起了发展,赚钱的速度可能还没有抢的快。

或许,等这一次朝廷的封赏下来之后,陆诚如果能够在往上提一提,管理更多的兵马,就可以开始搞一些赚钱的生意了。

搞发展也是要一步一步来的,如果步子迈的太大,就容易扯着…

而且,有些东西太早搞出来,赚不了大钱,还容易被人盯上,最终都有可能为别人做了嫁衣。

虽然陆诚有能力把觊觎自己的豺狼们都除掉,但也不想有太多麻烦。

这一日,天气好了许多,入关的道路也勉强可以通行了,陆诚立刻叫来管后勤的老马,开口道:“老马,你知道番薯和番麦吧?”

“回大人,属下的确听说过,还曾经见过。”

番薯自然就是红薯,番麦其实就是玉米,这两样农作物都是在上个世纪从海外传到大明,并且在东南沿海一带开始种植。

陆诚的这个“后勤部长”名叫马有才,也是辽东本土的一个秀才,年轻时家境不错,还曾出门游学,去过不少地方,算是比较有见识的。

当初被陆诚招募之后,陆诚听说他曾经游历过东南沿海,也算是走遍了半个中国,再加上还有过管理商铺和账户的经历,就把他留在身边,做了个管后勤的小吏,每个月待遇比一位特战队员还高。

“大人,番薯和番麦这两样东西最早出现在东南,之后随着商人流入中原地区。前几年卑职途经中原之时,曾见一些农户种植这些。大人莫不是想要在辽东这里种植?”

“不错,的确是有这个想法。这样吧,你去安排一支商队,带上一些银两,去中原购买一些番薯和番麦。如果中原没有找到,就前往东南沿海,务必要把这两样农作物买回来。”

“大人,辽中之地太过苦寒,也不知这两种作物能否生长。”

“能不能生长,要种过之后才能下定论。每一样都尽可能多买一些,要能做种子的。”

“属下明白,这就前去安排。”

马有才办事还是挺利索的,当天下午就派了一些人手,南下前去购买这两种作物。

当初,陆诚劫掠了一批商队,得到了许多骡马和拉货的马车,就组织起了自己的商队,专门前往关内采购粮食物资。

陆诚刚办完这件事,就收到了熊廷弼的传唤,连忙赶往辽阳城。

刚到辽阳城,见到熊廷弼,就见屋内还站着个传旨的太监。

见到陆诚,熊廷弼也是满脸笑意:“陆千户,皇上这次亲自下旨给你封赏,还不快快接旨?”

传旨的太监上下打量了一眼陆诚,也是露出了笑意:“陆千户果然是少年英才,容貌不凡。接旨吧。”

“是,卑职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辽阳千户所千户陆诚,深入敌后,斩杀叛贼范文程、李永芳,振奋人心,功勋卓着……特此擢升为海州卫指挥佥事,加游击将军。钦此!”

“卑职…叩谢陛下天恩!”

陆诚身着铠甲,单膝跪地,听完太监宣读圣旨之后,站起身来,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

“陆游击,恭喜恭喜。你这次能够斩杀两个叛国逆贼,皇上可是很高兴,在朝堂上当众夸赞了你。还希望你能够再接再厉,多建功勋。”

“末将定不负陛下厚爱。”

熊廷弼对陆诚也颇为满意:“陆游击,海州卫那里目前只剩两个千户所,这几日你尽快带着麾下兵马,前去海州卫驻防。”

“是,大人。”

海州卫属于辽南四卫之一,位于辽阳南部,早年曾是一座土城,在洪武年间得到修建,城墙周围6里有余,城高三丈四尺,绝对是一座坚城。

而且,海州城位于海城河北,玉皇山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万历年间繁荣兴盛,达到了顶峰。

在整个辽东,海州卫几乎是仅次于辽阳的重镇,重要性不言而喻。

陆诚也想过,自己这次有可能得到一块地盘,可他却没想过自己能够被直接分到海州卫这座城池。

由此也可以看出,那位皇帝陛下对范文程和李永芳两个卖国贼的痛恨。

不过想想也很合理,李永芳是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军将领,范文程是主动为后金卖命的大明文人,这两个人为大明的文臣武将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儿。

陆诚能够将这两人斩杀,绝对是解了皇帝的心头之恨。

再加上如今辽东缺少将领,陆诚也是恰好赶上好时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