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我与女配共战袍 > 第184章 年代文女配(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云正在鸡舍里铲着地上的鸡屎呢,听到外边有人喊她,应了一声后,放下铁锹走出去发现来人是阮糖。

苏云脱下口罩跟对方打了声招呼,“今天不上课,你怎么一大早就来了?”

“我来跟你说个事。”

“啥事?”

阮糖附在苏云耳边,声音非常低,“上面政策可能有变,可能在明年会恢复高考。”

苏云早知道这事,但还是装出一副大惊失色的模样,“真的?”

“可能性极大。”

苏云激动地用手捂住嘴,“我现在就把这消息告诉给任柳她们去!”

阮糖赶忙拉住高兴地快要跳起来的苏云,道:“你也别直说高考这事,就说伟人去世,领导人换届,很多政策可能会有改动,可以让她们早做准备。”

“放心吧,我明白的。”

感谢过阮糖后,苏云去Z青点找了任柳她们,将政策有可能改动这事说了一下。

覃正连是她们仨人中来得最早的,69年就下乡了,接着是任柳,来到这里这么久都没结婚,自然是想着以后能回城里去的。

俩人一听政策可能有变自然非常高兴,她们对苏云的话很是信服。

“不告诉王群他们吗?”任柳问道。

苏云摇头道:“不用,我也只是猜测的,这事还不一定呢。如果上面政策真要改动,到时会提前通知的,而且陆绍丰不也还在村里吗?他家的背景你们忘了?”

任柳点头道:“说的没错,若上面真有什么改动,他肯定是第一个知道的,到时候肯定会来知q点通知王群他们。”

覃正连她们离开课堂已经好几年了,为了能在这一年的时间将初中、高中的课本知识重拾回来,苏云让覃正连和任柳两人搬来跟她一起住,这样在三人一同复习时,她方便给两人开小灶。

77年八月中央领导在首都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恢复高考的决定。

陆绍丰从家人信中得到这个消息,立刻跟村里所有Z青说了这事,由于中央没有出通知文件,有人相信,也有人不信。

一直到10月份,等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大家这才真正相信国家真的恢复高考了。

覃正连和任柳紧紧地拥抱着苏云,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眼眶。

开心、激动、委屈……五味杂陈,她们也说不清心里是个什么样的感受,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怕就是“苦尽甘来”了。

为了让苏云她们这些知q们有更多复习的时间,大队长没在要求她们下午也跟着上工。

最后这两个月苏云不想自己周围出任何状况,所以当有人来朝她借书,她也大方借了出去。

苏云的录取通知书是送到了常林大队,跟她考到一个学校的还有阮糖和陆绍丰。

一个生产队里出了三个考上京都大学的考生,这事不仅惊动了县里,连市里的领导都下来了。

之后任柳覃正连的录取通知书也到了,她们一个报的医学院校,一个报的师范院校,这下三人真的是天南地北各自飞了。

苏云带着大包小包的离开常林乡的时候,队里的乡亲都来送了她。

下乡几年,没往家里寄过一封信,没往家里寄过一粒米,回家后家人不仅没有责怪她,还敲锣打鼓地跟街坊四邻炫耀自己家出了一个文曲星。

这么多年来,这是苏云在家过得最安逸的一次新年。

四年一晃而过,苏云继续留校读了硕士研究生。

由于之前在常林乡的交情,现在又是同校,虽然各自专业不同,在校期间苏云仍然与阮糖保持着联系。

苏云觉得自己跟阮糖的关系没有好到无话不谈,可阮糖好像并不这样认为,一遇到难以抉择的事就会跑来找苏云,让她帮忙参考意见。

苏云觉得可能是她偶尔督促阮糖学业的关系,阮糖没有再像前世那样本科期间就生了孩子。甚至在得知她准备考研时,对方也选择了考研。

苏云读完研后,进了司法系统,阮糖则是被学校直接推荐进了外交部。

阮糖打趣苏云可以改名叫苏居正了,苏云给了对方一个白眼。

苏云一点也不担心阮糖的未来,她知道像阮糖这种有独自生存的能力和本事的人,哪怕离了陆绍丰也不会过得很差。

倒是杜红梅突然爆发的行动力让苏云很意外。

82年国家正式承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法性后,她说动大队长将村里的养鸡场和黄桃罐头制作作坊包了下来。

大队长一开始是不乐意的,因为这几年县里出现了好几个养鸡场,有了竞争的压力,大队长已经不看好养鸡场的发展前程,觉得这事风险太大了。

还有那黄桃罐头,死贵死贵的,他觉得卖不出去,所以不愿意出这个钱。

婆家不出钱,娘家更掏不出钱来,杜红梅本来打算向阮糖借钱。

哪只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那时银行推出无息贷款,杜红梅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了一笔款,将养鸡场和作坊全包在了自己名下。

这一个举动让杜红梅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鸡蛋可以跟县供销社合作,可罐头作坊里的产品县里根本吃不下。

杜红梅的脑子很活泛,既然黄桃能做罐头,那其它水果是不是也可以?

然后她发现一些水果还真不能做罐头,但是可以做果酱。

为了推销自家的水果罐头和各类果酱,头两年杜红梅几乎都在外地跑,一方面是找合作商,另一方面是找合适的水果批发商,甚至还特意跑到各类水果的产地,直接跟当地种植水果的农民谈合作。

接下来就是运输这一块,最省事的就是直接掏钱找运输公司。

86年的时候,杜红梅打算扩建罐头厂,这一次她打算把厂房搬到市里去。

至于她名下的养鸡场,她卖给了她大嫂二嫂两家。

杜红梅也适当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现在国家正是大力发展的时候,大家生活条件也有些许改善,大可不必只盯着鸡蛋这一块,养殖肉鸡也是不错的选择。

工厂要搬,家也得搬,杜红梅忙着生意上的事,带孩子和家里一切琐碎事就全落到了她男人头上。

杜红梅离了他只会过得更好,他离了杜红梅只能回乡下去继续务农,现在两人关系彻底反转,不敢离婚忍气吞声的人成了阮红梅他男人。

卢长青看着忙忙碌碌的杜红梅,挺为她高兴的,这下她可算圆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