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微微眯起眼睛,能让典韦亲自扛过来的秦国大臣,而且目前还在成都之中没有离开,他只能想到一个人。
荀彧!
其实荀彧并非是秦国大臣,而是堂堂正正的汉臣。即便是成都即将被攻克,荀彧依旧是一身汉朝官员的服饰。
典韦将荀彧放下来,同时给他松绑,嘴里的布匹也都拽了出来。其实典韦也不想这样对待荀彧,只是在发现他的时候,此人就在求死。如果不限制住荀彧的行为,典韦还真怕自己带过来一个死人。
杨飞静静地看着荀彧,荀彧也是静静地看着自己。
“汉高祖曾言,非刘氏而称王者,天下共击之。”荀彧语气平淡,但仅仅这一句话,就把杨飞判定为了大汉叛臣。
杨飞也是毫不在意,他在决定刺杀汉帝的时候,就已经不打算当汉臣了。
没有理会荀彧的批判,他只是轻蔑一笑,道:“荀令君,汉帝在曹操这里也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奉天子以令部臣,这应该是令君一开始建议曹操的话吧?只可惜曹操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帝多么可怜啊!”
荀彧冷哼一声,怒道:“即便如此,这也不能成为阁下刺杀汉帝的借口!”
终于要开始撕破脸了,荀彧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就是杨飞派人刺杀了汉帝,但普天之下也没几个会做这样的事。
不打算隐瞒,轻轻点头,承认:“没错,刘协是我杀的。不过那又能如何?即便是我现在将此事公之于众,晋国百姓只会欢呼雀跃,甚至是期盼着我父王立刻称帝。父王称帝,晋国百姓又能得到恩惠。”
杨飞竟然直接承认而丝毫不隐瞒,而且他说的话也的确真实,这让荀彧气得胸口不断起伏。
“你还真是一个狠人!只可惜,在下身为汉臣,就一生为汉臣,死为汉室鬼。在下的头颅,晋太子殿下可随时来取,但想要在下为晋太子卖命,绝无可能!”荀彧义正言辞,他已经求死。
轻轻一笑,知道荀彧是不会投靠自己了。而且自己也不能杀了他,此人乃是天下名士。杀了荀彧,反而会让别人认为自己不能容人,这样对自己的名声非常不好。
“荀令君,我不愿意做汉臣的原因,只有一个。这并非是因为我渴望当帝王,帝王太累了,此乃最无聊的野心。我只忠诚于百姓,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我最大的渴望。晋国百姓家家户户鸡鸭十余只,年猪一头,良田丰足。做到了这些,我的愿望已经完成一半了。另一半,就是让秦国、楚国和吴国的领土也达到这一点。我不会杀了令君,这对我自己也很不利。令君不愿意为汉臣,大可以在本太子平定天下之后,回颍川荀家读书养生。我晋国还有储军二十万,平定一个汉中不过是几个月的事情。只是我希望令君能够替我劝一劝成都城内还没有离开的汉臣,最好不要折腾。若是待我打下来成都之后,谁敢兴风作浪,我的刀刃也不会留情。”给足了荀彧面子,毕竟此人不能杀,也杀不得。
荀彧被杨飞的话震撼到了,他不知道所言是真是假。晋国百姓竟然每家每户都能有年猪,晋国的储备军竟然能有二十万,这简直不可思议。
二十万精锐晋军就已经能够做到打败秦国核心精锐,并且攻占成都了,但也让晋军因此疲敝。若是晋军还有二十万储备军,那汉中也不过是数月之内就能攻克。
荀彧咬紧牙关,但杨飞没打算再和他交流,只是让典韦将他带下去善待。
“去告诉卢义,让他休息够了就去灭火,将嗜血虎卫的大部队救出来。我军不得骚扰成都百姓,被焚毁房屋的百姓,就地给予补偿。待完全占据外城之后,围困晋国王宫,不要轻举妄动。”杨飞下令。
不让大军强攻晋国王宫,是因为不想有更大的伤亡。而且司马懿这个家伙太过于狡猾,郭嘉没了,杨飞不敢和这个人硬拼。而且司马懿的兵力不多,根本做不到正面突围。但是以杨飞对司马懿这个人的猜测,想必秦国王宫之中有暗道可以逃离。
强攻没有必要,只能徒劳损失兵力。若是司马懿想跑,也不打算阻拦。
三日之后
三天的时间,晋国大军和秦国成都兵打了整整三天的巷战,双方都是损失惨重。尤其是杨飞,他现在麾下兵力已经疲敝,根本就没有办法迅速南下。
秦国王宫被围困,嗜血虎卫将王宫攻打下来,损失惨重,却依旧跑了司马懿。
走进秦国王宫,杨飞身边跟随着身穿戎装战甲的关凤和花木兰,后方是诸多猛将。
“这秦国的王宫也太小了,还真是寒酸。”轻轻调侃一句,对着将士们放声大笑。
众将士也都是放声大笑,他们打下来了秦国都城,自然欣喜。虽然此战损失惨重,却足以让将士们骄傲了。
“这一次,忠勇的将士死伤不少,就连本殿的嗜血虎卫都折损了一千余人。薛仁贵,本殿命你镇守川蜀,派将士死守剑门关,同时地方阴平、阳平山路会有秦国偷袭。古有韩信暗取陈仓,今也要小心秦国将士偷渡阴平。卢义辅助薛仁贵镇守成都,你二人不可大意。”
“大军休息三日,三日之后,朱灵退守梓潼、黄忠退守阳平关、下辩城,恶来随我从雍凉地区原路返回许都。休战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秋收结束,再对汉中动兵。成都大军直接南下,平定南中后兵进武陵。”
杨飞下达了将令,随后走进秦国王宫。这里就是曹操平时和百官商讨大事的地方,现在已经是自己的领地了。
成都郊野的山区,司马懿带着数百将士从一处山洞中跑出来,气喘吁吁地看着远处的成都。
“可算,跑出来了!还好子桓殿下知道王宫之中有这样一处密道,要不然这次死无葬身之地!”司马懿大喜,这劫后余生的感觉还真是让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