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榆林小衙内 > 第47章 轻骑对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行的十个钢弩兵和十个民兵,按要求迅速抢占山沟两侧的斜坡,击杀任何敢冲进来的敌人骑兵,以掩护沟底的九头鸟大鸟铳射击。

伴随着巨响和惨叫声,原本正在集结的鞑子后卫部队,再次失控解体。大号的披铅铁弹,有效射程在三百米以上。即使穿透2~3个敌人,还有余力重创下一个鞑子。

清朝末年,中国百姓就在广州街头,用九头鸟血统的抬枪,造成英国巡逻兵,一死八伤的惊人战绩。

小衙内现在气定神闲,还是左脚踏着民堡垛口,端起新三长铳,瞄准下面两三百米以内的鞑子,逐一点射。

现在的这款半线膛枪,肯定比不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肯塔基长枪,但自己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又面对约四五平方米,连人带马的活靶子,还是打出了约八成的命中率。

打不中鞑子战兵,能打中他们的战马也可以啊。变态的小衙内,很喜欢战马被子弹击中后,如同跳踢踏舞一样的蹦哒腾跃,顺便再把它身边的其他战马或者牲畜,惊吓驱赶走。

第一次看到这种远距离的高超射术,让留着八字胡须的艾万谷和他身边的其他族老,冒出了一长串的彩虹屁。什么“榆林薛仁贵”、“陕西李广”、“大明养由基”等肉麻的高帽子,不要钱一样的全送给了小衙内。

鞑子约五六百人的先头部队,经过短暂的迷茫后,终于确定沿着河谷东侧,向北方加速疾驰飞奔,目的是给后卫部队让出通道,引导他们跟进撤退。

为什么要沿着河谷东侧逃跑?鞑子的先锋官已经看明白了,河谷西侧的撤退路上,还有十几个民堡,他们肯定会效仿前面两个民堡,沿途不断打击自己人。

那个抛石棍虽然不是什么先进武器,但居高临下抛投小石子,基本能从西侧民堡打到无定河的西岸。

如果从无定河的西侧走,等于要经历十几处鬼门关。战兵披戴甲胄基本没有问题,但裸奔的战马肯定吃不消。万一打散打跑了备用马,自己人就很难逃回大草原。

尤其是那个高大骚包的明军神枪手,射速快,命中率高。几乎把那一片的自己人,全都逼到无定河东侧来了。还有那个奇怪大鞭炮,好像有高明的法术,能让白色烟雾里的人马失控发疯。

自己的后卫部队,正在遭受持续打击,已经混乱不堪,根本无法有效反击。中间被裹挟的百姓和牛羊驴骡四散逃逸,几乎完全跑光,已经空出一大片开阔地。现在除了逃跑这一条路,他们没有其他选择了。

不就是“围三缺一”,这种老掉牙的传统兵法吗?我们的战马、骑术和射术举世无双,你们陕北那点虚弱的明军,根本挡不住我们的铁蹄。

你们明军“马三步七”的祖传兵种搭配,只能跟在我们身后吃马粪、闻马屁。

原本迟疑不定,四处观望的鞑子先锋部队,下定决心,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逃亡。

“报数!”终于等到这一刻的小衙内,走到堡底,神情肃穆。

“1、2、3……40。”家丁、猎户、之前被打散的明军溃兵和鞑子奴隶兵,组成的混编轻骑队整装待发。

“现在,我们要冲到河谷里去,为所有死难的父老乡亲报仇雪恨。”

“还要捡回咱爷们丢掉的脸皮和军人的尊严。”

“如果有胆怯害怕的,现在就退出,我小衙内绝不为难。”

“没有!没有!没有!”所有成员,已经被连续的胜利和上午谷底的战斗,刺激的热血沸腾。

“我最后再说一遍,保持队形、持续射击、没有救援、生死有命。”

“保持队形、持续射击、没有救援、生死有命。”所有混编轻骑队成员大声重复。

“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大明军魂……”

小衙内不允许擂鼓助威,而是让大凤二凤,带领堡内所有人员高唱军歌,并尽量带动无定河河谷中,所有民堡里的百姓青壮一起大声合唱。

目的是给鞑子施加强大的心理压力,从精神上压垮他们,进而破坏、干扰敌人的技战术发挥。

吊桥放下,堡门打开,骑着新疆伊犁枣骝马的小衙内,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沿着无定河东侧疾驰的鞑子先头部队,现在看到就几十个人马隔河追杀他们,根本没放在眼里。他们一边向前飞奔,一边习惯性拿出骑弓,向自己左侧,无定河对面的明军射去。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右撇子,右臂力量比左臂大,理论上鞑子的对蹬射要占据优势。

几百枝上等雕翎羽箭,破空呼啸而至。敢死队排成一字长蛇阵,首尾相连不躲不避,在快接近冰冻的无定河河边时,向自己左侧轻拉马头,引导战马与鞑子隔着无定河,沿着河谷平行向北奔驰。

“砰、砰”,小衙内的臀部,离开马鞍约四寸左右,就像标准的扎马步一样,不管铺天盖地而来的箭雨,就对准无定河对面的鞑子骑兵开火了。

这是全长1.2米左右,外口径约两厘米的骑兵双管滑膛震叠铳。每根枪膛里面,都装有九粒九毫米的铅弹和铁弹。

冰冻的无定河宽约一二十米,两方都不敢跨过光滑的冰面,去近战肉搏击杀对方。因为马蹄铁容易在冰面打滑,导致人员摔倒,双方此时正好形成,隔河对射的僵持局面。

轻骑队安排三十人沿河呈一字型,前后错开2~4个马身,预防追尾碰撞。因为制造时间紧,新骑兵震叠铳只有四十杆。其中十个家丁每人两杆,剩下二十人,每人配一杆新震叠铳和一杆沙图纳尔鸟铳。

另外十人,牵着四十匹备用马,暂时游离在小衙内他们左侧,即鞑子的弓箭射程外,与三十人的骑射队,平行同向奔驰。

上次缴获的沙图纳尔鸟铳,长约1.2~1.3米,口径为15毫米左右,大致相当于现代社会的20号霰弹枪。为提高命中概率,小衙内要求里面也装填霰弹,只不过是十五粒六毫米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