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荣耀大秦 > 第405章 赵佗与阳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李超的夸赞,黄品是有苦自知,没什么可高兴与沾沾自喜的。

这个计划看起来确实是不错,但实际上还是粗糙了些。

留在桂林的西瓯人没有个准确的数字,不过可以肯定不会超过五万。

而且打了这么久,这些人又一定是以老人与妇孺居多。

即便是行事顺利,至多就是岭南有了冶铁的基地。

桂林郡的西瓯人还不足以起到平衡的作用。

真正能平衡龙川与揭阳两营的是象郡的西瓯人。

而这部分西瓯人反抗意志要比留在桂林郡的大很多,又与骆越人搅合在一起。

到时候谁说服谁还不一定。

不过再怎么有不确定性,黄品已经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而且岭南就是个财政上的无底洞。

看似这边的特产比较丰富也十分走俏。

但这只相对于上层人与富户而言。

实际上可用于基础民生的基本上就没有。

毕竟一旦乱起来,宝石与长牙等等这种装饰品就成了无用之物。

将冶铁发展起来,能够极大的弥补财政上的不足。

真到了切断岭北对岭南输血的时候。

他也能多出一个砸钱的钱袋子。

不过也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都没有。

而且还能说得上是天大的喜事。

西横让宝鼎他们带来的药材不用想都知道是火药。

而火药只要突破了从无到有,接下来在制作上就不会再有什么问题。

至于如何使用上,这个根本就不用操心。

就墨门的这些理工男,就算没跟西横交代过,他们都能把火药玩出花来。

而有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火药,河西那边就不用再过于牵肠挂肚。

多少有了些藉慰,黄品不再去想琢磨出的办法到底能不能行,将半狐带过来的木箱拽了过来。

边打开里边的传信,边对李超道:“该说你的正事了。”

“与你方才猜得大相径庭,赵佗从临尘回来的虽然快。

但对王元与王威两兄弟没你想得那样热忱,甚至可以说没给什么好脸色。

不愿立刻回咸阳,还想强行去临海与望海。”

看到黄品脸色变得有些凝重,李超摆摆手笑道:“没你想得那么糟。”

顿了顿,李超的脸上多出了一些古怪与唏嘘的神色,继续道:“阳滋出面将赵佗给扣押住了。

而且为了更为稳妥,已经赶往贺水大营。

这会儿估摸着应该已经到了。”

“嗯?”

极为罕见的发出一声惊疑,黄品将目光从手中的传信挪到李超的身上,“阳滋出面将赵佗扣下?”

李超用力点点头,长叹一声道:“我算是彻底明白你说的那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了。

阳滋那么温贤,跟你接触多了以后也变得满肚子心思。

到了布山大营不但按照你的意思先是逐一见了将领与官吏。

还将陛下特意给她用于沿途所耗的财帛与宝物给赏赐下去许多。

见赵佗赶到布山与我和王家两小子对峙不愿即刻启程。

阳滋设了一个大宴,先是捧着赵佗吃多了酒水。”

说到这,李超想起那日的情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咧咧嘴道:“随后当众给赵佗献舞。

散宴后更是趁着他人先出大帐,不知怎的就让赵佗失心疯了一样做出轻薄之举。

所有人赶回大帐,都看到赵佗撕坏了阳滋的深衣。”

听了李超的说辞,黄品神色变得更为疑惑,“你的意思是布山那边的人都看见了?”

李超先是又一次用力的点点头,接着无比感慨道:“以赵佗之位并不缺女人,我是没想明白阳滋是怎么做到的。”

想了想,李超对黄品嘿嘿一乐,透着些幸灾乐祸的意思道:“别管是怎么做到的,阳滋是把清誉给搭了进去。

你这次欠阳滋的人情可是欠大了。”

黄品脑瓜子嗡嗡的。

他之所以问是不是布山的将领与官吏都看到,就是在担心这个。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也不管是不是只撕坏了衣服没有真正被得手。

传出去肯定是不好听,说了丢了公主的清誉并不过分。

即便这个时候风气奔放,拉拉扯扯的算不上没了清誉。

可阳滋是他从咸阳带过来的。

还信誓旦旦的与政哥说一定护着阳滋的周全。

这事传到政哥耳朵里,治罪倒是没可能,不过挨骂是逃不掉的。

最主要的是,这事他也跟着丢人不说,也开了个坏头。

靠阳滋出卖色相设套陷害赵佗这顶帽子肯定是要扣在头上了。

被人不耻与鄙视的同时,也会让其他人也跟着没下限起来。

看到黄品良久无语,且脸上的表情极为丰富,李超忍不住哈哈大笑道:“看你束手无策的样子,我怎么感觉这么舒坦呢。

不过你向来不在意名声,不必那么担心。”

黄品气得将毛笔抛向了李超,“你觉得我是在担心名声?

知不知道这事传出去,今后因政见不合而相争之人不再只局限于朝堂。

行事的手段只会越来越下作。”

李超的笑声戛然而止,呆愣了片刻,摇摇头道:“给你府上泼粪,已经开始越来越下作。

况且你总是说大乱将至,有谁会在意这些。

再给布山那边传话压一压,当做是个谣言。

事情不会如你想的那么糟。”

郁闷的抬手揉捏眉心,黄品无语道:“陛下最喜爱的公主整日被人嚼舌头,你居然认为还不算糟。

给陛下的传信,我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你不是常说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依旧不觉得这算什么大事的李超笑眯眯的揶揄一句。

起身将自己的兜囊拿过来掏出两本账册递给了黄品,“临海与望海两处海市的货品与得利都在上边。

比预想的要少上许多,唯一算不错的就是香料不少。”

提到香料,黄品将揉捏眉心的手放下,面色一正道:“香料来自何处知晓吗?”

李超明白黄品什么意思,摇摇头道:“别打主意了,都是外檄之地。

离着远不说,顺海而行船只极易倾覆,得不偿失。”

黄品没理会李超的短视,摩挲着下巴沉思起来。

这会儿的海上贸易都是沿着海岸线而行。

估计李超说得外檄之地应该是马六甲海峡那边,并不是望海对面的海南。

毕竟马来西亚那边一直盛产香料。

不疥那边已经开始打造新式海船,原有的也在进行改造。

可以说不怕远,就怕没人。

墨白那边如果找到合适的瓷土,将多了一个源源不断的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