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宴请众人。
等大家离开之后,他就找来了心腹,召开了秘密会议。
“各位,本王打算舍弃荥阳。”王世充道出了自己的计划。
其侄子王行本皱眉道:“陛下,这都还没有开打呢,陛下为何要退?”
“那李元霸和罗士信的战力,你们也都看到了,就连单应天,你我可是敌手?”王世充问道。
王行本皱眉。
王仁则问道:“陛下是打算退往哪里?荥阳若守不住,洛阳也肯定守不住。”
“往南,翻过大别山,就能到湖北,我们在那里也依旧能称王称霸,让李渊和单应天斗吧,只有他们两败俱伤了,我们才有可能成功,再不济,我们也能沿江而上,进入四川。”王世充道。
杨公卿眼前一亮:“陛下是打算效仿三国?”
“不错,扬州那边已经有了宇文家族,唯有四川还没有归属,咱们只要拿下四川,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王行本道:“陛下,那投靠过来的各路反王,我们带不带上?”
“愿意跟随的,朕自然会带上,不过,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银钱,所以,王行本、王仁则,你们二人立即带兵返回洛阳,帮本王将洛阳的财宝,全部给搜刮一空,然后立即南下,去南阳等着本王!”
“那什么时候出发?”
“连夜出城。”
二人领命离开。
大将军云定兴皱起眉头,道:“陛下,末将觉得,我们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就这样逃走,难免会为天下英雄所不耻。”
王世充淡淡道:“那云将军可有退敌之法?”
“陛下,各路反王兵马,并不比单应天和李渊的兵马少,我们所欠缺的不过是高手罢了,可陛下难道忘了,荥阳城外的嵩山少林寺了吗?”
王世充听罢,皱起了眉头:“朕虽然也知这少林寺,可是,在登基之前,朕就已经派人去少林寺,请求方丈智能,可以派出一些佛门高手,来帮助朕了,可是,他并没有同意。”
“那是因为陛下当初没有登基为帝,如今陛下可是一国之主,大君有命,何人敢不从?”云定兴道。
王世充点了点头,看向了桓法嗣:“国师,这件事情,还得拜托你,你和云将军一起出城,前往少林寺,若是少林寺不愿意帮朕,那就一把火给我烧了,也免得他们投靠了别人。”
桓法嗣点头:“微臣遵命!”
……
李世民此时,也正在和袁天罡、李淳风闲聊着。
只听袁天罡道:“秦王,微臣有句话,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袁先生尽管说来。”
“微臣今日给那王世充算了一卦,此人并非长寿之人,并且,心怀叵测,不值得秦王信任。”
“先生是何意?”
“此人怕是已经打起了退堂鼓,根本没有决心与单应天死战到底。”
“这?”李世民也皱起眉头。
他一共也就带来了十万兵马。
有两万留在洛阳城北,以防万一,身边仅有八万人。
一旦王世充有变,他这八万人就有可能全部交代在这里。
“先生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李世民问道。
“提前做好准备,这荥阳城怕是守不住了,荥阳不保,洛阳也定会落入单应天之手。”
李世民点了点头:“那袁先生觉得,若是西唐和东唐决战,谁输谁赢?”
“秦王,现在还不是决战的时候,一旦洛阳失守,我们只需要夺下函谷关,守好潼关,任凭单应天有千军万马,也别想闯过去,等西唐扫平西方,拿下川渝,再效仿秦皇,一统天下也不迟。”
李世民点了点头:“不错,多谢袁先生指点。”
“秦王客气了。”
李淳风则道:“秦王,根据微臣所知,荥阳城南不远,便是少林寺,那少林寺可是达摩老祖曾经修行的地方,里面不但有各种武林绝学,还隐藏着很多高人,秦王想要将来有所成就,最好去一趟少林寺,若是能求得一些人才,为秦王所用,对付单应天才更有把握。”
李世民听罢大喜:“不错,那本王就亲自走一趟。”
“大王若是亲自去,定会引起王世充的怀疑,说不定还会觉得,大王是背信弃义,临阵脱逃,不如派驸马柴绍过去,由微臣相陪便可。”
柴绍立即站起身来:“秦王,末将愿意前往少林寺。”
“好,万事小心。”
柴绍点头。
他和李淳风离开了。
荥阳城到嵩山的直线距离,还不到一百里。
以众人千里马的速度,一个多时辰就能抵达。
与他们相比,单应天的速度要稍微慢一些。
等来到嵩山的山下。
杨如意好奇道:“大王,你们什么时候来过少林寺的呀?”
单应天道:“还记得本王劫法场,救走尚师徒的事情吗?”
“嗯,记得。”
“那个时候,本王被朝廷追杀,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便在这少林寺躲藏了一夜,还得方丈传授了两种佛门绝学,本王方才脱险。”
杨如意点了点头:“那等会臣妾也给佛祖多磕几个头,感谢他救了大王。”
众人下了马,就见那拴马桩上,居然拴着数十匹战马。
“陛下,应该有人上山了?”袁紫嫣立即就戒备起来。
“佛门之地,不可轻易动刀兵,先随我上去再说。”
单应天带着几女,踏上了通往少林寺正门的台阶。
众人速度很快,起起落落,片刻间,就已经来到少林寺的大门前。
一身四爪蟒袍的单应天,立即就引起了看门小僧的注意。
起初对方还疑惑单应天是谁,可揉了揉眼睛,顿时就惊呼出来:“混世魔王……不,唐王?”
“呵呵……小和尚,你还认识本王?”
小和尚立即躬身一礼:“小僧在少林寺已经有几年了,有幸见过大王一面,想不到大王会再次驾临,大王稍等,小僧这就去禀报方丈!”
“寺中可还有别的客人?”
小僧如实道:“回唐王,刚才来了两伙人,一个自称西唐驸马柴绍,一个则是自称大郑国师桓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