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李衡心神不宁之际,卫国公夫妇来到书房。
看着宝贝孙儿苍白的小脸,李老夫人心疼地将他搂在怀中。
“衡儿,一次考试罢了,考砸了下次再来就是。”李老夫人并未看书桌上的卷子,自以为是地安慰着李衡。
卫国公扫视一眼书桌,马上就看到卷子上的“优”。
“哈哈哈,衡儿呀衡儿,你都考优了,还有何不满?”卫国公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开怀大笑。
正在安慰李衡的老夫人双眼圆睁,此刻她也见到了书桌上的试卷。
然而对李衡更加心疼了,“你这孩子,对自己要求这般高作甚,都考优了,还不满意?”
李老夫人笑着轻拍李衡的后背,宠溺地说道。
李衡从不安的情绪中缓和过来,感受着祖母温暖的怀抱,不好意思地开口道,“夫子说我的书法不规范,字体丑陋。”
李衡随意找了个借口,解释刚才自己的不快。
李老夫人将他的话记在心上,看向卫国公说道,“衡儿此前未曾进行过书法练习,你去恳请下颜太傅,求他收下衡儿。”
颜太傅,这位备受尊崇的人物,乃是当今太子殿下之师。
他不仅是闽朝赫赫有名的大儒,更是书法界的翘楚,其墨宝堪称一绝;
而他渊博的学识,更是举世无双、无人能及。
他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诠释什么叫做真正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卫国公面露难色,眉头紧紧皱起,“明日我们带衡儿去颜府试试吧,也不知道太傅他还收不收徒。”
李衡却是兴奋异常,差点跳了起来,颜太傅啊,如果真的能够被他收入门下,自己可就是太子的同门师兄弟了。
身份地位自是不必多言,自己肯定能战胜赵青松了。
看着孙儿兴奋的样子,卫国公夫妇从最初的试试看,变成了下定决心,一定要厚着自己这张老脸,让颜太傅收下衡儿。
……
次日,恰逢休沐,钱春华决定暂停实验,带孩子们去桃源乡游玩。
钱母也急于前往桃源乡,那里的老宅已经动工,她想去查看进度。
钱兴山则不去了,他和陆林正忙着卤肉铺子的收尾工作,为开业做最后的准备。
卤肉铺子定在四月初五开业,仅剩五日,他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忙碌。
尤其是钱兴山订婚之后,他迫切地想要赚钱,尽早将董念梅迎娶进门。
出发之际,恰好遇见太子和陆青一同前来。
“参见太子!”
众人赶忙行礼。
太子微微抬手,示意道:“免礼。”
随后,他将目光投向钱春华,问道:“春华姐,你们这是要外出办事?”
钱春华说明了他们计划前往桃源乡。
太子笑着开口:“春华姐,先别去桃源乡了。我给青松找了个师傅,今日带他去拜师。”
钱春华闻言,不禁一怔,“什么师父?”
“颜太傅,他曾是我的师傅。如今他赋闲在家,正无聊呢,我便给他找点事情做。”
太子说得云淡风轻,然而,他身后的陆青却深知,为了让太傅收下青松,太子已恳求了颜太傅数次,颜太傅才勉强答应见青松一面。
也仅仅是见一面而已,颜太傅还没答应要收青松。
虽然钱春华不晓得颜太傅是何许人也,但太子的师傅,必定是非同凡响的人物。
钱春华急忙将青松和陆武留下,对陆然说道:“要不你们先去桃源乡,我带青松他们去拜师,拜完师后再来桃源乡寻你们。”
言罢,钱春华借口要给颜太傅准备礼物,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
关好房门,在空间里一通翻找,拿出了一瓶泸州老窖,装进了现在的酒坛子。又拿了十斤腊肉、十斤香肠、一斤碧螺春。
提着准备好的礼物走出大门时,太子笑着道:“春华姐,你跑得太快了,我已经备好礼物了。”
钱春华笑着答道:“无妨,多多益善,礼多人不怪嘛。”
一行人,钱春华带着青松和陆武乘马车,太子则带着陆青和他的护卫们骑马,一同朝着颜府进发。
与此同时,卫国公夫妇二人,带着备好的礼物,领着李衡,也踏上了行程。
两支队伍,怀着相同的目的,几乎同时抵达了颜府。
众人在颜府的厅堂里会面,一番寒暄施礼后,颜太傅端坐于主位,太子则领着钱春华和青松,与卫国公分坐于两侧。
李衡凝视着对面的二婶,她与在黄花岭时简直判若两人。
心中莫名涌起一股恨意,曾经对自己百般疼爱,可在得知自己并非她亲生儿子后,便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
害得自己吃尽苦头。
如今,自己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她却再次出现了。
可她为何要出现?
由于她和青松的出现,自己每日都过得战战兢兢,生怕会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李衡强压着心头的恨意,不让其表露出来。
钱春华一脸平静地看着眼前的青云,这个曾经原身最疼爱的孩子,还真是有几分本事。
在天灾兵祸中,不仅能够独善其身,还为自己找了一个好靠山。
如今的他长得白白胖胖,衣着华丽,这也多亏了原身在他小时候为他打下的好底子。
反观青松和陆武,小时候底子受损,虽然这些日子钱春华一直在尽心调养,但他们还是很瘦。
张御医说,这种伤了底子的情况,不仅需要饮食调养,药物治疗也必不可少。
从目前的赵青云的情况来看,卫国公对他还算优待,但愿他不要心怀叵测,辜负两位老人家对他的一番好意。
赵青松一脸平静地看着面前的青云,心中感到扬眉吐气。
你虽然比我早启蒙三年,但你的测试成绩并没有我好,我不是坏种,你也不是什么文曲星。
以前的那些事,都是李翠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胡说八道的。
太子的来意颜太傅早已心知肚明,卫国公说明来意后,颜太傅有些为难了。他很了解卫国公,也知道卫国公两位老人在失去儿子和孙子后的悲伤。
如今,孙子找回来了,自己又怎么忍心拒绝呢?
罢了,教一个人是教,教两个人也是教。
万般无奈之下,颜太傅接受了赵青松和李衡做自己的学生。
拜师礼后,颜太傅带着赵青松和李衡去了书房,对他们的学问进行了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