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永远奋进 > 第104章 人生有追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贺勤惠与儿媳妇通话后,晚上回到宿舍她对山阳说道:“现在五姐跟你在一起,又不用跟你做饭了,你吃食堂还是习惯了。现在有事跟你汇报一下”。

“俩口子汇啥子报,有什么事快说”。

“我也有这个感觉,说汇报有点把你当领导成份在里面,你不是说生活要有点情趣感吗?讲正事,亲家下个月娶儿媳妇☆了,这是丹凤讲的,她是先我们透个信,要求我们两个都回去一下,我给儿媳妇说,你可能回去不了,我是说了我肯定要回去,我也顺便看一看我们的新车,儿媳妇也快临月了,我也该关心一下”。

“对了!我老婆也懂生活情趣了,亲家娶儿媳妇,肯定会给我们说的,我在天文山干了几年吗,或多或少吗还是跟争点面子吗,这次我们礼随大点,也当给亲家母哪几年带了叶童的一个回报吧”。

“你还以为你在天文山干过,就好大一个面子,别个辛辛苦苦供个大学生出来,你的儿媳妇又这么漂亮,我还想她要是生个孙女出来如果像她妈就对了”。

\"你说再好,我都还是希望她怀的是个孙儿,丹凤漂亮,这包括程强姑妈,奶奶看上了,喜欢上了都有讲究,我们这次随个大礼,有许叶童他外婆又去护丹凤生的又一个外孙,山阳点点头,表示赞同。他觉得贺勤惠说得有道理,这次送礼一定要大手笔,让亲家知道他们的诚意。

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了还是跟王总讲清楚这次返家去参加,亲家娶儿媳妇的婚礼的重要性,尽量把假期缩短,王总考虑到程山阳到矿后,一直勤恳的工作,从未请假外出,只是吩咐他把工作安排好离开,考虑山阳在矿上处的位置重要性,王总也随了一份子礼,山阳非常感激。夫妇俩决定送一份特别的礼物,又能体现出他们的心意。

接下来的日子,山阳和贺勤惠开始着手准备礼物。他们精心挑选每一件物品,确保质量上乘。同时,他们还特意定制了一张精美的贺卡,上面写满了对新人的祝福。

转眼间,到了亲家娶儿媳妇的日子。山阳和贺勤惠带着满满的祝福和礼物前往参加婚礼。他们到时儿子儿媳己提前两天赶回家了,他们看到了儿子购的新车,贺勤惠关心的是儿媳怀孕的身子。当他们把礼物递给亲家时,又奉上一份较大礼金,同时也把王总随的礼一并奉上,这场婚礼丹凤父母,当年女儿考上重点大学高兴风光了一次,在农村能够给儿子办这么一场婚礼,己经感到很有面子了,看到亲家满脸的惊喜和感激,山阳和贺勤惠心里也充满了喜悦。婚礼现场热闹非凡,山阳和贺勤惠感受着喜庆的氛围,心中也充满了感动。他们与亲家一家共同分享着这份幸福,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刻。

忙过之余,亲家母也把丹凤的姐姐,姐夫给山阳勤惠介绍,丹凤的姐夫说道:“姻伯认识,当时我还在天文山煤矿做过活,只是当时没同丹霞耍朋友,谁知我们过后还成了亲戚”。

丹凤母亲又介绍道:“现在丹霞他们都在广州发展,他们的情况与你们姻伯家不一样,他们的孩子父母就负责照看了”。

“我们都知道,程强兄弟,和我们凤妹有个很照顾他们的姑妈和奶奶,好使人羡慕,凤妹和程强兄弟都应好好珍惜”。山阳笑着点头,与丹凤的姐姐、姐夫寒暄起来。聊天中,他们得知丹霞夫妻在广州的事业发展得很不错。

婚宴结束后,山阳和贺勤惠与亲家道别。他们带着满足的心情,踏上了归途。

回到家后,贺勤惠给儿媳妇打了个电话,告诉她们已安全返矿,询问了她和宝宝的情况。得知一切都好,贺勤惠放心了不少。

生活继续,山阳和贺勤惠期待着未来的日子,他们知道,亲情和家庭将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儿媳的预产期。程山阳也把情况向王总做了汇报,讲了这次贺勤惠耽误时间要多两天,王总告诉山阳你们这是喜事,嫂夫人在监控室上班,你跟另两个班次的人说明一下,因这次与你上次赶回去参加婚礼有所区别,你可以把嫂夫人,调成夜班,然后你去替一下,这个监控也不算高科技,但嫂夫人也不能躭误太久,这个情况你是清楚的。把事情落实好后,贺勤惠早早就收拾好行李,赶回了四川的省城,陪着儿媳住进了医院。因亲家母几天前就赶到丹凤家中伺候着了,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儿媳顺利产下一个可爱的男孩。贺勤惠看着襁褓中的小生命,眼中满是欢喜和慈爱。这个小生命的到来牵动着几家人的心,山阳夫妻就不用说了,因为叶童的姓氏问题,程强几个姑妈都是清楚的,大哥大嫂是五十年代过来的人,封建残余思想始终消除不尽,小孩一生下来,询问声就不断,得知确切消息后,最高兴不莫过于太奶奶。这次山阳干妈先跟贺勤惠说:“你这次回去后,与山阳商量好,不要使丹凤的妈,把叶童的事完成了,又干第二件事情,老娘已经把叶童事情主动承担起来了,我和你保保都是这把年龄的人了,你们看到我们累成这样,你们内心好过吗,告诉他钱是找不完的”。

“干妈!我也不是傻子,想到您们照顾叶童的事,我们心里也不好过,好在几个妹妹还没埋怨我们。我们清楚亲家她也快了,要回去带她的孙儿了。山阳他不是纯粹为了找钱,他才十多岁的时候,您就看到他长大的,他这个人一辈子就是一个磨命”。

“你不去看看叶童吗?”。

“要去看一下,看了我马上要赶回去了。干妈您和保保年龄太大了,如果累了还是等叶童回到他父母身边,我们家请保姆的事是早迟的事”。

几天后晚上一家人,因丹凤是顺产母子平安,所以很快就回到了家里,一家人在一起,叶童也来看弟弟,贺勤惠对大家说道:“我感到我是天下最难的人,现在两个孙儿了,本来是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一个孙儿交给他太奶奶,一个孙儿交外婆,他爷爷我不去又丢不下心,总的我难,但也难得高兴,允许他爷爷今年干过,明年不许再干了,其实干妈,亲家母你们都帮了我大忙了,都不知道怎样感谢你们!还有凤妹,你是我们家大功臣,妈妈感谢你!程强!你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凡事要多尽责任”。

“妈!您不要说见外的话,其实我们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您和爸不说出来,我们大家都知道,您们就想叶童后面的是弟弟,孩子一生下来,几个姑妈就打电话问起了,其实我同程强更希望是女孩,我们在您俩老面前没说,怕您们生气,这下达到您们愿望了,您们应该高兴”。

“我这个儿媳妇好会说话,把我们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干妈!您老人家带着叶童走得了,您和保保这个年龄都还在带重孙,现在丹凤生了小孩,衣服就只有喊程强过来洗了”。

“你保保有个重孙儿陪他,他不感觉累,只是把他喝茶的时间占了,现在周未小鹏不来陪外公了,叶童把这个位置替上了,这不很好吗,你回去把我的话带到,当爷爷的人了,我也再说他是“报应”了”。

这种其乐融融的气氛太难找了,又过了一天,贺勤惠只得给亲家母说:“亲家!这也是一种缘分,我们程强遇到了你们这样的岳母岳父,我们家的事都可以写本书了。我又要走了,这里又只有辛苦你了”。

“您回去后,跟爸说这个孙儿等他起名,孩子户口缓几天上没什么”。

“两个重点大学的高材生,叫一个小学文化的爷爷给孙子起名,你们这不是为难他吗?”。

“我爸小学文化当矿长,领导大学文化的下属。我们就是给他一个当爷爷的好感觉,叶童的名字是他姑婆起的,今后他们弟兄俩的名字都有特殊意义”。

“凤妹!其实你爸已经给他孙儿起了名字了,他想到你们文化高,所以我没说,现在你说了,他想到他先一个孙儿是单名,给他这个孙儿起名程宇航,你和程强认为可以,就这样定了,如你们有更有意义名字,就依从你们的,明天我就回去了,有事记得给我们打电话”。

“你还是征求一下程强的意见”。

程强听到这个名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程宇航,这个名字真好听,就它了!”

贺勤惠看着幸福的一家人,心中充满了温暖。

她知道,无论未来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携手共度,迎接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二天,贺勤惠回到了矿山,山阳也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而程强和丹凤也在工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家庭和事业都蒸蒸日上。程山阳闲暇之余回想起从记事以来的一些过往,想将自己经历写一本回忆录,在与勤谈及此事时,贺勤惠鼓励他:“你的童年的事,我听你和你山凤说了一些,次数多了,我也有些映像了,你青年时在五,七煤矿的工作情况一是听你说,二是听你干妈,和几个姐姐的讲述,也留下了一些映像,当然我们两个恋爱期间的波折,以及你在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工作这么些年,经历我基本上都晓得个大概,我都感觉你应该写下来,不希望出版社出版,至少今后叶童,程宇航他们长大拿给他们看,还有就是他们同胞弟兄不同姓都是故事,对他们的成长都会有帮助。这个事我支持你,还可以给你提供一些素材。目前有个很现实的问题,你还在民营企业任起职的,你怎么完成你的创作?”。山阳思考片刻,说:“我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写,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进行创作。”贺勤惠点头表示认同,“那就尽快开始吧,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出一部精彩的回忆录。”

于是,山阳在工作之余,开始了他的创作之旅。他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中的点滴以及与家人的温馨时光,用心描绘着每一个细节。贺勤惠也时常在一旁给予鼓励和建议,让山阳的创作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阳的回忆录逐渐成型。他在书写的过程中,不仅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这部回忆录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在山阳创作回忆录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于过去的记忆越来越清晰。他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些曾经的场景中。

某天,山阳正在撰写关于年轻时在五七煤矿工作的章节。突然,他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一位收藏家,对五七煤矿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并且听说了山阳的回忆录。

收藏家表示,他愿意提供一笔资金,帮助山阳将回忆录出版,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山阳感到惊讶和兴奋,但同时也有些犹豫。他担心自己的作品是否足够优秀,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经过深思熟虑,山阳决定接受这个机会。他相信,通过出版回忆录,更多的人可以了解那段历史,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于是,他与收藏家达成了合作协议,开始着手筹备出版事宜。

在贺勤惠的支持下,山阳的回忆录终于面世了。这本书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人们被山阳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所打动,纷纷称赞他是一位勇敢而有才华的作家。

通过自己尝试,与贺勤惠配合及收藏家资金支持,程山阳也体会到成功后满足和喜悦,也认识到了,凡事只要肯努力。就会达到有志者,事竟成的结果。随着山阳的回忆录的畅销,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各种采访和活动邀约不断,山阳开始忙碌起来。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依然坚持在业余时间继续创作。

在一次签售会上,山阳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读者。这位读者名叫李华,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他对山阳的回忆录深感敬佩,并表示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

李华和山阳成为了朋友,他们经常交流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在李华的鼓励下,山阳决定成立一个公益组织,旨在帮助那些有着相似经历的人。这个组织得到了众多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参与,影响力越来越大。

山阳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正能量,影响着更多的人。而他的回忆录也成为了一本经典之作,激励着无数人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