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政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

因为银本位不是以白银的重量计量价值也就是不是以‘两’为单位,而是以货币的‘元’为单位。

虽然有来自西方国家的能工巧匠铸造新的银币铢钱,据说他们的第纳尔、迪拉姆等货币工艺在西方举世闻名。

但是要想改变东方人的传统思维惯性,是有一条艰难的路要走的。

一些地方豪强和商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开始暗中抵制新政。

他们散布谣言,说朝廷是想要以缺斤少两的白银来掠夺百姓财富。

当年王莽的新朝雅政也是这么搞的啊,一块刀币,硬是规定说是价值千枚五铢钱,结果帝国经济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难道,当今陛下要复现那个惨烈的教训吗?

他们煽动民众反对银本位货币政策,甚至有人公然拒收新铸造的银币。

货币改革,刘禅挂帅,刘谌主抓,他在得知此事后,立即采取了强硬措施。

下令税务稽查司出动,对那些抵制新政的豪强和商人进行严厉查处。

税务稽查司的成员们迅速行动,查封了几家拒收银币的商铺,并将涉事的商人逮捕入狱。

与此同时,刘谌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向民众解释银本位货币政策的好处。

他亲自撰写了一篇《银本位告民书》,详细阐述了新政的意义和实施方法,刊印邸报发行,同时命人在各地张贴宣读。

“银本位货币政策乃朝廷为稳定经济、促进贸易所设,旨在造福万民。凡拒收银币、散布谣言者,必将严惩不贷!”

刘谌的声音通过各地的宣传官员,从中央传到地方。

在朝廷的高压政策和宣传攻势下,抵制新政的声音逐渐平息。

民众被动接受银币,然后再帝国庞大的物资基础下,竟然发现还真的能运行。

上面印着高祖斩白蛇的银币并没有规定一个很离谱的购买力,还是颇符合市场规律的。

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其视为一种可靠的货币后,市场交易变得更轻松起来。

商品开始有了针对银币的价格锚定,物价也逐渐稳定,贸易也变得更加繁荣。

建兴二十八年,银币流通已经畅通无阻,大汉帝国的经济市场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皇帝刘禅站在皇宫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欣慰。

这是刘禅第一次放权给太子,他证明了自己或许没有刘禅的见识与才能,但也已经具备一名合格统治者的能力。

同时,也是通过此次改革,太子已经在朝中建立起一定的权威。

银本位货币政策成为了大汉帝国的经济支柱,为帝国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刘谌也在这次新政的推行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意志,成为了朝野上下公认的贤明储君。

“太子,此次新政的推行,你功不可没。”刘禅对身旁的刘谌说道。

刘谌躬身说道:“父皇过奖了。此次新政的成功,全赖父皇英明决策,儿臣不过是执行而已。”

刘禅微微一笑,拍了拍刘谌的肩膀:

“朕年事已高,未来这大汉的江山,终究是需要你来守护,你的实力并没有令我失望。如今,你所欠缺的,也就剩下军功了。”

“得到民心的支持,得到百官的支持,还要得到军队的支持,这就像是鼎的三足,缺一不可。”

说着,刘禅的目光看向西边。

蒋琬第三次归国,带回来重磅消息,贵霜帝国对大汉出手了。

事情的起因是霍弋出兵覆灭大宛国,如此一来,整个西域便被大汉收入囊中,自此跟贵霜帝国接上壤了。

汉人击溃大宛国,自此将权力之网撒向中亚地域,此于彼等而言,实非乐观之兆。

西域诸多邦国皆已覆灭,大体而论,完全可以当做汉帝国之拓土开疆之战。

贵霜帝国和汉帝国都是大帝国,中间这些小国的存在是很重要的战略缓冲。

没了他们对汉帝国很重要,但是对不想被人干涉的贵霜帝国来说,有他们更重要。

于是,贵霜的‘王中之王’决定出兵,恢复大宛国的国祚。

大汉的使者被抓起来下狱。

封锁消息,出兵西域,准备趁着刚刚大战一场的汉军还未得到休整发动进攻。

然而,六扇门早就渗透进来,先把他的后院给偷了。

一些对皇帝心怀不满已久之人,或因政治纠纷,或因经济利益纠葛。

对皇帝独揽汉帝国商业贸易一事深感愤懑,积怨难平,再加上六扇门的挑拨离间,终致内乱爆发。

皇帝的兵马刚走到边境,便收到了皇帝紧急调兵平叛的命令。

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宛被汉军灭国之后,西域只剩下一个康居国。

而贵霜帝国的皇帝似乎跟康居国有很深的交情,又或者康居已经看出来汉帝国的野心。

二者结盟了,双方都出兵大宛国,只是贵霜的军队有事没来。

结果就是康居的大军一头撞上了汉军。

而这,也给了刘禅灭掉康居的理由,同时也是要派兵打一打贵霜帝国。

打服,打得他们岁贡求和,让他们知道虽然都是帝国,但也是有爸爸儿子之分的。

同时也是通过一场大胜仗,让大汉的下一位皇帝树立军威。

“父皇,儿臣……”刘谌有些踌躇。

自古以来,储君掌兵都是犯忌讳的事情。

但是父皇和先皇并非如此,如今父皇也要和自己非如此吗?

刘谌倍感压力,一直以来都倍感压力。

父皇乃是比肩治世比肩孝文帝,功劳比肩光武帝的千古明君。

他这个太子,从懂事以来,都在竭尽全力的努力,他担心自己做不好而让父皇失望。

打仗,自己真的行吗?

刘谌没有上过战场,虽然曾经受诸葛丞相的教导,并读了很多兵书,但是主持一场战争……他不知道自己能交出怎样的答卷。

“放心吧,战略有军机台,粮草后勤有兵部。朕会让霍弋为你的副帅,还会把姜维、邓艾、罗宪都派给你。”

“你只需稳坐中军,做好下命令的角色就行,敌人的情况早就被我们摸透了,他们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

“自从郑王(法正)薨逝之后,丞相也已经老迈。朕累了,此战之后,便该让下一代年轻人挑大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