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海岸建立防疫营地,同时派出懂夷州土语的使者与当地部落交涉。
与夷州不同,吕宋的部落更加分散。
桓麟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与较远的的部落建立友好贸易关系,用丝绸、瓷器换取粮食和情报。
较近的部落则讨伐,三个月后,桓麟已经控制了卡加延河流域,并将第一个永久据点建成。
汉人的商船已经开始往来,带来中原的货物和文化。
建兴十八年大寒时节,桓麟亲自抵达忙碌的港口,他甚是激动。
不仅是为了迎接东宋王刘理就藩,更是为皇帝赐名的诏书。
想不到,皇帝陛下竟然慷慨的让这些偏僻野民分享他的荣光。
皇帝陛下将这座城市命名为‘圣刘禅城’,这在桓麟看来这些粗鄙的蛮人真是修了八辈子的福分。
“岛上的部落民跟猴子一般狡猾,想要彻底消灭他们非常难。”
桓麟会见刘理之后便禀告道:
“因此,臣建议大王采取稳进的策略,屯田开垦,人多了就向外扩张,然后地多了就屯田发展,抓人口。”
“不要太急于扩张,能从大陆招揽来多少人,能抓多少俘虏,就建设多大的地方,一座城一座城的沾满群岛全境。”
刘理知道桓麟是刘禅的外戚,且对方久经战阵,自己理应听从对方的建议。
“那么,按照你的计划,我需要多久才能占据群岛全境?”
“臣无法说出准确时间,”桓麟微微摇头:“快的话二十年,慢的话可能要三十年。”
刘理张张嘴,看着那新兴的‘圣刘禅城’,这是一座在中原属于中间偏下的城池。
三十年……看来自己的一生就要在这里传扬汉的威名中度过了。
随后,向后招了招手,头也不回地带着他的妻子马氏入了城。
父亲开创基业,哥哥一统江山,但是刘禅不会惯着他们。
刘永和刘理两个弟弟,他们想要享受王侯的尊贵,就要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仅是弟弟,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
建兴十九年春,刘禅封次子刘璿为南莒王,而后东巡青州。
齐国在燕之东南,莒国在齐之东南,因此,这个诸侯国的位置也很好猜了。
就在东瀛群岛的九州岛和四国岛。
至于东瀛本岛,刘禅暂时还不打算分封出去,他要大银矿有用,优先掌握在手里。
而半岛地区的三韩和东瀛各国有过不少往来,甚至互相保持着长期的贸易往来。
对于东瀛本岛上的邪马台国和其麾下三十个附庸国(大约乡镇实力的部落),朝廷已经有了一些梗概了解。
因此,很容易找到很多知情人,降低朝廷攻略东瀛的难度。
渤海湾的冰层刚刚消融,刘禅就带着文武百官来到碣石港。
海风呼啸,卷起层层浪花,拍打着新建的船坞。
\"陛下,\"工部尚书马良指着正在建造的大型海船。
\"这是按照江东水师的图纸改良的,可载兵五百,配备投石机和弩炮。\"
刘禅点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工匠。
他们中有来自青州的船匠,有幽州的铁匠,还有从三韩招募的航海能手。
远处,一群渔民正在接受水师训练,他们黝黑的脸上满是兴奋。
\"招募进展如何?\"刘禅问随行的兵部尚书。
\"回陛下,已征召熟练水手三千,渔民五千。三韩人中懂航海的也都编入军中,正在学习汉话和军令。\"
一万人的水师编制,这是朝廷的本部兵马,还不是刘禅投资给次子刘璿的力量。
而是将来要驻扎东瀛本岛,替朝廷将那里的白银一船船运输回中原的核心力量。
这些年来,朝廷外封诸侯王已经形成了标准的制度。
诸侯王享有的权力和义务以西周分封的诸侯为基础,进行了适应时代的改良。
比如诸侯王嗣子都要入太学学习,并取得优秀毕业生资格后,才有资格继位。
比如每年缴纳贡赋、上表述职,诸侯国的国相由朝廷派遣等等。
加入到大中华贸易体系中,用自己的地方特色商品赚取天南海北的钱。
而宗主国朝廷将会提供三师的兵马,以及一万户人口为他们的天使投资,助他们打开局面。
一师两千五百人,三师分别为步兵师、骑兵师(看需求而转化为水师)、弓兵师。
一年后,建兴二十年夏,碣石港再次旌旗招展。
两百艘战船整齐排列,桅杆如林。
刘璿站在旗舰\"定远\"号上,看着甲板上操练的水师将士,也是心潮澎湃。
北洋水师兵马将会护送他前去建国就藩。
\"大王,\"水师都督丁奉上前禀报,\"所有战船均已就绪,粮草充足。东瀛向导也已准备就绪。\"
刘璿展开一幅海图,这是根据倭国流亡出来的浪人提供的信息绘制的。
上面详细标注了对马岛、九州岛等地的地形,甚至还有邪马台国的王城位置。
刘璿与自己的南莒国将军关樾对视一眼:\"传令,启航。\"
于是舰队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先抵达半岛南端,然后首先攻占对马岛,并以此为跳板,进去九州、四国岛。
岛上只有少量倭人守军,见到庞大的汉军舰队,不战而降。
关樾在此建立补给站,同时派出斥候侦查九州岛的情况。
一个月后,舰队开始尝试登陆九州岛。
当地部落首领试图抵抗,但在汉军的强弓硬弩面前不堪一击。
关樾按照刘禅的指示,对抵抗的部落,立刻灭掉。
消灭掉抵抗者后其余人,全部抓为奴隶,修城铺路开荒,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
就在关樾灭掉六个本土部落,并大力在九州岛西北沿岸建设‘望乡城’的时候,邪马台国的使者到了。
公孙康曾派公孙模领兵振兴扶桑的邪马台国,史称“右折燕齐,左振扶桑,凌轹沙漠,南面称王”。
后来邪马台的女王卑弥呼还派出遣魏使,觐见过魏帝曹丕。
她是个非常懂得在该跪下的时候跪下的女王。
使者是个矮小的老者,操着生硬的汉语:\"我国女王卑弥呼,愿永世称臣,岁岁纳贡。\"
关樾看着使者献上的贡品珍珠、珊瑚、漆器,还有一封用汉字书写的国书,陷入了沉思。
上面的印章文字赫然是‘汉委奴国王’,还是汉光武帝刘秀赐予的。
那么,咋办?!
这种事情便已经不是关樾这个级别的能够处理的了,只能立刻上报朝廷。
三个月后,关樾在已经建设完毕的望乡城,等到了朝廷的回复:
承认汉委奴国王为大汉的藩属国,并建立朝贡关系。
同时,为了促进与中原的文化交流,以及维持东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朝廷特委任一名征夷将军,赐开府。
如西域都护幕府,职责是监督调停诸国。
邪马台国献出濑户内海沿岸一座城池(后世大阪一带)为征夷将军幕府驻地。
征夷将军是司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