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六点多一点。虎永刚一行到达了中国西部边陲重镇——霍尔果斯市。
这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西承中亚五国,东接内陆省市,是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的终点。
虎永刚直接把房车驾到了霍尔果斯口岸停车场,第一步就去餐馆了国门博物馆,去了解一下霍尔果斯的前世今生。
霍尔果斯,蒙古语的意思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积累财富的地方”。
早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就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上一个重要驿站,是西域交通的重要通道。
清代初年,这里还是中国境内的驻防之地,是伊犁索伦营驻防的6座卡伦之一。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才成为边境哨卡,旧称尼堪卡。
咸丰元年(1851年),中俄两国代表在伊犁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正式开放伊犁、塔城两个口岸,霍尔果斯被指定为中俄通商通道之一。
光绪七年(1881年),左宗棠从沙俄收回被“代管”11年的伊犁,在此设立了口岸。同年,中俄签订《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霍尔果斯成为中俄两国之间正式通商口岸,并规定两国边界百里之内的贸易概不纳税,通商贸易扩展到新疆省及内地,也成为两国商旅过往的驿站。
民国六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大批俄国旧党败兵涌入新疆,中华民国政府从霍尔果斯口岸遣返俄旧兵,随即关闭了口岸。
民国九年(1920年),中苏签订了《伊犁临时局部通商章程》,霍尔果斯口岸恢复开放。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海上交通被切断,大量物资由霍尔果斯口岸进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尼堪卡正式改称霍尔果斯口岸,双方的对外贸易已完全国有化,霍尔果斯口岸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苏贸易的西部最大口岸。
1962年,中苏关系恶化,霍尔果斯口岸对外除保持通邮外,完全停止了进出口贸易。
1983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霍尔果斯口岸正式恢复开放,是中国恢复开放最早和西北边境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
2006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设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成为全球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
从博物馆出来,几人就在国门周边闲逛。
此时的他们还算是幸运的,不需要任何手续就可以游玩。
几年后,要进入国门区域,就必须要办理出入境通行证了。
不过,再过几年,到了2022年的7月下旬,只要有普通护照,就可以免签到哈萨克斯坦游玩14天。
虎永刚问了一下工作人员,此时此地还没有开通出境一日游的业务。
刘伟民笑言,能去也不让你们去。
虎永刚明白他的意思,反正他出不去,那就大家都不出去呗。
几人在号称“西部第一国门”的口岸前拍照留念。
国门前有312国道和连霍高速终点的纪念碑,还有324(1)界碑。
在霍尔果斯9千米长的边境线上,中方竖有9块界碑,其中“324”号界碑为界河霍尔果斯河的双立碑,1号碑在中国,2号碑在哈萨克斯坦。
这1号碑是伊犁州沿边界92块界碑中,唯一的一块特大型界碑,碑身高144厘米,宽50厘米,厚18厘米,碑座由两个台阶构成,每层高28厘米,长210厘米,宽129厘米。
碑身用大理石材料制成,石面镌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324(1)”“1997”字样。
不远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亭中矗立着清代18号石碑。
光绪七年(1881年),清政府与沙俄在那林哈勒得签订《中俄伊犁界约记》。
根据界约规定,在伊犁河南岸边界上所立界碑由沙俄政府制作,清政府提供尺寸及所需银两。
但是,用于立界的石碑建成后,清政府官员没有到现场监督立碑,沙俄趁机将石碑向中国境内推进了20余千米。
清政府拒绝承认将石碑作为界碑,从此形成了40多平方千米的争议地区。
此碑原立于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县境内一座名为乃奇勒干的小山上,2002年6月才移至霍尔果斯。
有一说一,如果到霍尔果斯口岸不做生意,只是旅游的话也没有什么好玩的。
其实此时的自贸区正在建设中,中方这边干得热火朝天,哈方那边却是冷冷清清,除了铁丝网圈了一块空地外,什么也没有。
听当地一个等客的出租车司机说,哈方没有钱,死皮赖脸地等着中方援建呢!
看看离天黑还早,宁静又问了一下度娘,霍尔果斯也就剩下一个“可克达拉草原之夜风情园景区”可以去玩一下了。
听说那里曾被伊犁州旅游局评选为“十佳景点”、伊犁“黄金线路和黄金景点”;被中国旅游电视协会评选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还被中国旅游品牌协会授予“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胜地”,大家都觉得肯定不错,应该去看看。
上车之后,虎永刚问,那名称叫草原之夜,是不是有草原歌舞晚会?如果有吃有住的,那今晚就住在那里好了。
宁静说,那不知道。只知道那里是世界着名东方小夜曲《草原之夜》的诞生地,也是电影《绿色的原野》的取景地,以此为背景修建的一个风情园。
听他这么一说,虎永刚和刘伟民竟同时哼唱起来: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
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等到那千里雪消融,
等到那草原上送来春风,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没想到,这回他们不仅没有受到宁静和刘太的嘲笑,她们两个人也加入了合唱起来。
毕竟那个年代的人,对这首歌都很熟悉。
一曲唱罢,几人皆是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