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331章 雁门张文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李儒如此说,董卓也暂时取消了报复扶风郡世家大族的打算。

“董公,我此次前来除了奉皇命给您任命文书外,陛下也恩准我留在董公身边继续辅佐您!”蔡邕微微一礼的道。

“好,很好,老夫现在麾下大多都是勇夫,正愁没人可用也!有伯喈相助,老夫倒是能省不少心。”董卓露出会心的微笑。

倒是李儒闻言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

蔡邕随后向自己的随从吩咐一声,让他们自己回京复命,这也是来之前说好的,只要董卓接受朝廷的册封,他就留在长安城,回京复命的事情,交给了跟随自己而来的随从。

冯异见到蔡邕的事情处理完成后,向董卓说道:“董公,三辅地区当初被赤眉残害得太过厉害,至今还未完全恢复。

人口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基石,现在董公麾下四郡加起来才五十余万的人口,甚至只有南阳郡的两成。

我们要做的,就是减轻赋税,吸引各地百姓流民前来,否则即使坐拥关中平原这样的天府之地,没有百姓在此开垦农田,又有何用呢?”

董卓微微点头,向众人说道:“此事交由蔡伯喈全权负责,李文优从旁协助。伯喈通晓经史,满腹经纶,曾经在灵帝时期,密言治国七事,有通天之才,足以胜任。”

蔡邕当年向汉灵帝密言的七事的内容主要包括:孝敬祖先,养老设教,告诉人守礼化俗;重视贤良、方正、敦朴、有道的察举。直言敢谏,不绝于朝廷;

选贤良文人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只会讲一些俗话俚语;县长要给百姓做实事,重视政绩,论功与过;批评“宣陵孝子”的现象,即一些人为了升官而假装守陵,实际上是一些虚伪小人?等等。

蔡邕的七事密奏被采纳后,他因此得到了汉灵帝的信任和重用,灵帝甚至在崇德殿召开会议讨论此事。

但也正因为此事,蔡邕不但动了许多士族的利益,还得罪了宦官集团,被两大集团合力做掉,蔡邕不得已之下,只能远避江海。

听到董卓如此说,蔡邕大喜,他多年的夙愿就是能在政坛上一显身手,为百姓多做实事。

现在得偿所愿,双手颤抖,激动的说道:“老朽定不负董公的赏识,一定为关中的发展建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替关中百姓多谢董公的厚恩。”

“董公,现在我们必须将麾下的大军分散在雍州的各郡,这样粮食的消耗会减少许多,将士在闲散期间也可以屯田自给自足。

否则光是运送途中消耗的粮食就是非常巨大的一笔数字。

当初之所以能将大军全部驻扎在京城,是因为洛阳物资充沛,天下各郡的赋税皆会运送到此,虽然后来并没有多少刺史、州牧上缴税赋,整体还是比长安城富裕多了。”白起郑重的说道。

“武功侯有何高见?”董卓知道自己手下各位将领的能力,白起不但统军作战战无不胜,战略眼光更是当仁不让的高居第一,故而开门见山的问道。

白起将早已经准备好的三辅地区的地图铺展开来,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地点说道:“武关需要合适的人选镇守,守此关的将领需要绝对的忠心,不会受到外界的诱惑而投降。

只要不从内部瓦解,武关几乎很难被攻克。同样的,守此关的将领必须时刻保持头脑冷静,不能受到对方的激怒而率军出关。

要知道守卫武关并不需要多少士卒,最多五千,足以挡住十万大军。一旦被对方引诱出关,那基本宣告武关易主。”

冯异立刻说道:“董公,在下举荐一人,只要此人在,即使十万敌军兵临武关,他也能从容应对。”

“哦,不知冯将军举荐何人?”董卓眼睛微微一凝,出声问道。

董卓没想到冯异能给予推荐的人如此高的评价,他不知道自己麾下除了白起以外,还有谁能担得起这样的评价。

“雁门张文远,此人勇猛非凡,又极善兵法,而且沉稳异常,有名将之风。

只要用文远守御武关,必定万无一失。”冯异沉声说道。

张辽出生于并州雁门郡马邑县,是大汉的北方边陲之地,这里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人习戎马,百姓尚武。

张辽本是聂壹的后人,聂壹乃马邑之谋的发起者,马邑之谋直接导致了匈奴拒绝与大汉继续和亲,开始不断侵扰大汉的边境。

马邑之谋虽然失败,却拉开了汉匈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汉武帝开始不断派遣帝国双壁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卫青七战七捷,收复河套平原南部区域。

霍去病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他通过灵活的战术和战略,为汉朝开辟了西域的通道,极大地削弱了匈奴的实力。匈奴在霍去病的威慑下,最终远遁漠北,致使漠南无王庭。

张辽先祖聂壹出身关外豪族,乃当地有名的商人,因马邑之谋而得罪匈奴,又因此计失败,并没有得到汉朝的封赏,最终其家族为了躲避匈奴的怨恨而改为张姓。

自此之后,生意一落千丈,最终家道中落,到了张辽这一代,依靠祖上的积蓄,虽然比起普通百姓还是强上不少,却早已不能与当年豪族的身份相提并论。

张辽出生时,塞外的胡人已经在檀石槐的统治下而变得非常强盛。因此,张辽所在的雁门郡经常遭到胡人的杀掠洗劫,张辽从小就养成了勇武好战的性格。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雁门郡的军民曾与一些匈奴人联合反攻檀石槐,却大败而还,死伤惨重。

张辽的族人在此战中损失颇多,年幼的张辽不但没有伤心,却更加坚定了张辽对抗敌人的决心。

经此之后,张辽无论习武还是学习兵法更加的刻苦,在少年时便成为雁门郡的郡吏。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三月,并州刺史张懿在抵御胡人的进攻时,战败被杀。

继任为并州刺史的丁原因为张辽武力过人,素知兵法,召其为从事。

正好当时大将军何进召边疆大吏带兵进京对抗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丁原命令张辽带兵赶赴京城,去接受大将军何进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