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商量结果,和之前和醉香居做脱水蔬菜时一样,派信得过的人过来,宋甯手把手地教。
只不过,周桓这边,暂时给不了准确的答复,这毕竟不是小事,他得先看看京城那边的意思,看是要从京城派人过来,还是直接从军中派人来。
从上塘村回去之后,周桓也没耽搁,立即让周银亲自走一趟京城。
周银带着书信,以及从宋甯那里拿到的一部分方便面和调料包,快马加鞭赶往京城。
这一路上,他几乎没有多做耽搁,马累人乏了就找个有水源的地方停下歇会儿,煮些热水泡一碗面,再美美地饱餐一顿。
不过几天,便到了京城,利用特殊的联系方式传出消息,很快他便进到了皇宫里,站在当今圣上面前。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说话。”
周银闻言起身,看向上首的人时,眼神中充满了无限的崇敬。
这还是主子登上宝座后,他头一次见到穿龙袍的主子,威严,神武。
“可是屏阳县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否则,若非有必要,周桓是不会让周银亲自来一趟京城的。
周银闻言便笑了,从背后取下包袱。
瞥了一眼一旁的大太监,见主子并没有让人回避的意思,便知道是信得过的是,于是才说道:“回陛下,是有事,但这次是好事。”
他说着,将书信和包袱交给一旁的太监,由太监逞上去,并在下面解释道:“杭娘子研制出了比挂面更方便更快捷的食用方法,她打算无偿将这个法子赠予我朝的军队,为守在边关的万千将士尽一份绵薄之力。”
萧允一听,与宋甯有关,眼神中不禁浮上了些许笑意,他这个妹子果然是个妙人儿,脑子总是能快人一步。
“怎么个方便快捷法,说来听听。”
于是,周银将他所知道的,一股脑全都说了出来,末了,肚子很是应景地传来一声咕噜声,在这静谧的御书房内,显得异常清晰响亮。
他尴尬地笑了笑,说道:“陛下,能不能赏碗面吃?就吃那个。”
说着指了指方才逞上去的包袱里面的方便面,“就当是属下现场教陛下怎么食用。”
萧允没好气地扫了他一眼,随后才吩咐下去,“去御膳房取碗筷和热水来。”
身边的大太监领命退了出去,吩咐候在外面的小太监去办事,随后又重新回到御书房里伺候着。
很快,小太监便领着宫女把热水和碗筷送到了御书房,大太监很有眼力见地摆摆手,让一干人等退了出去。
他们如今这位陛下与先皇不同,不喜欢太多人跟在身边伺候,更何况,接下来的事情,或许不凡,不宜太多人知道。
周银在萧允的眼皮子底下,如法炮制地泡了一碗方便面,开盖的瞬间,那诱人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大殿,就连守在外面的太监宫女都能闻着那味。
这也太香了吧!到底是啥玩意啊?一定特别特别好吃。
周银咽着口水将面端到了萧允面前,“陛下,您先用。”
萧允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面前的这碗面,这就可以食用了?答案显而易见,那碗里的面不是假的,大殿中飘着的诱人的香味,也不是假的。
在周银和大太监眼巴巴地注视下,萧允持起筷子,吃了一口,细嚼慢咽地细细品味了一番。
紧接着,第二口,第三口……直到一碗面见了底,他才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赞叹道:“不错。”
味道极好,但更好的,是这个食用方法。
当下,萧允直接吩咐人去将老镇国公以及楚家大爷宣进宫来。
等人到的时候,御书房里那诱人的香味还未散去,他们还以为陛下宣他们进宫,是要和他们一块吃顿饭呢!
只是当两人看到出现在皇宫里的周银时,双双愣了一下,下意识地便以为是屏阳县那边出了什么事情,表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萧允并不急着说事,而是让两位稍安勿躁,随后让周银现场给他们二人各泡一碗面。
周银在方才等待的时间里,已经自己吃上了,这会儿肚子填饱后,做起事来那叫一个麻溜。
大太监想搭把手,被他拒绝了,“那个,公公,你一边待着,这事你没经验,掌握不好调味料的份量,恐怕会差点意思。”
大太监嘴一撇,得,他这是被嫌弃上了。
老国公和楚大爷就这样惊奇地看着,看着周银熟练地泡面,放调味料,然后将碗盖上。
等他一通忙活完,老国公这才好奇地问道:“你这是做什么?难不成那面用热水泡一泡就能熟了?小子,老头子告诉你,这不可能。”
总之,他们是不信的。
这种事情,他们曾经在边关带兵打仗时,为了节省时间,不是没想过这样尝试,可热水泡出来的面,就连半熟都达不到,非要这样只会糟蹋粮食。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军队里不会选择用这样的方法节省开伙的时间。
周银嘿嘿笑了两声,说道:“国公爷,若是生面,这样做肯定行不通,但这是熟面,不仅可以泡着吃,就是干吃,味道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