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你好,1976! > 第245章 活动开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出发的日子到了,郑卫民和孙东风都扛着自己的行李袋在树荫下等着发车;旁边还有两个人,身上挂着相机。

“你们学生会的?”孙东风不太敢确定。

郑卫民摇了摇头:“报社的记者,要跟进报道咱们这次的下乡活动呢。”

孙东风来了劲:“卫民,可得让他们给我多拍几张照片。等我上了报纸,嘿嘿嘿。”

“在你老丈人那肯定加分。”

这是光荣的事情,上了报纸能让以后的同学更加积极地参加双下乡的活动。

树上的知了在狂叫,孙东风忍不住从地上捡小石子去打,但知了几下就飞到更高处,孙东风的胳膊抡酸也没见到效果。

周围的人开始聚集,见到郑卫民的表情非常雷同,都是蜜汁微笑。

孙东风乐道:“卫民,这可都是等着看弟妹。”

郑卫民不满:“叫嫂子!啥就弟妹了?”

“我跟着招娣走,你往后也得叫我姐夫。”为了占便宜,孙东风脑子一向很灵光。

郑卫民简直无语:“你还真行……回头我要和蔡哥说,你们山东多了个好女婿……真该把你送到山东去种玉米。天这么好,你留在这里可惜了。”

孙东风伸手接了一下阳光,马上又缩回来:“卫民,你可真心疼我。”

“我这心疼你老丈人呢。”

北大的同学不多,十几个,一辆大巴车坐不满,孙东风和郑卫民挤在一起,很是欢乐。

“高羽这个傻子,应该和咱们一道过去的。这几天没人和他说话,我看他怎么过……卫民,你看我还知道劳逸结合呢。”

“可能劳逸的概念不一样,你看人家,看英语小说就当休息了。”

孙东风严重不同意:“卫民,别搪塞我啊!劳就是劳,逸就是逸,高羽是在偷换概念,强迫自己接受不同强度的学习。”

“不一样;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嘛。”

“你就诡辩吧。”不过孙东风也挺佩服高羽:“这小子还真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汽车先接了医学院的同学,孙东风一个个地数着,好像也是十个左右的同学,身后还以后俩带队的老师——这和北大不一样,他们毕竟是要去问诊的,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需要老师出马。

二医也是一样,有两个带队的老师。

王云芳和刘娅一上车就看到了郑卫民,这个家伙就坐在最前面一排。

“来了?”

“来了。”王云芳脸色微红,这大庭广众的,到底还是有几分羞涩。

孙东风想把座位给让出来,被王云芳制止了:“我和刘娅去后面坐。”这才第一天,她哪敢让大家看热闹。

北大的同学有人在暗笑了,郑卫民的对象在二医最近被传了个遍,刚刚他们都在猜测到底是哪个。

在二医的女生没有上车之前他们就在车窗里瞄,拢共就这么几个女生,都被这些人在大脑里分析了一遍。

幸好也知道给郑卫民留点面子,要是郑卫民不在这边,肯定会有人当场打赌。

看到是王云芳,好几个人都在悄悄说话:“郑卫民的对象还真好看。”

王云芳和刘娅来到后排坐好,把车窗打开,风吹进来,温度虽高,但还好比车厢里低一些。

郑卫民和二医的老师核对了一下人员名单,便对大家说道:“人都齐了,咱们出发了。”

车辆缓缓驶出校园,先往顺义那边走。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对此次下乡活动充满了期待。

郑卫民回头看了看坐在后排的王云芳,两人目光交汇,彼此微微一笑。

回过头来看着前方的柏油路,都是炽热又灿烂的阳光,郑卫民满足地闭上眼睛,嘴角露出微笑。

东北,赵军也进了考场,四周安静,唯有写字的沙沙声。

考完出来,他很想和郑卫民刘娅聊一聊,但现在是暑假时间,这俩人都跑到乡下去了。

赵军只好先给家里人写了信,告知自己的考试状况。

他不敢太乐观,现在的情形和之前太不一样,但幸好他还有军事素养和体能,这两项还能加点分。

对于去军事院校学习,赵军其实是心里向往的——谁不想去军校走一遭啊?

和他一起参军的老伙计有人的学历还不如他,他们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但今年有军校的学生到连队实习,进来就挂了个副指导员,这让赵军感觉到很不一样。

但连里面其他人有的能感觉到不一样,觉得往后去军事院校进修是必然;但有的人还是不以为然,坚持认为这是大学生,给了他们一个下连队的机会但又不好安排,所以便给安排了副指导员。

把写给家里的信寄出去,赵军又买了根冰棍,几口咬碎吞下,喃喃地说道:“这心里怎么就那么焦……也不知道卫民和刘娅他们到哪儿了……”

宣传小队第一站是顺义的一个村。

房屋低矮,有红砖房也有青砖房,整体都是灰蒙蒙的,村里的土路有着雨天留下的车辙印,牲畜粪便的味道老远就能闻到。

大队部门口有几棵大树,郁郁葱葱的冠盖给了他们阴凉,风从远方吹来,到了这里好像也低了几度。

一大早他们就开始忙活,把横幅拉起来。

“北京高校联合文化医疗双下乡”。

村里的热闹不多,这算是一个;这边还在搭台子的时候,就有人在围观看热闹了。

“啥,有快板?”

“有!还能免费看病呢。”

“我不去!我没病!我这身体好好的!自古以来都是医不叩门,这送上门来的,我可不去。”

“人家也没叩门,摊子就摆在大队部这,你爱去不去。”

村里的干部帮忙找了几张桌子,医学院的同学便坐在桌子后面开始了问诊;北大这边的同学则在另外一边搭起了台子,孙东风的快板先上了。

“话说有个蔡老三,这个人可不一般;每天想着当干部,可是眼睛不识字;上头派来扫盲班,他却连忙躲一边;看着别人识字苦,他自觉着享清福;祖祖辈辈都这样……”

台下响起了哄笑声,许多人开始代入角色了,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孙东风这边一开始,郑卫民终于可以松了口气。

瞄了一眼医学院的桌子,同样围了很多人,王云芳和刘娅面前坐着一个老大娘,王云芳给量了血压,听了听心跳,又给摸了摸胸腹。

“没啥毛病。”

没人不喜欢听这句话,老大娘起了身,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我就知道我身体好!和你们说,今年割麦子的时候我还帮忙了呢。”

其他人的面前也差不多是一样的状况,最多就是有个头疼脑热腹泻的,这都属于常见病,给开了几副药便好。

跟着过来的记者不时拍几张照片,记录着第一天的活动。